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育孩子要不得

时间:2022-05-21 03:08:29

这样教育孩子要不得

父亲为孩子学习着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已经不仅仅是教育方法不当,更涉嫌虐待儿童和侮辱人格。到头来,非但起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人格发育。

在我国,体罚孩子并非个例,而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中国政法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被家长体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传统的家长制社会,使得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自己管教孩子天经地义,同时,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之下出孝子”等思想根深蒂固,让许多父母觉得体罚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完全没有意识到是在虐待孩子。

体罚使孩子的自尊心严重挫伤,导致孩子产生对立情绪,越罚越皮;或是慑于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形成“两面”性格;甚至思想绝望,走向极端,报复父母。体罚还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神经过度紧张,轻则胆小怕事、唯唯诺诺,重则丧失信心,变得性格懦弱。体罚孩子同时也让家长威信扫地,让孩子鄙视家长“无能”、“粗野”。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应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对于广大家长来说,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孩子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去看待,积极沟通,主动交流,循循善诱,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教育孩子。对于法治社会来说,则应该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对体罚孩子的行为予以惩戒,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尽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对于体罚孩子的父母往往以教育为主,起不到惩戒的作用。同时,《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虐待罪,又仅限于一些严重暴力行为产生的身心伤害,像体罚等较轻的虐童行为并不包含在内。本案中,在有关部门和社区民警的协调下,该女孩家长表示已知错,并承诺类似事件不会再发生。但狠心“狼爸”是否真的痛改前非,小女孩能不能真正远离体罚,我们还不免有些担忧。

对于虐待儿童,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责任、监管或权力关系下,对儿童的健康、生存、发展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包括一切形式的身体和(或)情感虐待、待、忽视、经济的或其他形式的剥削。因此,我们对于体罚孩子的法律介入,也亟待拓展外延。一切体罚和虐待行为,即使没有造成显性伤害的,都应纳入法律管束范围,视情节给予相应的惩戒,从而使得广大家长学会尊重孩子,摒弃体罚陋习。

上一篇:培养孩子好习惯先改变自己 下一篇:慎用有条件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