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教育考试改革探讨

时间:2022-05-24 07:49:56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教育考试改革探讨

摘要:教育考试改革是高等工科教育发展的一项必然举措。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对教学可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考核方式;CDIO;改革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概述

CDIO 工程教育模式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国际成果。从2000 年起,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工程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大学组成跨国研究组,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 基金会近2000 万美元巨额资助,历经4年的研究探索,创立了 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 CDIO 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更重要的是提出了系统能力培养、实施全面指导等众多教学理念。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该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引(包括培养计划、教学方法、学生考核以及学习构架)以及实施检验的12条标准,具有可操作性。这种新的工程教育模式认为,学生既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要具备集人际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目前社会需要的交通类人才的要求。

我国高等工科教育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师。然而我国工科的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理论而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等问题。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二、目前高等工科教育中课程考核方式的弊端

考试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公平、合理、科学、有效的考试不仅可以对教学效果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现行的考试更多的是内容体系考核,考试形式多为期中、期末笔试。这种考核方法沿用至今自然有它的相对优势,比如实施简单、相对能够反映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但也存在很多弊端。

第一,“一卷定生死”,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仅用一张试卷来反映。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发现“平时学得好,不如临时抱佛脚;平时学得差,背好不会挂”。因此,很多学生平时会处于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学习状态,考高分全靠考前“死记硬背”。

第二,试卷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成绩,难以反映真实的教学情况。学生差异较大,大多数教师很难“一碗水端平”。另外,命题题型的选择也会影响到考试结果。

第三,考核缺乏创新,考试缺乏引导作用,不利于学习的继续开发和深入研究。课程的考核虽然在课程学习的最后才会进行,但它要通过课程的考核向学生传达学习的难点重点、学习要求以及培养方向等重要信息。而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环节,内容单一,难以二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考场的控制直接影响学生成绩。高校扩招已经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面对这种考核方式,很多学生容易弄虚作假,想方设法蒙混过关,学生作弊已是不争的事实。经常出现 “学得好的不一定是考得好的”。

综上所述,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也不能发挥反馈、调节、引导教学的作用。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评价学生是教师要着力研究的一个问题。

三、高等工科教育考核方式的改革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12条标准中第11条标准为“学生的基本个人能力和人际能力,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以及学科知识如何融入专业考核之中?这些考核如何度量和记录?学生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专业目标?”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教师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考核方式的具体体现。针对不同的课程,我们尝试设计并实施了与其特点相匹配的CDIO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1.道路交通规划——团队项目构建

交通规划是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涉及交通量的预测、规划方案的设计、规划方案的评价等知识。传统的考试往往由笔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个部分组织,对学生真正的道路交通规划能力的考查有所欠缺。

经改革,该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原理知识,笔试,占总成绩的20%;团队项目设计占80%。在团队项目设计中,团队构思和讨论的过程占20%,团队成果及展示占50%,个人能力贡献占30%。团队项目设计是通过工程常见、典型的项目,学生自行分队,然后提出要求,学生提供发散式的思维形式按照要求完成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不唯一,答案不固定。通过学生确定方案、否定方案、优化方案的过程来实现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设计中,通过学生分组、分项目、分阶段地完成设计内容,学生能由浅入深地逐步掌握对知识的运用,完成具有独创性和唯一性的设计,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使教师能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这部分成绩根据设计结果,由授课教师相应评价。

2.交通控制与管理——真实任务植入比赛,以赛带考

交通控制与管理同样是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交通控制与管理作为道路交通控制的高效管理技术,对道路交通组织的影响很大,是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必须理解并掌握的工程技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这门课程的考核以笔试和试验为主,两部分相对独立,试验只能根据抽象的任务进行模拟测试。学生兴趣不高,团队意识不强。

“以赛代考”是我们在传统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上的一次创新尝试,旨在通过“以赛代考”的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全面检验评价学生在该课程中所学到的实际技能,客观考量课程教学效果。在最终比赛之前的授课阶段,该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被整合分解成多个符合CDIO大纲需求的工作项目,要求学生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团队讨论、合作、亲自动手实践及小组竞赛来完成所有项目,进而获得课程专业技能及相应的评价。该模式的优点是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欲望,通过比赛内容的设计,将真实任务与学习内容进行结合。在比赛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3.道路CAD/道路交通仿真——软件认证体系引入课程教育

由于道路交通具有实时变化、难于预测、受干扰因素多等特点,相关的管理控制工作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高效的完成,因此,我们需要一门课程来进行信息技术的教授。

如果说道路交通规划和交通控制与管理是直接将任务与教学结合,那么对于软件的学习我们更希望与软件开发者进行合作,希望通过从软件开发者那里了解到更多行业企业对该技能的需求情况。仿真技术作为交通管理控制的重要工具就符合这种要求。在我们完成教学之后,学生需要参加相关软件公司的官方认证培训考试,这就打破过去谁教学谁出题的模式,将应用能力培养融入日常教学,并以职业资格标准对个人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进行考核,以增强学生工程应用的能力。

三、结语

课程考核是一种形式,是督促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需求,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也将不断深入。希望随着对CDIO教育模式的继续研究,高等工科教育的考核方式也能有系统性的改变。

参考文献:

[1]胡振文.基于CEC—CDIO模式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2009,(1).

[2]薛元昕,王承辉,丁燕君.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7).

[3]殷旭,胡景繁,张红.基于CDIO教育模式学生学习评估方法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0,(2).

责编:魏 文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与网络规范的建立 下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