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5-23 10:48:43

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影响一国或一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首先根据内蒙古2000~2010年相关数据测算了度量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泰尔指数,随后对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变动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政府支出、投资、对外贸易、科技投入等因素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根据结果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合理化 泰尔指数

一 引言

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尤其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将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定为“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的各部门之间,保持较为协调的比例关系,能够适应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杨公仆,2005)。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其趋于合理化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快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内蒙古发展的必要趋势。

内蒙古资源丰富,但内蒙古不能只依靠资源和资源产业优势,要从资源大规模开发起就谋划推动经济转型,自治区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近年来,内蒙古的生产总值增速连续居全国首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5∶54.6∶35.9,但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相对缓慢、产业结构单一并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等问题。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中现代农牧业发展还不够快,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本文通过测算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泰尔指数并找出影响合理化的因素进而力争找到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途径,以进一步提高内蒙古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二 文献综述

国外有关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库兹涅茨认为,经济总量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Katsumotom和Watanabe 2004对不同国家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能够刺激有效需求增加,促使一国的产业构成由制造业导向型转为服务业导向型。国内学者水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方法方面,Fabricant(1942)首次提出了偏离—份额法,但它的缺陷是会造成结构效应的低估。白雪梅等(1995)在分析地区产业结构时,利用范数衡量地区产业结构指标,同时增加一定的权数对范数指标进行修正,进而把多值映射变为单值映射。国内外学者最常利用的方法还有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钱纳里,1996)(张燕、陈漓高,2007)。马丽芳(2011)利用有序度测度模型度量了浙江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冯芳芳、蒲勇健(2012)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测算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值,同时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三 对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测度

本文采用泰尔指数(TL)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测度。泰尔指数也叫泰尔熵,是由泰尔(Theil,1967)利用《信息理论》中熵的概念提出的。以往学者主要用于衡量地区间或个人收入差距。干春晖、郑若谷等(2011)将其应用于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其公式表示如下:

TL= (1)

其中,TL表示泰尔指数;Y表示总产值;L表示总就业人数,Yi表示各产业产值;Li表示各产业就业人数;i表示产业部门。当Yi /Li=Y /L时,TL为0,说明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当TL不为0时,表明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即产业结构不合理。TL值越大,代表产业结构越不合理,反之,合理化程度越高。据此可以得出内蒙古2000~2010年的泰尔指数(见图1)。

由于TL值越大代表产业结构越不合理,从图1可以看出,TL值越来越偏离0,即内蒙古产业结构越来越不合理。究其原因,是由于内蒙古第二产业发展逐年加快,第二产业产值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而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在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发展迅速,重轻工业发展不协调,这是由于内蒙古作为能源大省,其能源产业迅速发展所造成的。第二产业发展过快与第一、第三产业发展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不是合理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四 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实证模型及相关数据说明

1.模型构建

为了分析影响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因素,找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本文选取政府支出、劳动人口、科技投入、投资规模、对外贸易,以及市场化程度等指标进行考察,构建计量模型如下:

TL=C+α×G+β×L+γ×R+η×I+φ×M+λ×T+μ (2)

其中,TL表示泰尔指数;G表示政府支出,用政府年支出额占当年GDP的比重衡量;L表示劳动人口,利用年人口增长率衡量;R为科研投入,用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衡量;I表示投资规模,利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衡量;M表示市场化程度,利用非公有制固定投资占GDP的比重衡量;T为对外贸易规模,用进出口贸易额占当年GDP的比重衡量。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内蒙古统计年鉴》(2001~2011)。

2.实证结果分析

对上述数据利用eviews 6.0进行OLS回归分析得到结果(见表1),由回归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特点:

第一,通过加权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模型整体的拟合度较好,并且整体回归是显著的。其中,政府支出、劳动人口、投资规模和对外贸易为主要影响因素,回归显著。

第二,政府支出G变量的回归是显著的且其系数为负,表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有利于TL值的下降。因此,内蒙古政府财政支出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说明政府财政支出扩大用于应主要促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方面。

第三,投资I的变量回归显著,与TL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不利于TL值的下降,这说明目前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程度不高,此方面有待于改善。

上一篇:同洲电子凭什么高利润? 下一篇:农网建设规划设计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