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点

时间:2022-05-22 10:21:51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点

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求知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的过程。下面就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要点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全面准确把握教材,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

2、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一场景离本节课堂教学过去的时间太长了,对学生而言感受不鲜明。于是我们结合前两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同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通过学生课前准备的时间知识,进行课堂交流,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更丰富,并具有时代特色和亲身经历性。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优质、更加客观,更贴近于学生生活。

二、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预判课堂意外

要想通过40分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找准课堂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因为现在的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要多,有时可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因此教师事先想好的教学起点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教学起点。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把握好教学的真正起点。与此同时课堂教学又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动态过程,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情感、态度,因此,课堂上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事件”。这样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把上课看作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应该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每个环节设计多个具体方案,以便应付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

三、制定明确教学目标,使之渗透每个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最终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在设计《秒的认识》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

1.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种=60秒,体会1秒,了解1秒的价值;

2.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通过看一看、说 一说、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问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四、丰富活跃课堂教学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作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首选形式。当教学目标确立后,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来达到目标,选择有效的学习活动一定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最好效果。在《秒的认识》一课中,设计教学时,要在关键的地方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了解学生对秒的知识掌握的情况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小组内的学交流,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交流。也能在学生明白秒针走l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后,让小组内的学生轮流出题,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秒针走1圈是60秒的知识点,进而推出1分=60秒。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已创设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突破教学的一一个重点:时间单位的换算。

五、反复推敲教学过程,探索出合理的教学顺序

教师的教学按照什么样的步骤进行,这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进行学习,从一个知识层向另一个知识层提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通过听秒针走动的声音和观察钟面,先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再观看神舟六号的发射来感受秒、交流秒的知识,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知道自己对旧知识的掌握和对新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有序地接受新知识,进一步探索自己的未知空间。

六、合理安排、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拓宽探究空间

练习使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生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练习时,不仅能掌握准确课堂教学知识,而且能够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只要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功能,在设计练习时应注意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注意题型搭配,还应强化习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因为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克服厌倦心理,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而开放性的练习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的改革,使我们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转变观念,勤于动脑筋、多想办法,从了解学生的情况出发,着眼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提升,从教学设计做起,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教材、深刻合理理解教材、使用教材,以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综述 下一篇:针对婚姻法中财产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