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父母就让他们在一起

时间:2022-05-21 06:42:50

爱父母就让他们在一起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年轻夫妇为了生存不得不双双打拼,而老年人为子女甘当“保姆”带孩子,也成了寻常事。老年人带孩子的好处自然不少,但由此而引发的老年夫妻分居,以及因分居而出现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值得人们关注。

故事一:三年分居,团聚不到一个月

张婆婆家在山东农村,来郑州给大儿子照顾孩子。一晃3年多了,张婆婆才基本适应了城里的生活。张婆婆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接送孙子、做家务,相对家乡繁重的农活,应该算在享福。有时回老家,乡亲们总是如此打趣她。其实,张婆婆有一肚子的苦水,因为老伴留在老家给小女儿带孩子,一辈子没分开过的老两口,如今成了现代版的“牛郎织女”。这3年来,老两口每年只在春节时见一次面,团聚的时间不到1个月。

故事二:老伴独居,旧疾频发令人揪心

李婆婆两年前来郑州照看孙女,本来一切都好,而最近发生的事情让她不知该如何处理。在老家的儿子打电话催她赶紧回去,因为独居的老伴患了心脏病,需要人照顾。医生说了,这类患者容易夜间发生心肌梗死,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老伴需要专人贴身照顾,但自己回去了,孙女谁来带呢?怎么向儿子和媳妇开口呢?一想到这些,李婆婆彻夜难眠。

天伦之乐替代不了相濡以沫

老年夫妻“牛郎织女”式的分居生活,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白头偕老是婚姻的理想结局,然而因为照料孙子等原因,迫使老年夫妻晚年分居,相当于毁了他俩相濡以沫几十年的暖巢,仿佛是棒打一对老鸳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晚年生活极为不利。

两地相隔剥夺了。情感交流

天伦之乐,并不能完全替代老年夫妻相濡以沫的陪伴之情。“少年夫妻老来伴”,几十年的老夫妻,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白天“男耕女织”,夜晚同床共眠,互诉衷肠,分享心事,一切的烦忧、懊恼都会在爱的交流中烟消云散。老年人若长期分居,易产生孤独感、寂寞感,可能会出现抑郁、烦躁等情绪,久而久之,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身心疾病。

老来相伴更有安全感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伴侣陪伴的老年人,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也更加乐观开朗,耐受挫折的能力显著强于独身老人。由于老年人与社会有意或无意的“隔离”“疏远”,老年人容易产生失落感,有心里话更愿意对老伴说。然而,长期的两地分居,缺失老伴间的情感慰藉,会导致老年人性格乖戾,也会影响到老年夫妻的感情。

分居不利于健康监护

老年夫妻相互之间进行健康监护,有利于维护身体健康。许多危急重症如脑溢血、心肌梗死等,在夜间休息状态下发病屡见不鲜,若及时救治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因此,老年夫妻是对方的最好监护人,特别是夜间的健康监护更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

爱父母,就让他们在一起

作为子女,一定要做到换位思考,创造条件不让父母晚年分居,并且利用各种机会多与父母沟通。

常给父母放“探亲假”

老年人比年轻人更需要伴侣的支持。作为子女,如果要求父母帮助照顾孩子,最好创造条件让父母一起过来居住。如果房屋紧张,可以给老两口租套房住;如果父母有一方没时间过来,那就不妨找个保姆。实在没有条件的,也应给父母创造条件“煲电话粥”,同时定期给独身前来带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放“探亲假”,让父母团聚。

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

老年人离开原居住地来带孙儿,失去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群体,会感到寂寞和孤独,这就是他们所说的“住不惯”。子女应多关心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管自已有多忙多累,也应经常陪陪父母,与父母多交流;给父母创造与社会沟通的机会,如走亲访友、逛超市、逛公园等,让他们熟悉周围的环境和人;同时,每周应给父母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

上一篇:透视儿童治疗输液过度现象 下一篇:放弃之美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