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教学中的多元化训练体会

时间:2022-05-24 07:27:38

古典舞教学中的多元化训练体会

[摘 要]我国的古典舞创立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被人称作为“戏曲舞蹈”,是借鉴了戏曲和武术,在我国民间传统的舞蹈基础上形成的,在长期的传承、精炼、整理和不断丰富下,形成具有我国传统古典特色的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

[关键词]古典舞 教学 多元化训练

我国的古典舞是由传统的民间舞蹈发展演变而来的,在经过不同舞蹈人员的整理、传承、发展、丰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我国传统舞蹈中具有自己特色的舞蹈形式,其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延续与发展。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对舞蹈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古典舞要运用开放的意识,实现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对优秀的理论进行借鉴,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古典舞多元化教学体系。

一、我国古典舞教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对我国的古典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具有相对比较完善的古典舞教学体系,但是在目前的时展要求下,中国古典舞的教学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没有领悟到古典舞的“灵魂”

受到现代社会环境和时代潮流发展的影响,学生普遍的对于传统的古典思想意识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进行古典舞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只注重学习古典舞的形式,不注重对古典舞的“灵魂”和精髓进行领悟。学生普遍注重对古典舞的形式熟练掌握,模仿各种各样的高难度古典舞肢体动作和技巧,缺乏对古典舞的自身的“灵魂”进行锻炼和学习。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学生不喜欢学习古典舞的理论知识,不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进而导致古典舞会出现形似无神的情况。

2.教学方法手段不够新颖

进行古典舞的教学,教师普遍运用课本中的教学方式进行示范,示范时比较呆板和僵硬,没有激情,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集中学习的注意力,也不利于学生领悟古典舞的动作。目前,古典舞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古典舞的高度专业化,需要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进而形成多元化的古典舞训练方法与教学模式。

3.教学存在误区

古典舞的教学普遍注重教学结果,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学生较为普遍的存在着创作欲望、创新意识低的现象。古典舞在艺术上不仅要求学生在表演上逼真模仿,而且还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勇于创新。如果古典舞的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我国的古典舞将会停滞不前,发展缓慢。

二、古典舞教学中的多元化训练

通过对古典舞教学的基本功、身韵、示范方法以及创造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多元化训练进行分析:

1.古典舞教学的基本功训练

在我国的古典舞教学中,对其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是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基本功的训练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因此,进行基本功训练时,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古典舞的技巧进行熟练的掌握,另一方面,注重对古典舞的身韵进行培养,使其能够将古典舞的神韵充分的表达出来。通过进行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培训,实现刚柔并济的效果,基本动作以腰部为中心进行训练,扩大古典舞的运动空间,达到中国古典舞的外形动作与内在神韵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目的。

2.古典舞教学的身韵训练

在我国古典舞最初的发展阶段时,舞蹈工作者通过对传统的戏曲和西方的芭蕾舞等相关资料进行借鉴,随着我国古典舞的创作、理论研究以及教学实践等发展,舞蹈家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转变了以往的古典舞教学内容,融入了学习古典舞身韵的教材。古典舞主要是运用肢体艺术来将舞蹈情感进行表达的,该性质决定了古典舞的训练不仅要对舞蹈人员的基本素质进行训练,而且还要对舞蹈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古典舞的编舞者通过对舞蹈语言进行熟悉后,来进行不同舞蹈风格的创造,因此,舞蹈语言功能对于展示舞蹈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古典舞教学的示范方法

通过对各种舞蹈形式教学进行对比后,中国古典舞教学的示范具有更强烈的关注。进行古典舞的教学,应该将示范作为教学的始终。古典舞的教学示范要在以下的三个时间段进行:

(1)教学前

在古典舞教学开始之前,首先教师要将完整舞步的工作和舞蹈进行示范。一般来说,人们对于新鲜事物会有很强的记忆力,因此,教师在示范古典舞的过程中,提前构建完整、系统、正确、新颖的示范框架,尤其要注重对其中能给整体产生影响的要素,例如古典舞的着装、动作的规范性和艺术性、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着重处理。此外,学生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将会加大教师示范的影响力。

(2)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示范时,要具有针对性,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进行细致的示范。因此,舞蹈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对古典舞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详细的了解。如果教师只对舞蹈动作进行练习,那么就比较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古典舞有关的故事,实现舞蹈动作和故事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后

学生对于古典舞的技术掌握达到一定程度时,舞蹈教师开始对学生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艺术性进行严格的要求、训练,使其动作能够准确的跟上节拍。在这个阶段进行示范时,要实现整套舞蹈动作的连续性,让学生对其中的内涵进行领悟。

4.古典舞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在对学生进行古典舞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多元化的训练方法,而且还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另外,对学生表现的好坏进行评价,不能单一的只对成绩进行评价,而且还要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在上课时,教师转变以往的“口传身授”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了充分的挖掘出学生的舞蹈专业才能,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创造欣赏、模拟和学创互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而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学生对舞蹈知识、技术的摄取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答案,构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舞的教学,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满足时展的要求,实现训练的多元化。因此,教师给学生传授古典舞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掌握住我国古典舞的“灵魂”,并注重对学生进行古典舞的身韵和创作的培养,实现古典舞内容的不断丰富,最终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1]宋海芳.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J].北京舞蹈学员学报,2010,02(04) :4-5

[2]杨勤.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的发展探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0,22(07) :93-94

[3]孟妍.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训练[J].音乐生活.2012,03(17):77-78

[4]谭伟.对中国古典舞重心问题的探讨[J].大众文艺(理论).2009,12(36):46-47

[5]韩琳.谈古典舞“身韵”教学中“示范教学”的必要性[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11):51一55

上一篇:高校导示系统设计探析 下一篇:流行音乐演唱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