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稿本的阅读与分析

时间:2022-05-23 01:58:36

浅析电视稿本的阅读与分析

浅析电视稿本的阅读与分析

王 波

(穆棱电视台,穆棱 157500)

[摘 要]电视专题纪录片的编导构思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创作,最终都要回到据“本”编导构思的起点上。也就是说无论稿本是他人提供的,还是编导合一你自己创作的,当你进入到正式的编导构思阶段时,还是要必须从阅读稿本、分析稿本起步入手。

[关键词]电视稿本;阅读;分析

在导演工作的某些阶段里,都可以有它自己的位置。但这又讲得太宽泛笼统了,倒是中国戏剧家黄佐临提出的剧本“三遍读”法则倒很有可操作性。他说:“导演拿到剧本,第一步便是研究它,至少他应该将剧本阅读三遍,第一遍是欣赏它,第二遍是分析它,第三遍是批评它。”

一遍读是编导的“心灵和剧作人的心灵首次接触的时候”,即编导以一个观众的欣赏的眼光阅读剧本,获得第一印象。一边读获得的“第一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地决定着以后的编导构思走向,如果读一遍就能对编导产生艺术冲击创作联想,那这个作品一般来说定是个好作品。如果一遍读就给人一个平淡无奇缺乏魅力的印象,那这个作品会“倒胃口”地阻碍二遍读、三遍读的顺利进行与鉴赏的信心。

二遍读的目的是分析,从而“寻找剧本的主题和情调”,分析出作品的“哲理成分和心理成分”与“文学成分”。黄佐临认为任何一个剧本都是这三大成分构成的,编导的剧本分析出应从这三大成分入手。哲理成分对应的是主题,心理成分对应的是情调,文学成分对应的是艺术形式。内容靠形式来实现,所以哲理成分的主题、心理成分的情调最后都汇入文学成分中。为此他又将文学成分解析为三大方面:视觉的表现、诗意的表现与节奏的表现。这虽然讲的是戏剧艺术,但引申到我们的电视编导构思中同样有其理论意义与艺术实践意义。因为他启示我们,整个电视专题纪录片的稿本实际上是一个内涵了主题情调的文学设计,是由视觉表现的画面、诗意表现的解说词与节奏表现的音乐音响构成的一个艺术整体。我们不少理论著作与文章都反对电视专题纪录片讲“文学”,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跟影视这种蒙太奇画面为主的艺术是不相亲的,以为引入文学,甚至将影视归入文学,简直是对影视的一种贬低。这种见解是一种偏见,“文学”二字不要只概而化之的理解为只是“语言艺术”,其实“文学”是一种只有现代语言学才可报述的艺术思维与结构方式,是人类早自语言文学诞生之前就创造出的一种将事物进行过程性逻辑性的序化、美化、诗化的逻辑结构与表达方式。如刻木纪事、陶器纹饰、岩画泥塑、衣饰文身,无不是“文学”方式的一种表现。

一、寻找主线,定位主题,设计艺术处理方式是稿

从解说词找到作品的基本主线,其中包括情节主线、结构主线、节奏主线、风格线等。所谓主线即作品的主要倾向、主要特征与带结构性意义的关键所在。情节主线是题材内容素材元素的结构化、有序化与主题化,其中强烈表现出来的是其题材内容的叙述结构,由此可以划分出全片的内容段落。结构主线是情节主线的一个可图示化的框架。情节主线呈现出的是一个叙述进程,而结构主线表达的是一个段落之间的修辞性的叙述策略和模式。节奏主线、风格主线,决定于情节主线的确定,情节决定节奏,也决定着风格的特点。节奏风格不单指解说词的语言节奏与风格,也包括音乐、画面的节奏处理与风格面貌,而这一切艺术处理都需以情节主线为依据。

从阅读稿本、分析稿本中找到稿本的主题立意,从而作出编导构思的主题定位,这是编导构思的一大重要内容。“主题”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对于电视作品这种高度结构化、大综合化的艺术,其“主题”表现为一种立体的多元结构.其中有思想主题、情节主题(即题材主题)、结构主题、节奏主题、情绪主题、风格主题等等。如果按解说、画面、音乐音响三大元素来分,那可分为解说词中体现出来的听觉理性主题、画面视觉感性主题、音乐音响情绪主题等等。传统的看法只将作品主题定义为中心思想,即主题思想,给人的印象是主题就是思想,就是作者在作品中设置的某种“说教”,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为此,我更赞成将电视作品主题定义为整个作品的含义,含义可是思想与知识,也可以是某种象征与隐喻,更可以是某种情调和情绪.当然还可以是某种“有意味的形式”和功能性的结构等等。因此在审读电视稿本时,甚至在欣赏屏幕电视作品时,如果你非要一味地去追味主题思想,可能有的作品,甚至是很有创新意义的好作品,都无法回答这一追问。

二、用“心斗”去听解说,用“生命知觉”去感受画面

电视稿本是由解说、画面、音乐音响三个元素构成的,因而其阅读与分析也是三管齐下,视听齐观的。对于解说词的阅读除以上所谓的对其内容的分析认识,从而找到主题、结构、情节、风格外,又因解说词是诉洁听觉的,所以一个电视编导不但要有将解说转化为画面的视觉感、视觉想象,还要有将解说词赋予声音的听觉感。英国影视学家罗伯特・蒂勒尔在其《电视新闻的采访方法》一书中说,―个电视记者“必须学会超越纸上的文字去看剧情的变化,节目中的动作和反应,必须用‘心耳’去听自己写的稿子在播出时的声音”,即“用‘心耳’听自己写的文字的声音”。

电视稿本阅读中对画面的阅读最见一个电视编导的专业功夫。电视专题纪录片的文字稿本,更只是一个意向性提纲,即便已有完整的解说词,但画面因有待现场的“即兴创作”,所以其画面多只是一个“提示”。其作品的画面一般需编导从这样四个方面获取:一是原作者的画面提示。二是解说词中“暗示”出的画面。三是由编导的生活积累与艺术经验给出的画面。四是实地拍摄现场编导时,即兴选择的画面。按照《庄子》“以气听之”的观点,阅读者的知识积累、艺术才能与生活经验就是“气”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因为这一切会转化为电视编导所特有的一种艺术想象与生命感知,从而在阅稿时“给这些有意义的文字加上一种生命知觉”。在这种“生命知觉”下,“画面提示”中的画面描述,立刻会被话化、丰富化、完整化。解说词的内容,会被编导的艺术想象转化为心象、意象而汇入已活化了的画面提示中的画面河流,而且想象中的现场拍摄和阅稿前已曾作过现场采访,那现场所获得的见闻也会被“生命知觉”转化为可视可感的有意义的图像而汇入画面中,所以稿本阅读、稿本分析中“生命知觉”能力的探浅,关乎电视编导构思创作的成败。

参考文献:

[1]薛超,刘靖雯. 浅谈电视教材文字稿本

的创作[J].剑南医学,2013(09).

[2]操基栋. 电视教材稿本的写作特点[J].

池州学院学报,2000(02).

上一篇:苜蓿种植技术 下一篇:汽车驾驶节能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