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05-21 02:40:51

浅谈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摘要】 在高职院校美术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多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思维能力和发展的眼光等综合素质,使更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顺利转化为合格的美术人才。

【关键词】 美术教学;综合素质培养

前言: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受教育而具备顺利从事实践活动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具体归结为,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等等。这些即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个高职学生毕业后,带着自己美好的梦想和远大抱负步入工作岗位,将不同程度地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诸如,生活的困难,人际关系的协调,参考资料、电教设备不足以及当地领导的重视程度等等。这时,个人理想与实际环境之间产生落差是在所难免的。在这人生的转折和起步阶段,是否能将自己由一个学生顺利转化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关键在于内在因素发展的质量。

对于教育者来说,通过传授和学习的活动把外在影响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质,这一过程是长期的、坚苦的。要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尤其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我在美术教学中具体的作法是:

一、实践课中坚持低起点的原则,不贪多,求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美术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需要眼、手、脑的协调,通过感知的作用,来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对于不同的学生总是有不同的难度,本人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例如: 绘画、手工制作等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多采用低起点的原则,尤其照顾到最差的学生,制定出本课的最低标准,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标准,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对缺少信心的学生给予足够的指导和鼓励;对缺乏耐心的学生说服他去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求他们独立地完成一件合格的作品。当学生几经“磨难”完成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之后,才会深刻体验成功的乐趣。曾有学生深有感触地对我说;“老师,这么难的东西我都画成了,再没有我做不成的事了。”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克服了知难而退的思想,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信心,主动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这一过程的训练为他们将来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欣赏课中,提高学生的现代审美意识,使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认知社会

“审美”的时代特征是非常显著的。达芬奇时代,绘画注重科学性和理性,而现代艺术作品则着重表现个性和情感。二十世纪初,法国的人们还在看重古典美,崇尚优美的人体造型、庄重和谐的色彩,这使凡高的艺术生崖充满坎坷。而到二十世纪中期,人们却开始品味艺术的“个性”,凡高作品强烈的色彩,扭曲多变的线条令人痴狂,每件作品的价格被炒到天文数字。中国美术史上,魏晋时期的“秀骨清像”:盛唐时期的“饱满丰腴”;两宋时期的“轻赢示病”,这些特征作为时代的烙印沉淀于每一件同时期的作品中。绘画、建筑、雕塑、手工艺品无不体现时代的风貌。那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饮食到家庭居室的布置进行讨论,每个人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展现美的形式。最后得出结论“追求个性,不断的完善自我”则是现代人的审美追求。作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不失时机地借题发挥,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发学生思考;诸如:将来你会是一位什么风格的美术人才?你认为你的“自我人格”是什么样的?怎样完善自己?甚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问题都可以用时展的观点去品评。经过这样的引导和讲座学生对这些朦胧的问题有了一个表性的认识,他们的思考意识加强了,鉴赏水平提高了,创造美的积极主动性会更好的发挥出来。

三、通过课外活动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与学生最接近的环境莫过于教学环境,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无论对于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情绪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整洁美好的教学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熏染,增添对生活的情趣,人们称环境为“潜在的课程”“无声之师”。席勒说:“真正美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一方面跟理想一致。”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布置教室,美化校园,即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又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愿望得以体现。在美术课中学到的知识,通过课外活动的途径,应用于教室布置、板报设计、设立图书角、美术作品展等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设计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动手能力。为将来胜任各种各样的美术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美术作业的讲评中,采取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首先,运用等级评分方法,每次评出几个班级的整体成绩,再评出个人的作业等级。优秀的作业在班级展示并指出优点,公布姓名:不及格的作业在展示的同时指出缺点,但不公布姓名。当某个班级的作业被评为“优”时,学生会自动暴发出掌声,而作业不认真的学生会自觉改之。另外,组织学生到野外写生,在自然界中发现美,描绘美,在大自然的亲切礼遇下享受心旷神怡的境界,这种陶冶在教室内是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的。既然美术课有足够的写生课时,何不让同学们“潇洒一回”。在校外,同学们会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共同研究写生技巧,愉快合作。每次写生或郊游之后,同学之间会更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班级会多一分凝聚力。所以说课外活动在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加强团结合作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结束语

以上是我在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心理素质及道德素质教育的一点体会,对于素质教育观念已深人心的今天,我们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去挖掘素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为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晓霞.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培养[J]西北师范大学.2002,05,12.

[2]张永龙.通过基础美术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04,20.

[3]唐仁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综合素质多重视角评价研究[J]中南大学2009,06,01.

作者简介:姚川,男,(1978-),本科学历,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教育

上一篇:平面构图对摄影构图的借鉴 下一篇: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