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以心发现心

时间:2022-05-23 05:16:59

学期末,作为班主任老师既要组织学生复习好功课,还要写《学生素质报告册》上的学期寄语,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语文课上,我正在和孩子们一起赏读诗歌《生活是多么广阔》(小语人教11册,作者:何其芳):“去过极寻常的日子M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M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M去以心发现心。”

我问孩子们:“你用自己怎样的心去发现怎样的心?”

学生七嘴八舌:“用善良的心去发现善良的心”,“用真诚的心去发现真诚的心”。

我又问:“用善良就能发现善良吗?用真诚就能发现真诚吗?”

学生又回答:“老师,你说过的,当你微笑面对世界的时候,世界总会还你一个微笑。”

“老师,你还说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呵呵,孩子们居然把我说过的几句话都记在心中了,我不禁欣然。于是,我又问:“在生活中,你有这样的发现吗?”

学生纷纷发言,叙述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与感受。忽然,有一个学生发言:“老师,我还发现,每一学期你给我们的寄语中,我自己的好多事我都忘了,可你还记着。”

“真的吗?你说说看。”我不禁一乐,这个小家伙在去我的办公室时,看到了我正在挖空心思地给学生们写寄语。

“老师,我写的一首小诗《我的小路》我早都忘了,可您还记得。在寄语中您这样写道:‘一首小诗写出了你的才情,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我妈妈看了寄语后,才知道我写过这么一首小诗。妈妈很高兴,感谢您还记得它。”

我趁热打铁,继续问:“这个同学的优点,其他同学都发现了吗?”

“发现了,我还发现李某某同学打扫卫生总是不怕苦,不怕累,冲在前头。”

“我发现数学课代表何某某同学看到其他同学有困难,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

……

“好,同学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都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那么让你来给同学写寄语,怎么样?有信心完成吗?”我脱口而出。

“有!”孩子们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

看着孩子们发亮的眼睛,我像有了心灵感应一般,脑海中一个写寄语的方案清晰地浮现出来,实施方法不假思索地从我嘴里蹦了出来:“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评议《素质报告册》中的寄语,看看寄语的写作有什么特点?”

一会儿,孩子们归纳出寄语的写作特点是:对优点要放大,对弱点要委婉,语言要精炼优美。

“好,掌握了写作特点,现在在小组内由一个同学为主要发言人,其他同学,包括本人讨论补充,写出对这个同学的寄语。然后由老师再补充自己的发现,好吗?记住,老师再送你们大家一句话。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各个小组的孩子们围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专注地倾听着、热情地补充着、认真地书写着……他们是那样地神采飞扬,那样地积极投入。我也情不自禁,一头扎进一个小组和他们讨论起来。一会儿功夫,刘某同学的寄语就完成了:

“刘X同学:你聪明、大方、可爱,上课时总能发现你积极发言的小手,你朗诵文章时十分动情优美,在期中家长会上你的演讲绘声绘色,让大家一个个都心服口服。所以大家都叫你朗读大王、演讲能手。愿你在所有学科的学习中都能像在朗诵、演讲中一样,刻苦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好数学和英语,做一个文静优雅、学习上进、追求细致的孩子。”

一节课结束了,同学们写的寄语大多数完成了。我欣赏着这些灵动的、真诚的、独到的寄语,不禁心里欣然而又愧然,欣然的是孩子们写得很有真情,愧然的是孩子们发现了我没有发现的特点。

先读读写给一个作文水平高、但错别字比较多的女孩子的寄语吧:“杨XX同学:你聪明好学,乐于助人,有着开朗的性格。你的作文写得精彩,语句优美,楚楚动人。如果把文章比作一件衣服,那错别字就像衣服上的破洞,使这件衣服失去了原有的美。那么就请你把破洞补上,使衣服更加艳丽。然后再更加细致,你就会更加出色。”

再读读写给一个热情但学习比较困难的男孩子的寄语吧:“姜XX同学:虽然你的学习仍然比较吃力,但你非常努力,像一朵蓓蕾拼命地向着阳光进发。生活中的你,热情、开朗、热心相助的性格使同学们都很信赖你,你为我们全班同学们的生活增色不少。但是,在快乐时,仍然要结合学习,不能只偏向快乐。望你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做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

无需引用过多的寄语,无需发出更多的感慨,只需用欣赏的眼神看着孩子们一双双发亮的眼睛,那么多的眼睛里蕴含着的是发现别人的快乐和被别人发现的喜悦。是的,“去以心发现心”,就会陶冶更多美好的心灵,就会创造更多美好的生活,就会铭刻更多美好的记忆。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诚哉斯言。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石油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2009~广州市荔湾区育龄妇女死因分析 下一篇:生本理论下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如何指导互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