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时间:2022-05-23 03:27:41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评价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整群选取该院从2011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选用微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51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微型钢板:克氏针;掌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75-02

掌骨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损伤,多为复杂性骨折,由于手部需完成多种精细动作,因此掌骨骨折后治疗复位要求较为严格,传统克氏针内同定治疗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骨折迁延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该研究整群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5月该院通过对收治的病人进行分组研究,评价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掌骨骨十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3例,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33.7±6.8)岁,骨折类型:横形骨折21例,斜形骨折18例,螺旋形骨折11例,粉碎性骨折3例,对照组51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34.5±4.9)岁,骨折类型:横形骨折20例,斜形骨折16例,螺旋形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2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认,不合并重要血管与神经损伤。所用病例均得到患者知情同意,方案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麻醉方式选择患侧臂丛麻醉,手术在气囊止血带帮助下进行,术前观察患者伤情,闭合性骨折切口选择在背侧,作弧形或纵型切口,若为开放性骨折则在原伤口进入,手术时可将适当扩大、规整原伤口,逐层暴漏骨折部位,注意保护骨膜、肌腱以及腱周组织,尽量保护关节囊不受损伤,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微型钢板,进行钢板固定,固定完毕后对骨折中损伤的肌腱、血管以及神经进行修复,术后3d后即可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若肌腱损伤严重可在外固定保护下进行关节功能训练,3周后除去外固定进行全面的功能训练。

对照组:患者术前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克氏针固定方法与位置,麻醉与手术人路同观察组,克氏针固定完毕后给予外固定制动4周,4周后行影像学检杏确定骨折愈合后行手术取出克氏针,并进行功能恢复训练。

1.3 疗效评价标准

骨折功能恢复情况根据手术侧手指的总活动度(TAM)进行评价:优:活动范围正常,患侧手指活动度基本等同于健侧;良:活动范围尚可,患侧TAM≤健侧TAM的75%,但≥健侧TAM的50%;差:活动范围较差,患侧TAM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之比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骨折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2,P

2.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50.6+8.6)d,对照组为(61.9+12.7)d,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P

2.3 两组患者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骨延迟愈合、骨不连例数为0例,对照组为4(7.8%)例,两组患者股延迟愈合、骨不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7.00,P

3 讨论

手是人体重要器官,负责完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精细动作,因此,掌指部骨折的治疗要求高于其它部位,不仅需要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还应在骨折固定早期进行恢复训练。传统治疗方法恢复时间较长,且固定后无法进行功能恢复,患者骨折愈合后往往会出现手肌萎缩、肌腱挛缩等情况,影响正常功能。

开放性骨折或多发骨折可采用克氏针固定法进行治疗,通过单根或交叉克氏针横穿骨折断端,固定骨折的掌骨,从而促进其愈合,该方法操作简单,且损伤范围小,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应用广泛。但克氏针同定的缺点在于固定不牢固,特别是掌指部肌腱较多,力量较强,容易出现骨折成角、短缩移位的问题。在部分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发现:克氏针值人过程中,容易损伤关节面,甚至继发针道感染,因此限制了其在掌骨骨折中的应用。

微型钢板联合螺丝钉治疗掌指部骨折是近年来新兴起的骨折治疗技术,其在治疗掌、指部横行骨折、斜行骨折、甚至是粉碎形骨折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且固定较为牢固,能有效防止恢复期间出现骨折移位、旋转等不良情况。且有文献报道:使用微型钢板联合螺丝钉治疗掌指部骨折在术后第3天即可进行适当的功能恢复训练,可有效恢复手指功能,防多种骨折并发症的产生。在我们的研究中:使用微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其骨折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为92.5%,远优于对照组的7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促进患者手掌功能恢复,缩短其骨折恢复时间,减少骨不连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上一篇:无巩膜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子宫下段垂直平行压迫缝合法治疗前罟胎盘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