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品需求属性的物流系统分析框架研究

时间:2022-05-24 09:26:19

基于产品需求属性的物流系统分析框架研究

[摘 要] 分析了不同需求属性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对物流运作具有不同的要求,给出不同需求属性的产品与相应物流系统匹配框架,在此基础上构架了基于产品需求属性的物流系统分析框架,最后深入研究了物流系统分析框架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产品需求属性 物流系统 框架 研究

进行物流系统分析时,考察产品的需求属性是优化分析物流系统的重要基础,在美国这些问题每年产生了大约300亿美元的损失。而这些在我国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结果造成了产品的需求属性与物流系统运作的不协调,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

一、基本概念

1.产品的需求属性

企业的产品需求属性是进行物流系统分析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产品需求属性是指企业的主要产品的需求特性。在我们研究物流系统时,应从一个全局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没有充分考虑物流系统中产品本身需求特性,那么意味着离开的市场需求来分析物流系统,这将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一般而言,按照产品需求属性,可以将产品分为实用性产品和创新性产品。

(1)实用性产品

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一般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变化很少,具有稳定性、可预测的需求和较长的生命周期,但边际利润较低,对价格比较敏感。典型的如日常生活用品。对以这类产品为对象的物流系统,应以成本约束作为指导思想,保证一定供应可靠性,如98%左右,如果过分强调物流系统对这类产品的保证程度,就会很大幅度增加物流系统网络渠道内的总成本,这是由物流系统效益背反规律所决定的。

(2)创新性的产品

这类产品在式样或技术上革新以寻找消费者购买,从而获得高的边际收益。这种创新性产品的需求一般不预测,销售寿命周期也较短,具有较高的边际收益,对价格不敏感。如流行的太阳镜等产品。对这类产品,应强调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QR),在此约束下进行物流系统资源的配置。

2.物流系统

(1)基本概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物流活动所需的机械、设备、工具、节点、线路等物质资料资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这是由物流各要素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并且使物流总体合理化的综合体。

(2)物流系统结构

物流的节点和线路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物流系统的结构。物流结点包括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这些节点以一定的形态而存在,要发挥这些节点的功能,应该建立在对使用这些节点的产品需求属性透彻分析基础上。物流线路是运输工具的载体和通过的途径。是运输工具在线路上的移动实现过程。线路在物流系统中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线路决定着物流范围和能力。

二、基于产品属性企业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框架

物流系统作为企业作为公认的“第三方利润源泉”,是企业最为基础的业务活动,物流系统的分析就是要最大限度为产品战略提供支持。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产品的需求属性,是实用性的产品还是创新性的产品;其次根据不同的产品属性的市场竞争特征,确定与产品需求属性相匹配物流系统;第三,采用科学物流系统评价方法, 根据产品需求属性确定物流系统的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合理组织企业内外部的物流资源, 对企业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分析,满足企业产品竞争战略对物流系统提出的要求。基于产品需求属性的物流系统动态分析过程如图所示

三、基于产品需求属性的物流系统分析框架的实施过程

1.建立与产品需求属性相吻合的物流系统

对应于实用型产品、创新型产品不同的属性,他们的物流系统的具体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在进行企业物流系统分析时,首先必须进行产品属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在构建与产品需求特征相吻合的物流系统,才能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在欧美国家,有许多公司发现自己创新性产品在市场失去竞争力的时候,常常采用的方式更换物流总监,其实真正的原因,是采用的是物流系统是实用性的物流系统,与其产品的需求属性严重不匹配。

2.构架产品需求属性与物流系统功能匹配的基本框架

建立产品属性与物流系统功能的匹配,对增强企业产品竞争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可以将与产品需求属性相对应的物流系统分为物理有效性物流系统(对应产品需求属性为实用性产品)及市场反应性物流系统(对应产品需求为创新性产品)。二者的分析比较如表所示:

如日本的某自行车公司,以低成本跟对手竞争,整个物流系统的属性为典型的物理有效性物流系统,在物流系统和各个环节采用均采用库存最小化、尽量缩短提前期等策略,结果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然而随着中国、韩国等更加低成本的自行车进入日本市场,该公司原来的优势不复存在,公司决定进行变革,首先对产品的定位由原来的实用性产品改为创新性的产品,产品销售对象由原来各个阶层,变为休闲、健身的白领阶层。产品的创新点要抓住个性化的需求。个性化的需求变量设置为车架结构大小及着色、根据不同地域特殊要求、市场的反应性要求等。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的物流系统由原来的物理有效性的物流系统要转变为市场反应性的物流系统,因而原来的物流系统的运作策略要相应进行变化以适应要求,针对车架的特殊钢管生产周期长的特点,采取进行较大量的库存方式,而对于周期较短的其他环节,如建立较少的库存,原来物流系统中采用低成本的运输方式转变为提前期较短航空运输,以缩短提前期。通过这种转型,该公司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3.基于产品需求属性的企业物流系统关键性指标的确定

(1)物流系统评价关键性指标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产品需求属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如何有效运用物流系统来支撑生产经营活动, 必须首先解决动态环境中物流系统的评价问题。鲍尔索克斯等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做了大量的研究后提出了一套动态环境中评价物流系统的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物流系统运作过程、运作结果和将来的持续发展三者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如下4项指标:

①可靠性(Reliablity):物流系统的可靠性衡量了物流系统提供的物流服务令客户感到满意的程度。以结果为基础的物流系统的可靠性。

②反应性时间(Response Time):能够度量物流系统对客户要求的反应时间。即从客户授权到提供给客户满意的服务所需要的时间:包括接受订单时间、装运时间、送达客户的运输时间和客户接受时间。

③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s):物流系统成本是指物资发生空间位移的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来说, 它是原料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 包装、装卸、运输、储存、加工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所引起的一切货币支出费用之总和

④物流规模和能力(Logistics cpability):通常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相对于小企业,物流系统较为完善。

(2)根据不同需求属性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状况,确定合理指标值

对于同一需求属性的产品而言,由于企业在不同市场竞争程度的不同,可能对上述指标要求程度明显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在确定指标值时,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行业基本水平,另一个竞争对手的水平。总的来说,确定的指标值的总效应比竞争对手略高为宜,否则将对应极高的成本。同样不同需求属性的产品,物流系统的关键指示值差别更大,要根据实际市场情况,予以确定。

4.基于产品需求属性的物流系统的优化配置

在确定合理指标值后,下一步就是合理配置物流系统的资源,如机械、设备、工具、节点、线路等要素。目前在优化配置中有数学规划方法和仿真方法,由于物流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涉及的要素很多,进行数学分析难度很大,一般来讲,采用物流系统仿真的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flexsim仿真软件,其应用过程主要包括对现有物流系统建模、仿真模拟和仿真输出三个阶段。Flexsim中有一个仿真引擎,可以用预定义和自定义的行为指示器来分析费用、线路、库存量等每一个情节。

四、结束语

在变化频繁、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经营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物流系统是继人力资本节约和生产率提高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因此是产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认真研究分析了产品需求属性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分析企业物流系统, 才能有效利用企业内外的物流资源,用有效的物流服务对产品的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唐纳德・鲍尔索克斯 戴维・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的分析和建立 下一篇:关于河北省进行现代物流职教集团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