彩超对肝脓肿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5-24 11:08:27

彩超对肝脓肿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细菌性肝脓肿超声图像的特征性表现。方法 应用二维及CDFI对患者进行常规肝脏检查,分析36例肝脓肿声像图特点,并对其彩色血流及血流频谱进行分析。结果 声像图表现可为低回声24例、混合回声10例、略强回声2例,均有壁厚,边缘欠规则回声略强,34例同时伴有后方回声略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为低速低阻。结论 肝脓肿具有典型的声像图改变,在动态观察中及时发现,对肝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血流频谱 肝脓肿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324-01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36例肝脓肿患者,男28例,女8例,年龄24~68岁,均经CT或超声穿刺术后病理证实。临床有不同程度的肝脏肿大、肝区叩击痛。均有发热、右上腹疼痛、周身不适及消化道症状;腹痛呈持续性且多伴有右肩牵涉痛。18例患者合并胆结石或胆管结石,3例肝右叶脓肿患者合并右侧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WBC均明显升高,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者7例。36患者经抗感染、介入穿刺引流或切开引流并支持疗法治疗后,明显好转或痊愈后出院。仪器及方法:检查方法采用西门子彩超诊断仪常规肝区多个切面检查,3.5MHz探头。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探头于肝区行多方位、多切面扫查,重点观察脓肿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病灶边缘及后方回声等情况;并利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观察及测量病灶内部和周围动脉血流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取样容积尽量接近所测量血管的内径,声速与血流的夹角<60°。

2 结果

36例患者中单发25例,多发11例;其中病灶位于肝右叶32例,肝左叶2例,左右叶均有者2例;脓肿直径32~78mm。二维图像:24例呈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后方回声略增强;10例呈混合性回声,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2例呈略强回声。彩色血流及频谱改变:36例肝脓肿中21例病灶内部或其边缘检出点状、短弧状血流信号,平均PSV为0.30m/秒,平均RI为0.15。

3 讨论

临床上肝脓肿并不少见,肝脓肿早期,肝内病变区则呈球形或类球形不均匀低回声或等回声区,边界欠清晰,边缘不规则,随着病情继续发展,声像图常与病程及脓肿的液化程度有关,液化范围较广泛时,出现典型肝脓肿声像图在肝内病变区出现园形或类园形无回声或液性混浊,后方回声增强,壁厚,外壁整齐而内壁不平整,呈虫蚀样内壁[1],本组出现9例反应性右侧胸腔积液等间接征象。肝脓肿恢复期:无回声区病灶缩小,最后消失,代之以增强的中小光点或纤维条索。彩色多谱勒血流(CDFI)检查大多显示为低速血流,低阻力频谱。

与肝癌的鉴别:肝脓肿病程初期和脓液稠厚时,其声像图与肝肿瘤相似而难以鉴别,以下数点对于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①检查时嘱患者快速侧动或快速深呼吸,观察病灶内有无光点漂浮或分层现象。[2]②肝脓肿脓腔壁见皱折且不规则,壁厚,伴后方回声增强,肝癌则无此现象。③肝脓肿一般有明显发热、右上腹疼痛病史,早中期肝癌无明显不适症状。④如伴有门脉癌栓、腹膜后及肝门淋巴结肿大和甲胎蛋白(AFP)升高则更有助于肝癌的诊断。⑤肝脓肿声像图随病程进展及脓肿的液化程度而出现相应改变,并经抗生素治疗约1周后缩小,且多伴有后方回声增强效应,肝癌则无上述特征性改变[3]。⑥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显示:肝脓肿为低速度,低阻力频谱;肝癌为高速高阻。⑦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作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在超声诊断中要仔细观察,脓肿有厚壁及脓腔形成,但一般无光滑的包膜回声,这是最重要的鉴别诊断要点[4]。

与肝血管瘤的鉴别:①多数为略强回声,边界清晰、规则,呈浮雕感,不伴有后方回声增强。②患者没有急性感染症状,如发热、肝区疼痛、白细胞数常升高等炎性反应。③也没有肝炎、肝硬化的病史。④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与肝囊肿继发感染的鉴别:无论肝囊肿是否继发感染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薄壁无回声区,感染时内见絮状回声,抗感染治疗后囊腔不变小,CDFI示其内无血流信号。以上特点与肝脓肿鉴别较为容易鉴别.

综上所述,可认为超声检查不仅能发现肝脓肿病变,而且对其治疗转归过程具有较高的监测价值。对肝脓肿的诊断不但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而且在一定情况下需进行动态观察,以防误诊。总之,彩超对肝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还具有反复多次检查,费用低等特征,不失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18.

[2]邵平乐.超声诊断巨大含气肝脓肿1例.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2,3(5):354.

[3]扬涛,孔相亭,吕明贵等.B超对肝脓肿诊断价值的评价.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7,14(4):502.

[4]陆永萍,黄道中,邓又斌等.肝癌肿瘤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彩色多谱勒超声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11):668-671.

上一篇:CT血管造影中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抢救护理 下一篇:临床检验结果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