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分析

时间:2022-05-22 08:49:42

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分析

摘 要: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风险以及获取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重要手段。但是,联盟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其发展。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分析了企业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因素,并指出维持联盟间的动态互依平衡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实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战略联盟;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

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长期战略协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合作与竞争并存,成员企业保持其独立性,联盟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合作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但是,战略联盟是一种不稳定的合作模式,这种不稳定性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发展。本文对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持战略联盟稳定性的一些建议,促进战略联盟的发展。

1 战略联盟不稳定性因素

现有的研究大都从单一角度考虑联盟不稳定性的成因,如交易成本说、博弈论、资源理论等,其中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视角。本文对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框架进行整合,分析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

(一)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联盟不稳定性分析

Hennart认为,战略联盟是在市场交易失灵和直接投资成本太高这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时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机会主义行为源于信息不对称,此时价值和成本只能由交易双方彼此察觉到,双方都愿意为了在交易中获得更多利益而冒可能放弃交易的风险。

(二)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联盟不稳定性分析

资源依赖理论强调组织为了生存需要资源,因而组织必须与它所依赖的环境中的因素互动,这些因素通常包含其他组织,联盟意味着企业意欲减少对环境的依赖,增加对伙伴关系的依赖。在联盟形成的过程中,企业通常会寻找拥有自己所需要资源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三)交易费用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的整合

当战略联盟成员之间资源互补程度高时,成员之间的伙伴依赖程度也较高,联盟能够实现资源的整合,一个企业的产出就会成为另外一个企业的投入。即当企业间的资源互补性大时,企业之间倾向于合作而不是竞争。而当企业间资源互补程度较低时,企业相似度较高,企业能够协调生产。因而,根据资源依赖理论,资源互补可以降低机会主义行为,而资源相似度较低又可能导致无效的监督不利于控制机会主义行为,资源互补与机会主义行为存在非线性关系,即资源互补与机会主义是一种倒U型关系。

2 如何实现战略联盟的动态稳定

随着外部环境以及联盟成员之间利益变化,合作与竞争并存是必然的。战略联盟需要在变化的环境中求稳定,实现价值创造。本文认为,维持战略联盟间的动态互依平衡是其创造价值的源泉。

(一)寻求资源互补的联盟伙伴

企业必须寻求合适的对象结成战略联盟。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企业与其联盟伙伴的双向依赖对联盟的形成和维持至关重要。因此,要实现联盟的动态稳定,使联盟取得成功的关键途径是选择能够有效实现资源互补的联盟伙伴,保持合作伙伴间的依赖和平衡。

(二)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战略联盟的目标

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战略联盟的目标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但是企业面对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拥有的资源能力、战略目标以及联盟成员之间的力量对比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应该随时关注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并据此不断地调整联盟成员之间的关系、战略联盟的目标,以期实现战略联盟的动态稳定。

(三)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建立有效的监督

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当战略联盟成员相似程度较高,联盟中信息流动自由、公开透明,有助于减少各成员之间的猜疑和担心,增加联盟之间相互依赖和信任。有效的监督也能减少联盟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完善战略联盟内部的监督控制体系,成立相关的部门,形成联盟成员之间相互制衡的约束体系。

3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分析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因素。同时,从机会主义和资源互补二者共同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其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战略联盟动态稳定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实现战略联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但是本文的研究仅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实践指导中操作性不强,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徐二明,徐凯.资源互补对机会主义和战略联盟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12(1).

[2]张光曦.战略联盟不稳定成因分析与演化方向预测--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8).

[3]高杲,徐飞.战略联盟的不完全性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0(6).

[4]陈菲琼,范良聪.基于合作与竞争的战略联盟稳定性分析[J].管理世界,2007(7).

上一篇:保定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浅谈机械加工中的表面质量和精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