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村镇规划要点

时间:2022-05-24 12:45:58

全市村镇规划要点

全市2013年村镇规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把握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要求,紧扣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工作大局,以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强化产业现代化支撑、注重乡村特色化引导为重点,着力加强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实施、小城镇分类发展引导、乡村特色风貌培育和中心镇近期建设规划试点工作,统筹推进村镇规划体系完善和各项基础工作,为全市农村工作和城乡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规划引导和服务。

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各项村镇规划编制实施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突出科学前瞻、统筹协调、把握重点、分步实施的指导原则,抓好区域协调战略的研究转化和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实施,为构建和完善“空间融合、资源整合、联动转型、互补共赢、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供科学系统的规划引导。

1.加强“大”发展战略引领。把握长三角一体化、网络化发展态势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契机,主动加强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苏南城镇体系规划、宜溧金高特色发展地区规划等上位规划对接,积极争取上位政策资源,合力抓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常金一体化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高新区跨江沿江联动发展战略研究、武进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等各项事关城乡长远发展的战略研究和重大规划编制,指导推进辖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的修编深化工作,实现中心城市竞争力提升和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2.完善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实施体系。完成市区城乡统筹规划成果深化、省级论证和转化,推进辖市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指导各镇有序开展镇域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构建市域、市区、县(市)域、镇域有序衔接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加强中心城市与县域、主城与新城、城市与乡村、小城镇与村庄的分级统筹和一体化协调力度,不断促进城镇体系、镇村布局和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加快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3.强化村镇产业现代化发展支撑。立足区域生态、交通和产业、功能一体化布局,切实强化产业空间支撑和落地引导服务。一是以战略的眼光协调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全面深化和转化市、辖市城乡统筹规划和市、辖市(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成果,配合市相关部门完成全市生产力布局研究,进一步明晰产业空间规划布局,提升城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引导支撑水平,科学指导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有效落地。二是以优质的服务保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主动加强城乡规划与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对接,全面深化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划服务工作。三是以扎实的举措促进城镇工业集约集聚发展。继续指导各镇抓好镇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导推进乡镇标准厂房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加大城镇生产设施集约配置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力度,促进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能级提升和产镇互动发展。四是以统筹的理念引导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落实村集体留用地、物业资产等扶持政策。加强现代农业与市场物流、乡村旅游等乡村服务业的一体化引导和服务,引导乡村经济转型发展。

二、加大理念创新力度,科学指导小城镇建设发展

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遵循“城乡统筹、产镇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理念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择优培育的总体思路,不断深化各地小城镇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中心镇、特色镇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小城镇规划全覆盖,加快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

1.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理念引领。把握新型城镇化历史机遇,全面深化市区及各县(市、区)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有序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镇、一般镇联动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发展格局,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以一体化为依托,加强小城镇交通、设施、空间、生态、产业五位一体引导,发挥小城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城乡整体跨越;以差异化为原则,把握区域发展特征和小城镇功能、经济、文化、景观等差异,分类指导各镇建设发展,促进城乡协调互补;以极核化为先导,强化中心镇规模、特色、产业、环境、功能等规划支撑,提升中心镇的承载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以集群化为导向,按照“极核带动、空间整合,功能互补、产业联动,交通枢纽、梯度配合,风貌协调、主题发展”的总体策略,引导小城镇抱团、联动发展,形成城镇群竞争合力;以特色化为抓手,着力打造城镇特色化功能、特色化产业、特色化风貌,全面提升城镇品质内涵,引导有鲜明特色和条件的小城镇个性化发展。

2.切实加大中心镇近期建设指导力度。在深化完善中心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和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的基础上,以中心镇镇区近期建设改造和功能景观提升为重点,以功能类、转型类、民生类、景观类项目较为集中的近期建设、改造区域规划深化为抓手,高起点推进全市中心镇建设近期行动支撑引导规划试点工作,科学指导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和重点建设项目落地,促进中心镇建设发展转型、功能品质提升和特色风貌塑造,加快把中心镇打造成农村地区城乡规划全覆盖的先行地和转型升级、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3.积极抓好省级试点规划编制实施。加强调研指导,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发展定位,明晰主要城镇发展带(轴)节点镇和特色镇名单,积极开展省级规划试点项目申报,指导有关乡镇抓好省级重点中心镇、主要城镇发展带(轴)节点镇及特色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省级试点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配合省住建厅及市有关部门开展全省“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创建”和小城镇规划建设省级试点示范项目库建设。

4.有序推进小城镇法定规划全覆盖。指导各镇有序推进总体规划(含城乡统筹规划)修编和建制镇近期建设用地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结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和部级、省级生态园林小城镇等创建要求,指导有关乡镇编制实施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因地制宜推进小城镇近期建设规划、中心区城市设计和“四线”、防灾减灾、旅游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编制。

三、注重乡村特色培育,不断提升村庄人居环境

全力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合理优化镇村布局,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加强农村自然人文资源保护和村庄风貌特色塑造,改善农村功能配套和环境品质,为建设美丽幸福农村提供规划支撑。

1.全力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抓好村庄环境整治特色分类引导规划研究和村庄环境整治规划成果转化,深化“责任片区跟踪督查、规划实施动态指导”等规划服务机制,为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提供一流的规划服务,促进村庄空间品质、自然风貌和内涵特色的全面提升。

2.切实强化特色村庄规划引导。全面梳理村庄特色化文化、特色化功能、特色化产业和特色化风貌,加快特色村庄调研普查,建立特色村庄建议名录,明确特色村庄规划要求,并会同相关部门抓好传统村落的建档、保护工作。结合城乡统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修编,合理优化镇村布局,及时抓好规划布点村尤其是特色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力配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指导市区有关乡镇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工作,指导辖市规划部门启动名城、名镇、名村申报的前期工作。

3.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在编制完成薛埠、横山桥、湟里、雪堰等乡镇生态慢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乡村生态慢行系统规划编制,不断完善沿山沿湖地区绿道网络,指导完成环太湖风景路规划武进段建设。结合法定规划修编实施,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强空间管制和规划实施检查力度,确保“绿线”、“蓝线”刚性控制。

四、加强联动配合,着力强化村镇规划基础工作

1.结合市局信息化建设和编研体系构建,继续指导、对接好武进、辖市规划编研工作和规划信息化建设。

2.以年度重点工作为抓手,继续沟通协调好各级、各部门村镇规划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落实的村镇规划目标考核和业务指导机制。

3.继续加强村镇规划工作队伍尤其是乡镇规划队伍培训。

4.定期组织各地规划部门交流工作经验、建议,集中讨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

5.适时组织开展小城镇规划建设、新型城镇化、镇村布局优化、村镇规划管理等专题研讨活动。

上一篇:规划局行政指导实施方案 下一篇:市规划局活动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