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概述

时间:2022-05-21 07:49:44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概述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学,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要和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用言行和举止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才能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才能够用积极的态度进行解决,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他们多进行鼓励和表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投入到思想品德学习中,并从实际事例中学习到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思想品德素质。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实现生活化教学

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内容,合理有效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改变传统教学中生搬硬套教材的做法,要灵活运用教材,并联系和学习内容相关的社会、生活事件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要通过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触到更多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在探究中对社会、生活素材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从中得到深刻的体验和感受。教师要让学生对国家大事和时政新闻进行关注,增加他们对社会的了解,通过让他们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来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压抑的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给他们创设一个活跃、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下充分发挥探究积极性,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各行各业的人进行采访,并让学生针对自己在采访中的所见所闻和收获进行分享交流,以提高学生对各个行业的认识,使他们意识到: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对社会在做贡献,就是有用之才。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学习和探究中加深对道德行为的理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反映在实际行动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来抓好对学生的教育契机,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高行为道德评价能力,促进其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实现高质量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学。首先,通过对比加强学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同一环境下不同人物的做法来让学生进行分析,使他们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道德观念来对不同的行为进行分析,获得对行为的正确评价,加强他们的体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在教学《爱护花草树木》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两幅画:第一幅是两个小朋友在开满鲜花的公园中,一个小朋友在给小花浇水,另一个小朋友采下一朵花插到头上。第二幅是两个小朋友把快要折断的小树用绳子加固,另外两个小朋友一起摇晃小树玩。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对比图上小朋友的不同做法,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如何做才是对花草树木的爱护,并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其次,利用换位思考加强学生的体验。换位思考是让学生从客观角度出发,对人所处的环境和行为进行体验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体验,让他们通过亲身感受提高道德认识,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有效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例如,在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时,教师可以针对一些人对残疾人进行嘲笑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换位体验,让他们思考:如果自己是残疾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在换位体验和思考中,学生认识到对残疾人的嘲笑是不对的,要主动帮助残疾人,学会正确对待残疾人。

五、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中学思想品德教师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外,还要让他们进行实践活动。教师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他们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就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在快乐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树立了道德意识,增强了责任感。例如,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使得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对此,学校可以开展“我是小小劳动者”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激发其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总之,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和生活、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和感受,学会分别对与错、善与美,让他们逐渐树立道德意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使他们在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引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落实德育的教育功能。

作者:薛秀敏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教育局教师教育办公室

上一篇:生态女性主义下的太阳文化初探 下一篇: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