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理论研究综述

时间:2022-05-23 03:51:26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理论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2-187-01

摘 要 近年来,跨国公司为了加强与东道国的关系,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纷纷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本文从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理论、表现形式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入手,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 本土化战略 表现形式 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纷纷贯彻“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准则,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本土化战略。

一、跨国公司本土化理论分析

J.H.Dunning于1977年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一文提出了FDI选择不仅要考虑企业本身的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且也要考虑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为企业所有;而区位优势,是东道国的某些因素如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生产要素和运输成本、投资环境、文化环境等等所形成的优势,是本土化的体现。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Kiyoshi Kojima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的产业依次进行,即该产业在本国已经或即将失去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必须与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状况相结合。该理论说明FDI不仅考虑本国及本国企业的情况,而且必须考察东道国本土的产业发展状况。即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土化。

所谓“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东道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淡化企业的母国色彩,在人员、资金、产品零部件的来源、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实施当地化策略,使其成为地道的当地公司。因此,本土化战略又叫当地响应能力,当地化经营(高湘一,2006)。

二、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表现形式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主要表现在:(1)技术研发本土化(2)原料采购本土(3)人力资源本土化(4)产品本土化(5)销售渠道本土化(6)营运管理本土化(曹慧平,孟庆超,2007)。

Chi-Sum Wong和Kenneth S.Law(1999)研究发现,“采用本地化战略可以为公司节约成本,而雇佣当地的经理人员更有绩效,同时也可以留住当地的员工,并且本土的雇员是作为其公司管理团队中的一员而存在的。”在人员本地化方面,Melvin(1997)认为,对外派人员的要求主要包括其对国家方向和文化敏感方面,但是很少包括训练和辅导技能。因为在中国,劳资关系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公司实行人员本地化。

三、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当众多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学习本土企业,加快在中国的本土化步伐时,本土企业也在纷纷学习外资品牌,积极走向世界,学习优秀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主要是以顾客为导向的市场调研、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全球视角的资源配置、持续的营销创新。在后WTO 时代,我国企业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在经营思想上还无法突破狭隘的区域市场。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首先应该具有“全球”意识,善于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特别是全球视角的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我国应该发展集群,促进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关联。因为当地集群能促进跨国公司在当地扎根,使他们不那么容易流动,还有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培育竞争优势,加强研发国际合作,以及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同时,我国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理念、生产技术等都要通过企业员工的努力才能充分发挥得以实现,尤其是在如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是最宝贵、最关键的经济要素。人才的培养、吸收、留用和储备是本土企业经营战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此外,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必然挤压我国企业,抑制或冲击我国产业,使我国产业安全面临多方面威胁。我们应该在欢迎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同时,强化和完善监管机制,规范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维护我国产业安全(卢新德,2004)。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一方面拉动了我国经济,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技术进步,也加深了文化交流,但另一方面,它广大的占有市场,排挤我国本土企业,对我国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本土企业要发展在前端,则必须有创新,这种创新主要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则重在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新德.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与我国产业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3).

[2]高湘一.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3]曹慧平,孟庆超.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

[4]Melvin,S.,& Sylvester,K.Shipping out.China Business Review.1997.24(3).

[5]Chi-Sum Wong,Kenneth S.Law.Managing Local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PRC:A Practical Model.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99.34(1).

上一篇:浅析定额基础管理工作 下一篇:论公司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的构成和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