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看班主任管理工作

时间:2022-05-24 09:16:09

从心理学角度看班主任管理工作

摘 要: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内行为的主要管理者,其管理方法和理念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学业成绩。从心理学角度帮助班主任分析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关键词:心理学;班主任;学习方法;性格差异

随着电子传媒的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化,家长、教师的权威性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师生、亲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转变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工作这几年的经验来看,学生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特别关注,班主任老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一、和学生做朋友

以往单一灌输式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被学生所接受。在涉及人际关系问题的咨询中,“理解”和“信任”是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朋友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一旦遇到理解和信任的问题就会给当事人带来相当大的困惑。我建议大家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先换位思考一下,班主任可以想一想你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会希望老师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至少让他觉得老师是理解他后才作出的处理意见。另一个很重要也很困难的就是赢得学生的信任。我觉得要赢得学生的信任首先要学会信任学生。很多学生来咨询的时候会提到班级里有班主任的“暗哨”,班级的一点风吹草动班主任都会知道。我不知道这对班主任管理班级起多大的作用,但是这严重影响了班级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

二、对学生进行团体凝聚力的教育

很多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了一两年,连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的名字都叫不上来,遇到困难尤其是学习上的困难,要么自己埋头苦干,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要么放弃不管再遇到再放弃周而复始,难题越积越多。这样的班级何来的团体凝聚力,更谈不上共同进步和提高了。一个积极健康有活力的班级,班级成员之间经常性的互动是不可缺少的,大家在一起采用“头脑风暴”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来讲本身就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同时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对于问题解决有能力和责任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教育

很多学生来咨询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困惑:我学习是为了什么?很多班主任也会利用班会课展示很多大学的资料,帮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大学作为学习的目标,但我认为这仅仅是短期目标,最多也就是中期目标。我们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目标,即影响其一生的生活道路的选择。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这些外在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把这些外在的目标内化成他们自己的需要,这样才会触发学生自发学习。我们不是因为某些大学排名靠前好找工作才把它定为自己的目标,而应该是因为这些大学能帮助我学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帮助我成长才把它作为自己的目标。因此,班主任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生的内在需要,以目标的外在特点为契机,使其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这样,目标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才会更明显和持久。

四、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

虽然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被不断地强调,但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上不去的根本原因还是不能适当地运用学习方法。我们常常会强调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很多老师和班主任也经常会介绍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可很大一部分学生依然不能掌握适合的方法。究其原因不外乎,我们没有“因人而异”。有人习惯用逻辑思维,可有人更擅长抽象思维;有人过目不忘,而有人则需要不断重复。这就是人的个体差异,那我们在介绍学习方法的时候就要注意因人而异,对于一些成绩落后的同学更要注意帮助其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

五、关注学生的性格差异

很多老师都喜欢勤学好问的学生,那些拿着书本从下课问到上课的同学被老师认为是最认真的。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向的同学也很认真,他们在学习上花的时间不比其他同学少甚至多很多。但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选择自己看书或者看答案来解决,很多问题都是一知半解不能完全搞懂,以致于一再做错。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若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给这些学生给予一些鼓励和关注,他们的进步绝不会让你们失望。而很多外向的学生往往会更注重问题解决而忽略总结和反思,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可多提醒这类学生经常进行总结、归类。

以上是我在咨询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与班主任管理相关的一些建议。我们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要更多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因人而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成长。

(作者单位 安徽省和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浅谈对网络成瘾学生的辅导 下一篇:如何进行初中音乐唱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