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施工

时间:2022-05-22 11:33:57

浅谈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施工

【摘 要】文章先是介绍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特点,接着介绍现场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最后提出施工的安全措施。对于施工人员安装供暖设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一、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特点

(1)舒适卫生。(2)高效节能。(3)节省空间。(4)使用安全。(5)节省费用。(6)保温隔音。(7)热稳定性好。(8)适用范围广。

二、现场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1)施工工艺流程。检查作业楼层面-边界保温带铺设-分/集水器安装-绝热层和反射膜铺设-地暖管铺设固定及与分/集水器的连接-设置伸缩缝及伸缩套管-混凝土填充层浇筑前进行试压-带压回填混凝土-立(干)管清洗-系统试压验收-系统试热。(2)操作要点。一是施工现场应具备的条件。施工前要求楼面结构层平整,不平度超过10 mm要用1:2的水泥砂浆找平;表面的砂石碎块、杂物要打扫干净。施工前其他管线如给水、排水的管道,电线管应全部施工完毕。地漏、出水口等部位安放的临时堵头要保护好,以防落入杂物,造成堵塞。二是铺设隔热板。结构找平层上,聚苯乙烯板满铺,不得架空,铺设时聚苯乙烯保温板应切割整齐,要保证铝箔表面的尺寸方格线左右对齐,接缝紧密,缝隙大的部位要用小块的聚苯乙烯板填满后用铝箔胶带封口,连接处应用胶带进行粘结。三是加热盘管的安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加热盘管布管方式有旋转型、直列型、往复型三种,一般以旋转型为主。在施工过程中,要用专用工具断管,管口要保证齐平,断面应垂直于管轴线。管子铺设区域应清理平整、干净。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穿软底鞋,以免损伤管子。管路走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管间距误差应小于10mm,固定间距直线段为0.4m~0.6m,弯曲段为0.2m~0.3m,弯曲半径不得小于8倍管径。卡钉必须是塑料制品,要卡紧管子,不得有松动。加热管和热媒集配装置连接处的管道或管间距不大于100mm时,要加柔性塑料波纹管套管。在热媒集配器及加热管密集处,塑料波纹管长度不应小于l000m,以减小混凝土垫层膨胀。四是钢丝网的铺设。在以往的工程中,没有铺设钢丝网的经常出现混凝土垫层严重开裂。因此除在盘管下铺设钢丝网固定盘管外,还应在盘管(PEX管)上铺设一层钢丝网,钢丝网采用搭接,用铁丝扎带绑扎连接成片。钢丝网要铺设平整、均匀。所用钢丝网的钢丝直径为1mm,网孔尺寸为50mm×50mm。五是膨胀缝施工。应沿墙壁四周、门口设置膨胀缝,宽20mm,高度应与回填地面找平层齐平。膨胀缝应连续、不得间断,拐弯处需断开。另外室内供暖地板面积超过302或长边超过6m时也应设置膨胀缝,一般选用20m的聚苯乙烯板。六是一次试压。加热管敷设完检查无误后进行水压试验,试压时进入管内的水必须清洁。试验压力为0.8MPa,稳压1h后再补压至规定压力值。15min内的压力降不得大于0.05MPa,而且不得有渗漏,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即浇筑填充层。七是豆石混凝土浇筑。浇筑豆石混凝土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工具压伤加热管,严禁重型施工机械进场,不允许用机械振捣,回填过程中不得使用铁锹等锐器,捣混凝土时,宜用木棒、木铲拍实到返浆为止。塑料管材在自然条件下虽然膨胀量比较大,但膨胀力较小。暗埋在墙壁、楼板等处的管道产生的膨胀能被建筑材料约束,因而不需要补偿。为使膨胀力降到最小,浇筑混凝土时要在管道带压的状态下进行。待管道在混凝土内完全定位后,冲入热水时管道膨胀量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在填充层做好后,系统保持不小于0.4MPa的压力,不少于48h(常温)才能卸压。严格控制豆石混凝土表面标高及平整度,回填层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超过5mm。混凝土强度达到60%以前封闭现场,以免损坏管材。填充层不应有明显的裂纹和空鼓等现象,裂纹宽度不大于2mm,且每平方米内裂纹总长度不大于2m。对混凝土层和聚苯乙烯板隔热层的承重试验表明,聚苯乙烯板与混凝土层的变形受楼板变形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要求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15,加热管上的混凝土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八是热媒集配器安装。将热媒集配装置专用箱安装子墙上,墙面需事先做抹灰处理,箱门应与墙面齐平。热媒集配器固定在箱体内,配水装置(分水器)中心距地面500mm,集水装置(集水器)中心距地面300mm。热媒集配装置水平坐标偏差不超过±10mm,热媒集配器安装应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PEX管与热媒集配器采用铜件连接。九是二次试压及冲洗。豆石混凝土养护完毕后,应对管道进行二次试压,试压要求与第一次相同。冲洗流速不小于2m/s,直至出水与进水颜色、透明度一致。

三、安全措施

(1)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2)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进场,现场严禁吸烟。(4)作业人员不得朝楼下抛扔材料、工具、废弃物等。(5)使用中小型电动工具,必须有防电保护措施。(6)随时清理现场,做到活完场清,消除安全、消防隐患,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7)现场消防临时设施,不得随意拆卸、移动。(8)保温材料、粘结剂、防锈漆等易燃物品必须单独存放,并且要远离火源、热源、电源,室内严禁明火。

上一篇:探析信号发生器频率示值误差测量的评定 下一篇:关于地质构造带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