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鄱阳湖来看鸟

时间:2022-05-23 11:53:26

冬季到鄱阳湖来看鸟

车辆行驶在去鄱阳的路上,车窗边掠过大片的水稻田,远处连绵不绝的湖泊连接起城镇、街道、渔船。虽已入冬,鄱阳县却俨然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场景。来到这个万迭云屏、五湖烟浪的小城,此行只为探访“珍禽天堂”。

每逢冬季,鄱阳湖都会飞来全球98%的白鹤和数十万的天鹅,世界上80%的湿地候鸟种群来此集会,那时,整座小城都浸透了水的悠然,鸟的灵气。

被誉为“中国湖城”的鄱阳县,拥有湖泊1087个,各种形态的湖泊遍布全县,到处湖光潋滟,万鸟翻飞。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鄱阳县一直以生态为特色,以发展为核心,在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湿地产业时,也成为观鸟者钟爱的旅游胜地。

鄱潘阳湖畔的人们

“今年候鸟特别多,白鹤来得最早,天鹅也陆陆续续飞过来了,抬头就像看到成片的雪花。今年水位比较合适,候鸟不用走到水中央去觅食,特别适合观赏。”司机名叫戴剑波,今年37岁,他正开车带记者去鄱阳湖湿地公园,一路上他都在讲述自己与鄱阳湖的故事,推荐家乡这个观鸟胜地。

在戴剑波的童年记忆里,每当候鸟迁徙之季,清晨时,他都在清脆而沸腾的鸟声中醒来,仰头就能看见上万只候鸟扑打着阳光,呼啸着掠过县城上空。与如此美好的场景不相协调的是,每年此时,当地市场中经常有人贩卖野鸭子、大雁。戴剑波和伙伴们也用自制的弹弓打麻雀烤着吃,抽干水渠里的水大把地抓泥鳅和黄鳝。

那时的鄱阳县相对落后,谋生无路。戴剑波十七八岁时就随着打工潮去了深圳,一呆十几年,尝够了生活奔波之苦。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后,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经济发展了,交通也便利了,以前4小时的船程如今1小时就能到。如今,戴剑波回到故乡成了湿地开发公司的员工,负责开车接待来宾。每次进到草洲望到群鸟翻飞,一种雁落归巢的归属感便在他的心中升腾。

46岁的养雁人汪天红也属于返乡人员。去年11月,老汪结束了多年异乡漂泊的生涯,重返故土到湿地公园应聘,成为一名养雁人。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给鸟喂食,并24小时值班守护候鸟。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湖岸上遍布本地人开的旅游宾馆、渔家乐。以前捕鸟的渔民开始做渔家乐,在外打工的青壮年返乡参加景区建设。老汪道:“现在在景区就算卖茶叶蛋的,也比以前打鸟收入高,所以我特别恨打鸟的人,要是鸟都死了,游客就不会来了,那我们靠什么生存?”

2008年,鄱阳湖湿地公园开始建立后,对湿地和鸟类的保护逐渐加大,抓住卖候鸟的得判重刑,捕猎的情况越来越少。“卖一只天鹅也就几百块钱,打死一只天鹅要判两年,那么谁还敢去打鸟?有人敢卖都没人敢吃。”谈起千年鸟道上的屠鸟事件,戴剑波对“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感触很深。

现在,鄱阳县积极鼓励湖区渔民洗脚上岸,采取转捕为养、渔俗表演、创办渔家乐等方式实现转产转业,乱捕鱼的现象也少了,充足的食物吸引了更多的候鸟来此栖息。戴剑波告诉记者,“鄱阳湖湿地公园现在有200多个工作人员了,基本都是当地人。现在景区除了保护,还会利用鸟类资源开发旅游,我感觉旅游真的成为了鄱阳湖的支柱产业。”

守护一湖清水

作为一个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县,鄱阳县拥有密集的湖、豪华的鸟、多姿的水、惊艳的草、温柔的荻,来鄱阳湖游玩的人无不感慨此处人鸟共生的和谐。那么,是怎样深刻的变化,将鄱阳县打造成了中国湖城、生态之都呢?

走进鄱阳湖湿地公园的大门,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泊立刻开人眼界,湖畔的码头上排开一溜白色的游船。道路旁边是醒目的标志:“负责任的旅游有利于湿地和人类”。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鄱阳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我们要做负责任的旅游,就是以保护为核心,把旅游做到人心底,发展生态经济。”鄱阳县副县长胡凌锋,根据多年做文化、旅游的丰富经验,内心早就形成了在鄱阳做生态旅游的蓝图。

2007年,江西省提出要实现绿色崛起,并着手进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调研。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年12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县通过并实施“中国湖城”发展战略,立志把鄱阳湖发展成湖产业名城、湖文化名城、湖旅游名城、湖宜居名城为一体的特色城市,实现鄱阳永续发展。

“怎样才能既要严格保护,又能合理利用?鄱阳湖部级湿地公园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这既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大战略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的要求。”胡凌锋说。作为环鄱阳湖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在东部和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承接和中转作用,周边辐射十余县市近千万人口,市场充满生机。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覆盖了鄱阳湖的大部分区域,生态保护任务很重,因此县政府专门设立管委会,从体制上保证它是以保护为核心的平台,同时为了开发旅游,又设立了生态旅游开发公司,注册资金就是一个亿,将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结合在一起,统一在湿地公园的体制下。”胡凌锋认为湿地保护要变砍树为看树,用旅游开发获得的利润投入到鄱阳湖保护中,形成良性的资金链条循环模式。

胡凌锋还介绍,作为长江下游气候的肺脏,历史上鄱阳湖也曾几经干旱,水位大起大落,甚至出现干涸无水的情况,严重影响鱼类繁殖,甚至影响到全国的气候。但后来,鄱阳湖大力实施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工程,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使得其生态环境发生了迅速转变。

如今,鄱阳湖正在积极开展“和旅游一起改变”的计划,联合鄱阳湖周边乡村,促进乡村旅游联动发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引导发展生态经济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导湖区人民改善生活方式,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邂逅观鸟天堂

湿地保护好了,鸟自然就来了。一到冬天,鄱阳湖就会变成珍禽的天堂,4000多只白鹤和十几万只天鹅皆汇于此,偶尔还能看到全球罕见的黑鹤。

“因为鄱阳湖有力的保护措施,许多原本要飞回澳大利亚的野鸭子、斑嘴鸭都选择留在鸟岛上栖息”,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主任张云南给记者介绍道。张云南口中的“鸟岛”,位于内湖中心,每年夏季会有几万只鹭鸟从澳大利亚跨越重洋,飞到鸟岛上繁殖。为了防止游客惊扰栖息的候鸟,鸟岛严禁游船靠近。游客们只能从船上凝视水雾中模糊的鸟岛。湖岸上还有专门的劝导员,告诉来此摄影的观鸟者,不能靠鸟太近,以免惊吓到鸟。

为了吸引更多候鸟栖息,也为了让游人更加享受自然的观鸟旅游,鄱阳县还对冬季鄱阳湖进行了河道疏通,通过水系的沟通,把整个生物链条维系起来。另外,湿地公园还设立了湿地保护科,主要负责监测鄱阳湖湿地生物、水质等动态变化等日常工作。

如今,每当候鸟迁徙的季节到来,鄱阳湖湿地公园会采取紧急排水措施,让保护区核心区的水位降至适合候鸟栖息的位置。候鸟遮天蔽日,腿长的鸟能到水中央吃,但腿短的却够不到。针对这个问题,保护区建设的鸟类投食点,会在水浅的部分投入浅水鸟食,在水深的部分投深水鸟食。

围绕观鸟旅游,保护区建立起江西省最大的生态旅游码头,可容纳一万人次,300多个游船。除去码头、步行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鄱阳湖湿地公园还根据鸟类繁育、观鸟、检测三部分,设置了鸟类观测点、湿地科学馆、珍禽保护站等,建立起完善的鸟类科普、观鸟旅游体系。

2011年,鄱阳湖湿地公园接待游客6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8%。今年1-10月,接待游客98.76万人次,同比增长116%。今年门票收入超过了1600万,黄金周几天收入就达到了160多万。由于今年候鸟特别多,估计观鸟季的收入会比去年同期翻一番。“鸟类是鄱阳湖最珍贵的资源,我们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观鸟旅游。我们会把旅游的收入投入到湿地的保护中,让资金链条形成良性循环。”张云南说。

现在,鄱阳湖湿地公园正面向全国,以鄱阳湖湿地和观鸟旅游为主题,进行全面的旅游推广。除去将鄱阳湖国际龙舟旅游文化节打造成全国著名的品牌节庆外,每年还会举办一次鄱阳湖湿地户外帐篷观鸟季。

另外,鄱阳湖湿地公园还会继续与中华户外网合作,以冬季观鸟为主题,以湿地帐篷观鸟季为核心,以湿地科教科普、生态游学为烘托,举办独具特色的鄱阳湖国际湿地旅游文化节。今年的鄱阳湖湿地观鸟季已经开幕,将会持续到明年3月。

坚守的“留鸟”

鸟类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如何爱护鸟类,共享和谐,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问题。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去年建成的鄱阳湖湿地科学园正是融湿地保护、科普、科研、游学于一体,以声光电的形式来展示整个湿地生态系统,建设总面积超过400亩,总投资约5000万元。作为目前国内最丰富的鸟类及湿地植物展示基地,该科学园共分为天之区、地之区、水之区、科学园信息中心四个部分,形成了湿地博物馆、内外湖码头、木船港湾、观鸟廊、水族馆、信息中心、生物监测站、景观绿化等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在科学园的珍禽救护中心,记者看到它的只用简单的木栏围了一圈,没有顶棚。在其中,可以看到举世罕见的东方白鹳如同绅士般地在散步,高挑美丽的白鹤欲轻轻飞舞。一个年轻女孩对鹤呼喊着:“come on!come on!”然后,看到白鹤纷纷朝她涌来,啄食她手中的鸟食。

正在喂鸟的女孩名叫邹进莲,今年23岁,是此处的“鹤医生”。据她介绍,这个保护站自从2010年底成立后,救助了近100多只珍禽。目前这里还“住”有白天鹅、灰天鹅、丹顶鹤、白鹤、灰鹤、斑嘴鸭等。不设置顶棚是因为此处的鸟儿都是自愿留下来的,它们随时有飞走的自由。

爱鸟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坚持。“从重点高校毕业后,我的生活一直都很舒适,可是我也在怀疑自己生命的意义。”2010年,小邹辞去国企会计工作,开始跟一名专家学习养鹤。当鄱阳湖突然遭遇天鹅大面积染病时,她被派遣到救护站。在这远离市区的小岛上,没有网络,生活艰苦,但小邹还是像留鸟一样坚守下来。“我睡醒了,睁眼会发现仙鹤站在我的床边,就像入了仙境。”小邹笑着说。

如今,鄱阳湖跟全国各大高校合作,启动了游学鄱阳湖的计划。今年他们还组织了四五千江西的大学生参观鄱阳湖,利用一系列展览、湿地设施,进行环境教育。希望未来的鄱阳湖,能成为一个湿地生态学校和环保爱好者的基地。

附近渔民以前会把鸟打下来当成盘中餐,受到小邹和保护站的感染后,现在会主动把受伤的候鸟送来救助。自己的护鸟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了鸟,小邹觉得寻到了生命的意义。而对未来,小邹也有个美好的心愿:“我希望有一天人们能自觉保护珍稀动物。等网络开通了,我会开一个微博来普及候鸟的知识,上传天鹅们的萌照,增加它们的粉丝。”

上一篇:拉萨河谷盐碱地设施番茄栽培技术 下一篇:音乐艺术融入医学教育浅论:意义\困境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