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差点教育理念来指导初中物理教学

时间:2022-05-22 01:10:48

如何利用差点教育理念来指导初中物理教学

【摘要】差点教育理念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其次,提倡平等、宽容的人文精神与师生互动;最后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采取理性的科学教育方法。差点教育的最大优点就是他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仅仅适用于小学语文学科领域,还适用于中小学多学科领域。

【关键词】差点教育 实用性 初中物理 个体差异上的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47-01

差点教育理念,是吉林省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黄宝国书记于2013年4月首次提出的。他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人的个性差异。差点教育的最大优点就是他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仅仅适用于小学语文学科领域,还适用于中小学多学科领域。

实施差点教育过程中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差点。充分研究学生的优缺点,发扬其优点亮点,弥补其缺点的不足。从这两方面入手,课堂效果明显提高。

一、原有基础知识上的差异上的有效指导

在我教过的一界学生中有这样一件事让我记忆优新,那是我半路接的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对他们的基础我不甚了解,其中四班有一个叫王超的学生一直是学年的前几名,各科成绩都在前茅。但再一次模拟考中他的物理成绩却很低,我有些不太相信这个成绩,但事实就是如此,于是我把他的试卷拿来进行分析查找,终于找到了他成绩的差点就在于他的密度相关知识没有掌握好,导致了浮力、压强的相关问题都错了。找到了这个知识相互联系的差点,我给他进行了指导,让他先对密度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加强,在随后的考试中相关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成绩迅速回升。后来他掌握这种通过问题查找原有知识差点的方法,使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收益甚佳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大学。

二、学生空间立体感上的认知差异

在九年级物理中电与磁的学习中对通过螺线管的绕制问题解答时,有一部分学生在画图时无从下笔,并且不知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绕制方向。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学生没有空间立体感,出现了空间立体感上的差点。为了打破这种差异我制作有立体感的教具让学生观察体会后再画图就明显好转,图形和习题的解答都得到提高。

三、学科知识上的转化上的差异

初中物理中机械运动中路程、速度、时间的计算问题很多同学就一节数学题的方法来解答,例如:一列长200米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千米长的大桥所用时间是100秒,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班级中有7名学生是这样解的(1800+200)/100=20这是在用数学计算解答物理问题,他们在思维方法上出现差点,这类问题英爱运用物理思维的方法分析后,还要按照物理解答的方法去解题,才能使你的计算具有物理意义。教师在给与示范的解答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物理解答问题与数学解题从思维方式到解题步骤的不同,从而才能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这既是学生对于解决物理问题还停留在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同时也是思维方法上的差异。

四、学生共性方面的差异的有效指导

(一)巧用数学方法解凸透镜成像问题

在八年级物理中的凸透镜成像中有这样一类问题判断凸透镜焦距可能范围。例如:某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厘米处事,在光屏上得到烛焰一个缩小的像,当烛焰距凸透镜9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多少?有很多同学不会进行计算,无法找到。我不知道原因所在,于是我就在班级中找到那些做错的同学,询问他们是怎样思考和解答这个问题的,听了他们的叙述,我终于找到了,他们的差点就在于不会巧用数学法解凸透镜成像问题。于是我帮助同学们分析指导可根据凸透镜成像条件来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或判定成像特点属于比较难的一类光学题,因为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焦距这三者关系中存在一个范围大小关系,解答这类问题可以巧借数学中的解不等式的方法,将物理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研究不仅可以将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概念理解的差异

例如:某人从甲地到乙地,他以1.5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后,改用2.5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求他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此题学生在解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解为v=(v1+v2)/2=(1.5m/s+2.5m/s)/2=2m/s,产生错误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将平均速度误认为是速度的平均数,对此概念的理解上的差点,我采用课上重点辨析误点,是学生从根本上得到认识。

物理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门比较难学的学科。学生的两极分化,一直是困扰物理教师的难题。运用差点教育的理念来指导教学,不仅有效的遏制了两极分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宝国.差点教育理念的生成与发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4).

上一篇:浅析高职体育教改对终身体育的研究 下一篇:内科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的病案教学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