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5-21 12:35:40

中学体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体育课程对学生来讲是特别的重要,尤其是对中学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发育的时期,不仅需要知识的补充,更需要身体上的补充、因此,中学要将体育教学重视起来,彻底改掉传统的体育教学问题。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18-1.5

长期以来,中学体育教学都不被重视,体育课水远都是文化基础课的牺牲品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智力、文化知识,而且包括身体素质因此,应该彻底改变传统观点,确保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并且也要根据其他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改革。

一、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分注重升学率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学的教师和领导都比较重视升学率,进而体育课往往就成了他们的牺牲品,导致体育计划经常被过分注重升学率搞的无法按时进行现实中有很多学校虽然在课表上安排了体育课,但是暗地里已经用其他课替代了有些毕业班直接就把体育课取消掉,让学生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考试上,由于学校过分重视升学率,严重忽略了体育课的存在和意义,进而也导致部分体育教师产生消极的教学情绪,自己也认为自己的课没有什么用处,即使是在上课,也主要让学生自己玩,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

准备活动太过单一。中学体育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基本上都是先让学生跑个一两圈,形式上做几个手上的动作这样的课前准备活动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而且也让学生觉得只是了解过程而已,没有任何意义,学生也就忽略了课前的这些准备工作,增加了课上的风险性。

体育课考试标准太过单一。一直以来,针对体育课的考核都是以学生的实际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以统一的标准进行教学评价,既缺乏相应的激励性又缺乏公平性对于统一的体育考试标准,先天素质好的学生即使不用很多的锻炼也能取得好成绩,慢慢的也就使这部分学生失去了锻炼的积极性对于先天素质不好的学生来说,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下,他们跟不上教学的进度,最后的考核成绩也不理想,部分学生的身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因此,他们慢慢的也失去了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传统单一的考试标准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二、解决中学体育教学问题的主要措施

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课堂人际关系主要就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课堂人际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与败,也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与低一个班集体如果人际关系民主、融洽,那么它所洋溢的气氛也一定是和谐友爱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一定要控制适度,既不过于热烈,也不过于紧张,更不过于松驰因为情绪过于热烈往往会偏离教学目标,情绪过于紧张往往会造成过度焦虑,情绪过于松驰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腻厌和乏味,所以教师一旦进入教学课堂,就必须进行自我调整,尽力地摆脱一切不良情绪的笼罩,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角色在课堂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最重要的,它所起的作用十分关键,而且它所起的主导作用是其他任何的人际关系都不可替代的如果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感情深厚,那么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就会更加融洽,信息反馈就会更加通畅,共鸣效应就会更易产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生生关系。

精心设计体育课堂。中学生这个年龄段拥有充沛的精力,喜欢挑战,运动能力也比较强,但是自制力差,不喜欢长时间练习一个项目,尤其是男同学表现得更为明显基于这种情况,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设计适合学生的体育课堂:(1)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学生学习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予以适当的指导,并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充分地被调动起来,从而乐学而对那些学生不太喜欢的知识,要及时予以引导和说明,并及时调整方法,尽可能地增强知识的趣味性。(2)结合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从而进一步通过活动来巩固知识使学生在实战中体验了知识,体验了快乐,同时也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3)体育教师也要充分把握体育课外活动课、体育节、运动会这些学生关注的体育时间,通过有效的设计,合理的安排,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团队意识,增强对体育活动的理性的认知,并树立终身的体育观。

重视分层教学。中学体育教学也需要因人而异,需要分层教学的引入学生因个人体质、身高等因素不同,教师要根据这些不同的个人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即进行分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为了缩小这些差异或者教学不会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而受到影响,体育教师要采取分层次教学,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分层次教学法是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例如,学众健身操一级动作时候,协调性差的同学会有挫败感,这时我们把这些基础差的学生组织起来,单独教学,一点点来而协调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在旁边指导,这样就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此外,结合学习目的教育,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巧布疑阵,利于理解,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这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一开始上课就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精力集中,课堂效果必然提高。

避免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失。我们从一些媒体报道的学校体育教学中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的发生中应该提高警惕、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违背了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其本身就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大运动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运动损伤;不论运动技术水平如何,只要进行体育锻炼时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损伤不是不可能的,对运动损伤来说,防重于治。因此,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常抓不懈,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掌握动作要领。体育运动是体力和技术的统一,光凭健硕的体力不会取得好的运动效果。如果不掌握动作要领,技术动作错误,违反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力学原理,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比如长跑运动中,要注意“同呼同吸、长呼长吸”,一般情况下,学生们适合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如果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会力不从心,很难坚持下来,也会对心脏、肌肉产生伤害。同时,在长跑结束后,要过20分钟才能适当喝水,但要注意饮水,不可饮食,以免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而对身体造成危害。

检查体育场地、器材,学生着装要符合安全要求。

体育教学之前,要清理体育场地,以免在运动中出现障碍,发生意外事故;检查所用的体育器材是否完好、女全,提前向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险性,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伤害事故发生;规定学生穿运动鞋和运动衣上课。运动鞋要选择透气性能好,尺寸合适,鞋底有弹性,鞋而要平滑柔软,结实耐用,落地稳定好的。运动服要选择宽松、柔软、有弹性的运动衣。这样在体育活动中才能舒展开来,以免滑倒摔伤和不必要的拉伤。

总之,体育教学是推进学校改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要从体育学科的特点出发,依抓学生的学习规律、个性特征等合理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把现代教学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制定有效的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关春明(1958- ):男,辽宁开原人,辽宁省本溪市第十二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上一篇: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使用软件 下一篇:社会教育概述及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