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打开低段写话训练的另一扇窗

时间:2022-05-22 09:48:20

周记――打开低段写话训练的另一扇窗

摘要:低年级是写话的起步阶段,能否成功迈开写话的第一步对于儿童今后的写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兴趣是这个阶段影响孩子写话的关键。以记周记的方式,记录日常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开始低段写话的训练,把握好三关:①选材自由,求真求趣;②精批细改,激赏为主;③评点中肯,关注差异,有利于培养与保持孩子对写话的兴趣。

关键词:低段写话;兴趣;周记;求真求趣;激赏为主;关注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1-0125-02

低年级是写话的起步阶段,能否成功迈开写话的第一步对于儿童今后的写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兴趣是这个阶段影响孩子写话的关键。那么,兴趣从何而来?又该如何保持呢?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阶段目标里关于写话的第一条这样写着:“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孩子是灵动的生命个体,他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对自己接触的人与事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写他们自己真实的生活他们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的做法是让孩子写周记,记录日常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以记周记的方式开始低段写话的训练。在进行周记训练时,我主要把好以下三关,从而较好地培养与保持了孩子对写话的兴趣。

一、选材自由,求真求趣

以往的低段写话训练以看图写话为主,内容与形式较单一,孩子写出来容易雷同,缺乏新意。而且,并不是所有图画的内容孩子都曾体验过,如野炊,植树,扶盲人伯伯过马路,老师到患病孩子的家里帮其补课等。遇上这类题目怎么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孩子只能凭想象杜撰,或是套用少数有相关体验的孩子的描述,或是在家长手口相传的帮助下才能勉强完成任务。这样的写话怎能激起孩子的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表现在写话上也是如此。

因此,写周记首先要创设宽松的氛围,不统一“命题”,内容由孩子自主选择,只要是发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能体现自己真实情感的内容即可。

如此一放开,孩子的思想解放了,兴致来了。翻开孩子们的周记本,你会发现内容五花八门,有对考试的担忧,获得表扬或好成绩的喜悦,挨批或考砸了的懊恼,与小伙伴追逐嬉戏、吵嘴争执,体育课学会了跳绳,美术课学会了做手工、剪纸,作值日等反映校园生活的内容。关于家庭生活的内容更是丰富,逛公园、游乐场、书城,买新衣、文具、零食,种豆子,养小盆栽,过生日,学干家务活,如洗红领巾、袜子,扫地,提水,学包饺子、春卷……这些内容真实有趣,让我离孩子的心近了。有时,它们也似一面镜子,折射出教师教育教学中的某些疏忽与不足,引发我的反思,及时地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做适当的调整,以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当然,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纪小,对生活的感悟力有限,对周围发生的人与事的洞察力还不是十分敏锐。此时,教师的指导与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看似平常,但是,寻常中也会出现一些有意思的小插曲,如:不期而至的雷阵雨,威力无边的大风,雨后如洗的碧空,绚丽缤纷的彩虹,艳丽似火的木棉花,芬芳醉人的玉兰,返青的草芽儿,如雪般飘飞的木棉絮,小伙伴别致的服饰,上课时不请自来的“旁听生”――小蝴蝶与小蜜蜂等等。这些小插曲就是孩子写话的好素材,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巧妙穿针引线,引导孩子去观察,去体验,去交流,去探索,从而让他们感悟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以变成自己笔下的文字,作文就是写自己身边的趣事,作文就是写自己的感受,作文一点也不难,作文很好玩。只要拥有敏锐的心灵,就能发现它。这种不露痕迹的指导,让孩子趣味盎然,又无丝毫压力。

二、精批细改,激赏为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广大教师:“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面对低年级孩子写下的稚嫩话语,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提出来?我比较赞同对孩子习作中存在的问题适度地“视而不见”这样的观点,特别是写作技巧方面的一些问题。教师要拿上一面放大镜小心地寻找其中的闪光点,在精彩的语句下多画一些波浪线,相机附上一些简单易懂而又极富鼓励性的评语,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赞赏与肯定,这对于呵护儿童的写话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孩子会从中体验到写话的快乐,产生写话的成就感,建立写话的自信,这些感受是孩子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之源。

学生习作,犹如娃娃学步。小娃娃正是在爸爸妈妈一次次热情洋溢的鼓励与不厌其烦的扶助下,克服摔跤的恐惧,纠正不良的姿势,体验行走的快乐,才越走越好的。因此,孩子初学写话,在赞赏与肯定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对他们语言的规范要求。孩子正处于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习作里的错别字、病句一定要帮他们指出来。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尚小,所学有限,必要时,教师还应提供规范的样本以便孩子参照、修改。当然,教师的精批细改还应关注到儿童的年龄特点,要多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量、判断,千万别把儿童习作里闪动的灵气、童真、童趣给改没了。

三、评点中肯,关注差异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属性是想得到别人的赞赏。”比尔・盖茨的母亲在答记者问中也曾肯定地说:“我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赏识。”孩子所处的年级越低,越重视师长所给予的鼓励与赞赏。鼓励与赞赏带给孩子成功的快乐体验,同时让他们保持了写话的兴趣,有了前进的动力。因此,周记的点评应以表扬、肯定为主。讲评时,由教师范读孩子的习作,读到精彩处不吝赞美,鼓励同学可以照样试试。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了老师与同学的尊重与赏识,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嘉奖。教师在选择作为范例的习作时,应注意面广一些,量多一些;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某个精彩的段落或句子,有时甚至可以仅仅是用得贴切的某个词。如此一来,可以使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习作的快乐。这对于克服孩子惯有的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十分有效,可以让孩子在今后写话时卸下“包袱”,轻松上阵。

其次,点评要中肯,最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是重点,力求面面俱到,结果反而没了重点。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同次习作中孩子们出现得相对较为集中的问题作为普遍性问题,确定其为该次讲评的重点,评点才会高效。例如,刚开始写周记时,尽管不限内容,写话有很高的自由度,但大多数学生感到茫然,有些不知所措。毕竟,万事开头难。孩子们不知道哪些事值得写,该如何表达。针对这一问题,讲评时,我主要抓住以下两方面来引导:

1.选择学习同伴中写不同内容的周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周记的材料可从哪些方面来选择;

2.选择学习同伴中写同一题材的周记读给学生听,告诉学生同样这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想法、感受、表达方法。只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就对了。

第三,点评要关注学生能力、层次的差异。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在评点时尽量都要顾及。针对不同层次,寻找不同的闪光点加以表扬,肯定成绩,指出今后努力方向,鼓励再接再厉。如:好学生的习作可肯定其表达优美流畅,适当渗透些写作技巧的指导,鼓励他们试着叙事有详有略;中等生的习作可肯定其表达通顺,条理清楚,鼓励他们试着把话说得有趣、生动;能力较差的学生的习作首先要肯定其学习态度,其次希望他们能尝试把话说清楚,有一定的条理。

另外,低年级孩子的写话训练,笔者认为写作技巧的指导不占主导地位,但评点时适当穿插,适时渗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往后的习作是很好的铺垫。

通过写周记,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思考感悟,获得认识,捕捉创作的契机,激发孩子的写作动机,激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在这个基础上再适当作一些方法的点拨,学生就能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需要而写,会去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相信的和想说的话。

作文就是这样简单啊,让孩子享受生活,并愉快地表达,作文的兴趣也就如春天里的花朵,自然而然地开放了。

上一篇:经典――把孩子引进作文的殿堂 下一篇:让习作教学“酒逢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