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卷的编制

时间:2022-05-24 01:36:23

浅谈小学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卷的编制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整个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评价数学教育质量的优劣,可以通过纸笔测试、课堂表现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形式进行实施. 这当中,书面测试是考查学生课程标准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 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试卷,则成了我们评价教育质量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编制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水平测试卷,笔者认为,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测试的目的和功能

试卷制作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是为了评价学生个体,还是考核老师,或者是检查整个区域的教育质量,是我们编制试卷的出发点. 依据目的不同,测试可以分为常模参照性测试和目标参照性测试. 常模参照性测试通常是以学生团体在该测试中的平均成绩(常模)作为参照标准,说明某一学生的成绩在该团体的分数分配中的相对位置. 学业水平测试是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为标准,把学生的考试结果与这一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学生是否达标. 其主要目的是诊断学习情况,检测教学效果,发挥评价的反馈作用,作为改进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因此属于目标参照性测试.

二、确定学业质量测评的范围

作为目标参照性测试,命题就应该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参照,结合教学参考书,体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 范围的圈定为编制试卷提供了文本基础,便于组织命题. 例如要制作四年级(上)同学的数学水平测试卷,就要综合考虑数学课程标准对相关学段和领域的目标要求,也要分析教材编排的内容体系,结合学段要求和年段要求,选择合适的测查点.

三、试卷编制的原则

1. 目的性原则

明确测试的目的是保证命题质量的重要前提. 数学学习评价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学生在数学知识、使用数学的能力和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证据,并根据这些证据对学生数学学习状况或某个课程或教学计划作出结论的过程.

学业水平测试的目的在于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诊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2.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试卷内容不能违背数学的概念和原理,试题的条件与问题(结论)必须满足无矛盾性和完备性. 科学性原则也应包括板块内容的分配,语言描述的准确.

试卷的内容要真实反映教材的要求,数据要符合生产和生活实际,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条件与结论不能互相矛盾. 既要客观体现课标要求,又要兼顾内容的全面性,各个领域所占的比例,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各自所分配的百分比.

3. 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要有差异,既能体现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也要能反映出学生的思维层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 鉴于测试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较易试题约占7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20%,较难试题约占10%.

4. 现实性原则

现实性原则是指数学试题应具有能被学生所理解的现实背景. 这里所说的“现实”包含两个方面:生活现实和学科现实. 生活现实既要真实可信,又要与学生的生活有紧密联系. 命题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借助恰当的问题情景,调动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命题时全面设计试卷的内容结构、难易程度、编排结构,使整份试卷覆盖面宽,既测知识又测能力,还应该关注并且体现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中的几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构建测试框架

在研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目标要求,构建测试框架.

本测试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是对某一学段或者某一年级学生的数学素养的集中测评,力求全面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与结果,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五、学业水平测试卷的编制

1. 确定评价方式及测试时间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试卷采用百分制的评价方式,测试时间为90分钟.

2. 确定试卷题型

要比较客观、真实反映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学习效果,命题时要尽可能全面思考,科学编制. 试题的编制可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客观性试题主要包括填空题、判断题和选择题. 主观性试题包括操作题、解答题(包括计算题),允许学生自由组织答案,这种题目能反映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因此要在试卷中占较大的比例.

3. 确定试卷内容的比例

书面测查要包含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以及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内容,要根据不同领域在教学中所占的时间和知识技能中的重要性进行合理分配. 还应该按考查学生能力层级分配比例. 当然,编制一套较为完善的试卷,还需要对编制的试卷进行试测,利用试测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不断修改和完善,才能最终用于教学测评中.

上一篇: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总结 下一篇: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