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真实与诗意

时间:2022-05-24 06:11:47

回归传统、真实与诗意

2008年5月27-28日,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国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两场“古典原音重现”早期槌击钢琴音乐会获得圆满成功。这两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的主会场举行。音乐会聘请了德国著名的早期槌击钢琴家,汉堡戏剧学院葛利特・茨特巴(Gerrit Zitterbart)教授。茨特巴教授于1952年出生于德国哥廷根,对早期键盘乐器非常热爱,并经常举办早期槌击钢琴独奏音乐会及早期槌击钢琴室内乐音乐会①。两场音乐会的曲目都是古典时期作品,作曲家基本涵盖了古典时期最主要作曲家的许多优秀作品②。

茨特巴教授的演奏精致、细腻、流畅、洒脱,他以敏锐的指触、恰当的分句,运用早期槌击钢琴,透彻地诠释古典音乐。克莱门蒂钢琴音乐中丰富的情感表现、雷霆万钧的魄力、完美的结构感;海顿钢琴音乐中激烈而富于巧妙变化的感情、童真般的快乐情趣;莫扎特钢琴音乐中精致典雅的韵味、细腻圆润的的颗粒感、无处不在的均衡性;贝多芬钢琴音乐中恢弘的气势、如火的热情、内敛的深沉等等,在他的指端幻化成跃动的音符,重现了“原汁原味”古典音响,演绎了“原汁原味”的古典乐韵。

二百多人的参会人员主要是来自于中国音乐学院的100名钢琴系本科生和研究生,此外,还有部分高校的专职钢琴教师以及一些有较高艺术修养的白领阶层。高素质的听众对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仅保证高质量演出所需要的意境,还有一些高质量的互动交流。音乐会结束后,教授一一作答萦绕在观众心头许久的问题,使观众既提高了对早期槌击钢琴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古典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此次活动流程富有创意,主办方把音乐会、酒会和知识讲座自由灵活地组织在一起:音乐会是感悟深层次的古典意境,知识讲座是提供高水平的专业系统知识,酒会是创造轻松和谐自如的交流平台,三者交融。参会人员既欣赏了音乐、了解了相关背景知识,也通过酒会方式与专家和同仁们自如地沟通、交流。

据笔者所掌握资料看,这两场音乐会是国内首次早期槌击钢琴演出,它填补了表演艺术史上的一个空白,活动意义非常深远,值得从理论、文化上给予探讨。两场音乐会,听众除了享受古典音乐美妙动听的听觉大餐外,还体味深远的文化意蕴。

在审美日常生活的当下处境中,我们见多了靓丽多姿的明星,听惯了管弦齐鸣的音响,视听觉因持续不断冲击而日渐麻木。于是,我们把目光转向传统的艺术,希望在历史的回眸中,汲取心灵的养料,抚慰疲惫的心灵。不管是阿宝的信天游,还是贵州的侗族大歌,它们都高举着原生态的大旗,以望凭借最自然的音乐艺术形态,为当下失去真实感和历史感的我们打通时光的隧道。遗憾的是,这种原生态的音乐艺术文化形态在我国专业音乐领域内仍关注得不够;两场“古典原音重现”早期槌击钢琴音乐会圆满成功,无疑加快了这种关注进程,使听众可以徜徉在传统、真实、诗性的意境深处。

首先,它让我们感受到传统的脉搏。传统是一种隐性力量,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牵引着我们的思维,滋润着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建部分。实际上,与过去传统保持密切联系,是当代文化语境中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模式③,但是,试图回归传统的那条路却常被阻断,个人与传统的联系往往只是虚假的外壳,没有实质性的沟通。所以,传统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构成人类存在的根基,而丧失了自我整体性的个人所能抓住的有时候只是那些飘落在地的那些传统的碎片而已。

在钢琴艺术发展史上,早期槌击钢琴是乐器制造业对键盘弦乐器音乐表现力不断追求的产物,是钢琴艺术发展的重要过程。它的发展、过渡是现代钢琴艺术得以存在和完善的必要条件,虽然它的存在时间很短,但是,如果没有早期槌击钢琴艺术的存在、发展、过渡,现代钢琴的产生将会遭到巨大的阻挠甚至是虚无。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目前还在人心中荡漾的早期槌击钢琴音乐作品以另外一种音色(现代钢琴的音色)存在着,继续发挥作品的社会功能。回归早期槌击钢琴的传统音响观念,我们能获得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同时,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可以为现代钢琴演奏提供宝贵的借鉴――找寻与早期槌击钢琴的音色观念相对应的现代钢琴触感、踏板法以及新的审美观念。如,早期槌击钢琴中音色变化较少,幅度不大,多强调音色的整体感,但是,在现场演奏中,茨特巴教授一些富有创意的音色转换,效果非常突出,值得仔细体味。以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K330)第二乐章的中段为例,茨特巴教授突然运用了柔音踏板,音量减弱,音色瞬间转换,一种朦胧、诗意的音响产生了,像蒙了一层面纱,暖意四溢。这种独特音色的处理,对现场观众触动很大,正如一位钢琴专业学生所述:没想到那个时代人们具有这样丰富的音色感,我也弹过这首乐曲,但没有这感觉,这种踏板处理真是美不胜收啊,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美妙的音色处理,现代钢琴踏板很难获得这种音色感……。当然,早期槌击钢琴的音响、早期槌击钢琴的审美观念、早期槌击钢琴的文献都必须以整体方式存在,而不仅仅只有传统的“碎片”,让我们时时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从中汲取养分,并在个人与传统之间建立某种心性联系,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构建平衡,使传统的艺术真正成为我们当下艺术中重要的构建部分。

其次,它让我们体验到历史的真实。历史是真实的、活生生的、生生不息的,它是现在和将来生存状态的直接参照系。现代生活中,人们过分地强调流行、强调时尚,尤其是过多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使真实的历史被遮蔽。大众传媒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使大众朝着大众传媒预期打造好的审美模式运行,没有了深度,丧失了思想,甚至迷失了自我,正如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论证的那样:大众传媒由深度到平面、交流由对话到疏离、价值批判由虚无到理想、精神定位由消解到对话。④ 它常常脱离真实去打造偶像,构建欲望,忽略了人内心最真实的需求,使艺术往往失去了其最动人的部分。再加上人们忙碌焦躁,无心去探寻高境界的精神追求。于是,大众传媒整齐划一地打造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因其强大的力量和惯性,使整个社会常常按其事先预置好的审美观念徘徊不前,使艺术丧失了某种历史的真实性、厚重感以及与历史对话的机会。另外,在宗教背景下产生的这些艺术代表了那个时代某种精神追求,如果我们想了解过去,我们须还原历史。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艺术作品离不开各自的世界”,⑤ 离开了各自的历史空间,作品失却了最好的环境,失却了“真实”。而试图希望接近原来的环境,必须创作某种氛围,如努力保持乐器的材质不变、创造意境等办法,保留某种历史感悟,在艺术审美活动中使感性和理性融合在一个和谐的空间范围之内,避免理性、感性的二元对立,不急不躁,平和安静。

以一首耳熟能详的乐曲――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为例,通过现场聆听运用早期槌击钢琴演奏的《悲怆》,听众才发现,这样的音色、力度等表现出来的《悲怆》才是真正的、年轻贝多芬的《悲怆》。因为在年轻贝多芬心中,这种悲怆感只是作曲家心中一种悲伤的感觉(《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悲怆”意为“悲伤”,而非“悲痛”或“悲愤”),与贝多芬晚期乐曲中那种深度的悲剧性风格是有很大差异的,只“是一种青春哀伤感”⑥而已,听众甚至在引子的现场演奏中感悟到一种不易察觉的“轻快”。而在现代钢琴演奏的许多版本中,钢琴家们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强调了乐曲的“悲剧性”气氛,利用现代钢琴戏剧性的力度起伏、速度变化等去表现这种气氛。在某个层面上说,这种表现与这首乐曲真实的历史背景是有出入的,他们夸大了“悲”的气氛。早期槌击钢琴不具备非常强烈的力度变化功能,音色变化也较少,这些特点都非常适合去表现《悲怆》中一些悲伤的感觉。另外,年轻的贝多芬也是运用早期槌击钢琴来演奏这首乐曲。所以,较之于现代钢琴,早期槌击钢琴更适合去演奏这首乐曲,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可见,早期槌击钢琴的原音重现提供了一种诗意盎然的、带有野百合清香的“真实”的历史空间,使我们在“真实”的历史中真实地感悟音乐。

最后,它启迪了我们去尝试诗意地栖居。传统的、具有历史感的艺术常常是和谐的、诗性的。观照我们现实的生存状态,会发现我们自身原来所具有的和谐、诗性的生活正在裂变:交通拥挤、空间紧张、城市人炸、环境污染、人际关系紧张、身体素质下降、工作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剧增等等。在这样一种语境中,坚守过去传统、坚守单纯美丽、坚守执着信念、坚守诗性心灵,避免成为文化风景中一个苍白的幻影,无疑是一种现代生存状态的反叛、反思,试图去改变当下这种紧张的生存状态。在现实的生存空间中,这种带有某种宗教气息的早期槌击钢琴音响与现实生活虽然有些疏离,但它却又是生活的根性需求,因为传统的一些优秀基因常会通过一种较为隐蔽的方式遗传下来,沉淀在人的心性中,它是人类情感一种本质性的构建部分,只是在现代环境中,它常被遮蔽了而已。古典主义时期或更早时期所追求的审美观和音响思维虽已久远,但同样适合现代人们。虽间隔了这么久,这种艺术就像那美酒一样,弥久越香,它净化着心灵,涤荡着尘埃,为我们创造一种宁静致远的空间。

在两场音乐会的现场,许多参会人员都被早期槌击钢琴音乐所营造的古典意境所感动――深沉、宁静的意境,给予我们的感受是通透灵魂的安慰和无边的深情,无限的深意。它虽然是隶属于前工业文明时代的,但同样感动了我们。从音乐本体上看,音乐会上的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声、织体都较为单纯;音色、力度等变化较少;现场演奏的乐曲中戏剧性的对置、强烈的情感表现、大幅度的音区转换等也很少出现,听众现场整体的听觉感受是纯朴和谐的。从现场演奏看,茨特巴教授整体演奏自然流畅,清新洒脱,细腻柔和,与古典时期的韵味相吻合,最大限度保证了音乐的“原汁原味”。尤其是他的触键,他非常强调指尖之间的内在连贯性,指尖之间的力量以一种非常自然通畅方式传递着,使整体音响深、透、通,且富有古朴的韵味。所以,茨特巴教授运用具有历史感的早期槌击钢琴去演奏古典音乐,其音响必然韵味清纯、精致典雅、细腻感人,在平静和谐的氛围中充满着感人的真挚和盎然的诗意。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和谐、诗意常常是缺失的,聆听这样的音响是我们诗意生活的一种本质需求。

早期槌击钢琴音乐会已经结束了,但德国艺术家对传统艺术的思维方式感动了我,结合我们生存状态,我想这次活动意义远远不止如此。

古典原音重现,重现的不仅仅是音乐,更多的是一种久违的生活:真实、自由、诗意的生活!

①源于茨特巴教授提供给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资料。

②两场音乐会所有曲目如下:1.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1735―1782)的《D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5号第2首(1766);2.约翰•克里斯多弗•弗里德里希•巴赫(1732―1795)的《D大调奏鸣曲》(1785);3.穆齐奥•克莱蒂(1752―1832)的《g小调奏鸣曲作品》(1782);4.约瑟夫•海顿(1732―1809)的《f小调变奏曲》(1794);5.胡梅尔(1778―1837)的《f小调奏鸣曲作品20号》(1807);6.莫扎特的《d小调幻想曲》作品397号(维也纳,1785)、《C大调奏鸣曲》作品330号(1783)、《c小调幻想曲》作品475号(维也纳,1785)、《bB大调奏鸣曲》作品333号(1783);7.《贝多芬的C大调回旋曲》作品51号第1首(1797)、《G大调回旋曲》作品51号第2首(大约1800)、《G大调随想回旋曲》作品129号、《c小调奏鸣曲》作品13号“悲怆”(1798/99)。

③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风景》,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20页。

④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风景》,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220―234页。

⑤郜元宝译《海德格尔语要――人,诗意地安居》,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第100页。

⑥《贝多芬》,日本音乐之友社编著、发行,台湾美乐出版发行,1999年8月初版第369页。

檀革胜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艺术院校“两课”改革管见 下一篇:把中学生领进戏剧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