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物理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及实践

时间:2022-05-23 06:28:38

对大学物理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及实践

在考察现代大学物理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并实践军校物理教育的有效模式,为改革军校大学物理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实践参考。

大学物理创新教学有效模式大学物理是培养理工科各专业自然科学课程模块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它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现的科学思维方式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对现代学员知识构成、文化修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及未来的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长效作用。军校学员基础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教育转型对大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是丢掉既有优势,而是增加新的功能;不是弱化学员的科学素质和发展能力,而是强化基础素质的全面性和复合性。通过对学员物理教育改革的研究,突出构建具有军校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建立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教材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大学物理教学对象:(1)从数学基础看,经过上一学期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学员学习了极限、导数、微积分、矢量运算等必备的数学知识。多数学员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数学基础。(2)从物理基础看,因为各省高考物理考试标准不同,无法判断学员中学物理的掌握程度。从课前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员对物理学习很有兴趣,但也有个别同学认为学习物理很枯燥,是无奈之举,在授课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学物理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学员对基本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但是中学物理存在概念不系统、不严密的缺点,学员容易用中学学习的公式生搬硬套大学物理内容,另外学员容易忽视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的把握,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所需要达到的目标也有认识不足之处。

基于大学物理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学员的基本情况分析,在基础教育过程中,要解决军队对军校学员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要求,本人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调研和分析,对革新本科学员物理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科学构建学员物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客观分析学员的科学文化基础,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宽窄、深浅要求,本着“全面、够用”及“小范围,大幅度,点面结合,滚动推进”的原则,在不损害物理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重新对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进行规划,更新课程内容。

1.把物理教学内容分成核心内容+扩展内容两部分。适当降低知识的深度,合理扩展知识的广度;适当降低技能技巧训练,有效加强思想方法教育;既要注重科学教育功能,又要发挥人文教育功能;既要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又要为长远发展搭建平台。以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精神为主线,知识教学与方法教学并重,科学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中,我将教学内容分为A、B两类,A类是核心内容,构成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B类是扩展内容,它们常常是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同时,将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军事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开设了现代军事高新技术的物理基础选修专题内容。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努力做到知识聚焦、观点深化、有辐射性,能纵横联系,以点带面,实现基础知识的有效迁移。

2.把物理教学中的经典内容与现代内容相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渗透、关注学科前沿、突出军事特色。物理知识一直以“显式”体现在课程内容中,但其思想方法常以“隐式”蕴涵在课程内容中。因此物理学具有科学知识、思想方法和人文精神等多元价值。在物理教学中强调物理文化育人功能的实践。教学中注意提炼知识本质、揭示思想方法、展现创新过程、弘扬人文精神,给学员提供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启迪。我们本科物理组整编了具有军事特色的大学物理教材,把大量的军事相关的事例融入到定理定律的讲解,举例中,这样,既提高了学员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员有目的有意识的了解相关设备,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链接相关课程,实现融合渗透。充分发挥物理学知识结构的同化、迁移和再生功能,加强大学物理与相关课程(如与数学、计算机、英语、军事、人文等)的有机衔接、交融渗透。以大学物理教学为出发点,使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有效地迁移到其他学科教学,同时又将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合理地移植到物理教学之中,实现物理课程与相关课程的有机渗透,使物理学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得到不断地强化、深化。

二、加强推进物理课程学法及教学方法改革

开展素质教育有助于改善学员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有助于革除学员中的“轻理论学习,重体能训练;轻技能培养,轻素质养成”等不良思想,还可以在为学员满足任职需要打下持续发展基础的同时,也为终身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使得学习活动延伸到院校教育体系之外,让学员享用终身。学法改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优化学员思维品质,推行自主学习模式;二是探索英语教学新模式,增强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目前,这两种方法还在试行当中。

教学方法也包含了教学方法的现代化。除了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还涉及到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如引用国内外的好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做物理试验等等。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不少比较好的教学软件和新的智能教学工具,以及一些数学软件(如Matlab,Maple等),掌握研究和在教学中运用它们,对于教学和教学改革来讲,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在教学和研究的实践中,我曾经对于有些教学内容,如角动量守恒,我就用动画的形式给学员演示一下,这样既比黑板上画图省时间,又能更形象的将守恒的思想展现给学员。这种方式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讲清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历史渊源,调动学员主动学习精神,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的效率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积极改进学员物理课程考核方式

改革考试形式――改变学生考前“习惯”。目前学员物理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内容单一,使学员过于关注解题技巧,忽视知识的内化,不利于促进学员科学素质的养成。因此考核不应限于笔试,应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员平时学习成效与科学素质养成的考核力度,充分体现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我们物理组在教学中通过让学员参与撰写科技小论文、参加自主科技创新俱乐部,每年参加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等方式,考核学员物理学习掌握情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考试方式的改变,考试内容的调整,直接改变了以往一考定音的评价格局,从唯成绩论变成了综合考核。

四、结语

大学物理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极好课程,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法等方面进行的上述改革,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在新的教学理念中强调对学生开展自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深层次研究与实践,以此更好地发挥物理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培养目标而努力。《大学物理》创新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沿着不断创新的道路奋勇前进,努力为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涛光.物理学方法论[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1983.

[2]龚艳春,武文远,吴王杰.物理学与军事高新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个性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训... 下一篇:浅谈体检中心健康宣教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