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远离“低俗”

时间:2022-05-24 12:14:01

让语文课堂远离“低俗”

时下“超级”搞笑充斥媒体,这种恶习甚至也进入了我们的语文课堂

一位名气不小的青年特级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哈哈大笑数次。这位老师讲“宝黛初会”的一个场面时问学生:“越剧中,宝玉初见黛玉时,说了一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同学中有没有能唱越剧的?”果真就有个学生站起来唱了。课堂上一阵大笑。后来老师问:“宝玉是个什么人物?”学生发表意见后,老师强调,宝玉是个“情种”,学生笑。老师接着问:“黛玉是一个什么人物?”学生猜了半天,老师说:“也是一个‘情种’。”学生又笑。老师又问:“你们想想,这两个‘情种’要是碰到一起,眼神儿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又大笑。(在整堂课中,“情种”被重复多次)――“情种”在学生心中是怎样的形象?学生在“大笑”中想象的“眼神儿”又会是什么样?读《林黛玉进贾府》能读得哈哈大笑,而且大笑数次,是成功还是失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评价应采用鼓励性的语言,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于是,如今的课堂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如在讲《宋定伯捉鬼》时老师问:“世界上有没有鬼啊?”一生答:“没有。”老师表扬道:“棒极了,你真聪明,大家为他鼓掌!” 有些老师为了体现“人本”理念,盲目地进行了所谓的“鼓励性评价”,使不置可否的态度、廉价低俗的表扬充斥着整个课堂。试想,学生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能换来老师翘起的大拇指,是否会让学生认为是对他智商的侮辱?这样做会不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功利浮躁和随意应付的不良品格呢?更何况过多、太滥、无度的鼓励评价,学生还会在乎它吗?长此以往,必然使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在名目繁多的奖励刺激下,逐渐退去了应有的喜悦,渐渐地“迷失了自我”!

有时候课堂是需要一些活跃的分子的。我有时也参与“炮制”语文课上的轻松愉快,有时也赞叹同事们课堂上师生开怀的会心的精致的笑。但语文课堂上的笑不该是低俗的,恶劣的。为了活跃,为了笑,语文老师像一个蹩脚的小品演员一样,口无遮拦,制造一些恶俗的生硬的玩笑,我认为这大可不必。这样做也许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但对学生素养的提高是不是也起到正面作用了呢?兴趣有高下之分、雅俗之别,有一些教师为了“兴趣”,为了笑声,不惜用一些不洁的手段:低俗的表情、动作,低俗的“教学设计”。学生被引笑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然而严肃高雅的作品被庸俗化了,甚至被糟践了,学生的魂灵不但没有净化,没有雅化,反而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东西,甚至“小市民化”了。这是应该高度重视的一种倾向。学生的心灵是稚嫩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必须十分小心。在这方面我觉得有一位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在一节作文课上,老师在介绍“感动中国”的人物,老师每介绍一位人物台下总会有一番诋毁性的议论。当老师介绍到魏青刚英勇救人的事迹时,一些学生不以为然:有人说他水性好,救人对他来说是举手之劳;有人则怀疑救人者的动机是为了一举成名。当老师介绍“知青”陈健为战友守墓的事迹时,台下竟有学生猜测那位战友可能是他的女友……可悲啊,学生竟然用卑微来观照崇高,用低俗来解读伟大。这时候这位老师想到的不是批评,而是这些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低俗的想法。于是老师从写作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他问了学生一个问题:考试大纲将写作能力分为基础等级、发展等级,60分作文,基础等级50分,发展等级10分。发展等级第一条为深刻,那么,什么是深刻呢?学生脱口而出,“深刻就是不人云亦云”,“深刻就是不同于一般”。老师紧接着就来了一句:“如此说来,举国声讨卖国贼,独有一人高唱卖国有理,这位卖国有理论者岂不成了最深刻的人?”一句话问得学生哑口无言。接着老师又从不同角度作了类似的引导,终于让学生心服口服,而且主动承认自己对那些人物的评价是不合适的。

在我的课堂上也经常会有学生产生“奇思妙想”。如在上《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课提到魏公子无忌的时候,学生们不是想到他的为人,他的事迹,他的影响,而是想到了《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我并不是说这就是低俗的,但这种联想确实与课堂气氛、教学要求不相吻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迎合学生的需要和他们大谈特谈张无忌,以求博得学生们的哄堂大笑,还是给予严厉批评以树立教师高大的形象?我觉得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学生哄堂大笑了,严肃高雅的作品就会被庸俗化;教师的形象树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失去。我顺势和他们稍微谈谈张无忌,谈谈这部作品,在谈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时巧妙地转到本课人物身上,后来这节课的气氛也是异常的活跃,学生听课的效率很高。

其实,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有很多,讲古代人物时可以讲一些与此相关的典故,学生会听得津津有味;讲一些理论性的文章时,可以把它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细节联系起来,也能让学生积极投入;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停留在低俗的手段上,而要善于思考,勇于挑战,用赏识,用智慧去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让他们相互信任并相信自己一定是最好的!

语文课应该引导学生追求高雅,而不应该附庸“恶搞”的时髦。

(作者单位:南通民族中学)

上一篇:语文教学,请为书信留一席之地 下一篇:打造有思考力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