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人的歌》演唱分析

时间:2022-10-19 11:11:56

《北大荒人的歌》演唱分析

[摘 要]《北大荒人的歌》是一首具有典型时代性的声乐作品。它曲调优美、情感诚挚,不仅充分表达了人们对祖国北大荒的热爱,而且热情讴歌了北大荒建设者们的献身精神,是一首歌唱北大荒建设者的优秀抒情歌曲。

[关键词]刘锡津 北大荒人的歌 演唱分析 情感体验

刘锡津,我国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现任中央歌剧院院长。他出生于哈尔滨,1962年进哈尔滨歌剧院学习,1963年担任黑龙江省歌舞剧院乐团演员,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00年任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2002年任中央歌剧院院长。

代表作品:声乐作品《北大荒人的歌》、《我爱你,塞北的雪》、《我从黄河岸边过》、《东北是个好地方》、《北大荒——北大仓》、《哈工大之歌》、《闪耀吧—体育之星》和《亚细亚走向辉煌》等;器乐作品《丝路驼铃》、《北方民族生活素描》、《乌苏里吟》、《为四种民族乐器而作——满族组曲》、《满族风情》、《紫金宝衣之秋——众善普会》、《袍修罗兰》、《漩澓颂》、《一九七六》、《乌苏里》、《铁人之歌》和《金鼓》等;舞剧《渤海公主》;音乐剧《鹰》;电影音乐《花园街五号》、《女人的力量》、《飘逝的花头巾》、《城市假面舞会》、《红房间——黑房间——白房间》、《天下第一剑》和《离婚喜剧》;电视剧《不该将兄吊起来》、《硝烟散后》、《黑土》、《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车间主任》、《雪乡》和《西部太阳》等。

歌曲为徵调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前奏旋律宽广,感情激动,然后渐渐趋于平静,它综合了全曲音乐的主要材料,是整首歌曲音乐的缩影。第一部分为前8小节。在此部分第二段歌词结尾处稍作变化后紧接第二部分。第二部分音乐由两个重复乐句构成,歌词也作同样反复。音乐具有乐句规整、节奏宽广、速度平稳、曲调委婉的特点。

在演唱第一部分第一段歌词时,感情要深挚、音色要柔和,眼中仿佛看到了北大荒那“广袤的沃野”和“豪放的风姿”,将内心深处对北大荒的爱充分表现出来。比如,前半段可唱得亲切、自然一些,吐字要清晰、音量要适中,犹如轻轻的倾诉。当唱到“爱你那广袤的沃野”后半段时,声音应饱满、连贯,力度可稍强,将此部分前后两大乐句从音乐、感情上的对比表现出来。该部分第二段歌词表现了对在北大荒艰苦创业岁月的深情回忆,以及与北大荒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情感,为第二部分的高潮作了铺垫。演唱时,情绪应较第一段歌词显得略为激动一些,但总的来说,第一部分的情绪应以“深情”为主。

第二部分是根据音乐结构来划分的,其歌词与第一部分的内容紧密连接。从音区上看,它由前面的中音区变为高音区;从情绪上看,它由抒情的叙说变为放声高歌。“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这两句歌词以同样的旋律重复演唱,以及最后一句“即使明朝我逝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的高潮结束,都充分表现了北大荒的建设者将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奉献给祖国的高尚情怀和坚定信念,展示了北大荒人的精神风貌。演唱这一段时,气息运用应更加积极一些,声音应更加丰满一些,力度也要相应加强。在情绪、呼吸以及整个共鸣腔体的运用方面,都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挥。同时,还应注意声音的连贯和音乐的流畅,使其在表达这种豪放的激情时仍不失其抒情风格。在唱“即使明朝我逝去”这一句时,第一次声音可轻柔一些,这样既可与前面的激情形成对比,也更能表达出献身北大荒的内心感情。

演唱结束句时,可从倒数第4小节开始渐慢。最后的“怀抱里”已属高音区,是这首歌曲的技术难点所在。此时,应先深吸一口气,在深呼吸的状态上发“怀”字,避免将吸气部位和喉头上提,在保持此种状态下使气息更加集中,将“抱”字这一最高音向下“叹”着唱,注意喉咙、口腔不能撑,气息不能僵,使高音具有穿透力。最后一个音可由强渐弱并适当延长,从容、稳定地结束全曲。

此外,还应根据各区情感的需要,注意每一句的语气重音和语感的处理,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此曲音乐流畅、抒情,虽然音区跳动不算大,但由于要求气息平稳,而且结束时的高音已到bb2音,有一定的难度,适合美声、民族唱法的女高音声部中级以上程度的演唱者选用。

参考文献

[1]高跃辉. 引领北大荒人实现新跨越的价值准则与核心理念——论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J]. 农场经济管理,2010.

[2] 高跃辉. 引领北大荒人实现新跨越的价值准则与核心理念[J]. 北大荒日报,2010.

[3] 段德奇. 试论北大荒精神的核心价值观[J]. 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9.

[4] 张英南. 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品牌意蕴[J]. 农场经济管理,2009.

上一篇:《懂得相思的人》创作背景与风格 下一篇:维瓦尔第和他的弦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