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财富表

时间:2022-05-21 06:18:24

论企业财富表

[摘要]资产作为财务会计的核心概念之一,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心。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衍生金融工具、无形资本、人力资本、智能、高科技逐渐成为企业最有效的创造源泉。但是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已不能揭示上述容,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因此,资产负债表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企业财富 财富观 企业财富表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以无形资本、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人力资本、智能、高科技、网络、电脑等形式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使现行社会从有形的“资本”向无形的“资本”转变,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整体的经济结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因此,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拥有更多的主宰权。正如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技术、生产率和工作的创造》的报告所得出的结论:“今天,各种形式的知识在经济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无形资产的投资速度远快于对有形资产的投资,拥有更多知识的企业成为市场中的赢家。”知识已经成为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智力资本逐渐成为企业最有效的财富创造源泉。

会计从它产生开始就一直在不断地经历变革,且每次变革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整个会计发展史来看,会计的变革与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其他相关环境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软资产”(指能够被企业所控制,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效益,但没有物质形态,在企业资产负债表没有确认的资源)的类型日益增多,价值越来越大,如果企业仅仅盯住实体资产所创造的效益,则会极大地阻碍企业财富和效益增长。因为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对“软资产”进行有效地确认和计量。另外,由于经济发展和创新速度越来越快,加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减弱,持续经营、币值稳定、分期报告等传统的报告体系则显得不合时宜。

一、企业财富的内涵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企业几百年来赖以成功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企业在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属于自己生产工艺的情况下,可以依靠知识、依靠人才对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和资产重组,创造出巨大的价值财富,使企业的财富成指数增长。美国微软公司没有高大的厂房、没有堆积如山的原料和产品储备,只有软盘和软盘中储存的知识。该公司自1975年创立以来,在短短的二十余年间创造了世界奇迹,比尔,盖茨的成功启示我们,知识是创造财富的一种更为重要的资源。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新的企业观认为企业是为公司增加价值、创造财富的组织。那到底何谓企业财富呢?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认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他曾经说过:“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资金、市场全部夺走,但只要公司的人还在,组织还在,那么四年之后,我仍然是钢铁大王。”因此,人力资本是促进企业财富增值的源泉。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财富的64%是由人力资本构成,谁掌握了人力资本就等于掌握了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本是让企业财富增值的关键因素。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财富包括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等等。

一般来说,会计学中的企业财富就是企业所拥有的净资产,即通过财务报表所列示出来的账面净资产,但拿一个企业的财富与其净资产作一个比较,我们不难发现,通常企业的财富要远远大于其净资产。因为财务报表在编制上有其先天的限制,从而造成财务报表上的净资产和企业的财富不一致。例如:第一,由于历史成本的限制,资产负债表上所列示的金额大部分都不是现值。有价证券投资及存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当市价高于成本时不确认增值的收益。由于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减累积折旧来评价,因此其账面价值可能与公平价值相去甚远(郑丁旺,1997)。会计所计算的是公司资本的累积和集中的情况,其所依据的基准就是成本,也就是预计企业购置一项资产所花掉成本可以充分反映该资产的价值,可是当碰到无形资产时,这个模式就用不了了(Stewart,1997)。第二,财务报表仅反映企业过去特定时点的经营成果,而非企业未来的获利预期(Ed―vinsson,1997)。由于资产负债表中仅包括能加以数量化并以货币表达的经济资源,许多有价值的经济资源由于无法货币化而被排除。例如管理当局的才干、市场地的优越性、公共关系良好、员工士气旺盛等,这些都是企业极有价值的资源,但无法以货币加以计量,故完全无法在财务报表中表达(郑丁旺,1997)。第三,部分有经济效益的费用无法资本化。例如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广告费用等,这些对公司可以产生未来经济效益的投资,因为其未来的效益不确性过高,因此必须列为当期费用,设法将其资本化,而加大了市场价值与账面净值的距离。

本文认为,企业财富是企业主体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或者控制的可以用货币单位表示的未来能给企业带来某种效用的资产总额。这样定义财富,实际上是依据财富的最本质特点:有用性。因此,判定某物是不是属于企业财富范畴:首先,看它是不是有用;其次,看它是不是属于企业主体所拥有或者控制的。因此,我们认为,企业财富应该包括实物财富、金融财富和文化财富等。实物财富主要是指非人力资产,如土地、房屋、机器和存货等可以用货币单位计量的资产。金融财富主要指以金融资产方式存在(如现金、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保单等)的资产。实物财富和金融财富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影响。第一,金融财富来源于实物财富,即金融财富是实物财富存在和发展的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或是实物财富的衍生;第二,由于财富具有增值性和流动,所以金融财富反过来又对实物财富的生产和流通产生影响。文化财富主要是指企业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背景和凝聚力等。

二、企业资产的财富观

在会计报告体系中,会计报表是核心,会计要素是会计报表的组成要件。因此,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要素定义是一个关键问题。而在所有的会计要素中,资产要素最为重要。因为负债可以认为是负资产(Negative Asset),所有者权益可认为是净资产(Net Asset),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及其组成要素――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我国会计准则中体现为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项目)则可以看作是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因此它们的定义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资产的定义。

的资产不仅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只有通过资产,才会衍生出费用(资产流出)、收入(资产流人)、负债(以资产为担保)等会计要素。同时只有当期末净资产大于期初净资产时,才意味着企业价值的增加。所以,资产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会计报告的核心要素。

到底什么是企业的资产?如何定义企业资产?一个世纪以来企业资产的定义经历了由服务观-成本观-借余观-资源观-未来经济利益观一产权观,本文尝试从效用的角度对企业资产进行重新审视,即用财富观对资产进行新的定义。

所谓资产是指企业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财富或者

是所控制的财富。这种财富必需是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效用的,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用的财富不属于企业的资产,企业的财富主要包括实物财富、金融财富和文化财富等。这里所指的资产则包含了有形的和无形的,货币的和实物的,硬资产和软资产,即不仅仅限于看得见的上地、房屋、机器、存货、债券、股票、基金、保单等,还包括由于债券、股票、基金等的衍生工具,更加包括企业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商誉、人力资本以及企业的智力资本等。

财富观既克服了成本观的缺点,又吸收了资源观、未来经济利益观和产权观的优点,能够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体现出资产的特征,又能突出企业整合各种资产和技术的能力,表明企业是一个有机体,企业所能创造的财富并非单个资产所创造结果的简单相加。

企业创造财富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有形的商品。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方法或管理方法提高公司股价;通过成本融资投资高回报的产业,并利用财务风险资本市场套现;借助于收购兼并、广告宣传、文化活动甚至更复杂的资本运作方法迅速提升企业的综合价值都是财富创造的方式。

三、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产负债表双方恒等的结构和固定不变的排列方法,易造成某些报表使用者只注重报表形式上的平衡,而忽视内容的变化。第二,资产负债表所列的金额大部分均非现值,从而使得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价值与当前市价不一致,甚至相差较大,从而削弱了信息的可靠性和有用性。第三,资产计价方法不统一,造成数据缺乏可比性,如不同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或对不同的存货也可能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从而导致资产负债表列示的数据缺乏可比性。第四,资产负债表的排列结构和术语的使用是标准化的,这样也许可以提高各个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却不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的独特事项或适应独特的企业类型。第五,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经济资源均采用货币计量单位,而对于不能以货币计量但确有价值的经济资源都未能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例如,管理人员的良好素质、优越的市场地位、良好的公共关系、团结协作的职工群体等,它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的影响是客观存在,有时甚至是很大的,仅因其难以数量化,仆报表上便未能反映出来。

由于资产负债表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因此,资产负债表急需改进或改造。本文认为,企业应该以财富报告为企业未来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

四、企业财富表的设计

现行资产负债表是根据会计叵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来编制的,左边列示的是资产,右边列示的是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由于采用的是历史成本,很多资源或是能力在现行条件不能采用货币来计量,但是这些又是企业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智力资本等软资产越来越凸显重要,逐渐成为企业获利的关键因素。所以现行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不能完全体现企业的权益,而且列示的资产也不是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因此对资产负债表的改造迫在眉睫。本文图通过编制企业财富表来替代资产负债表,具体改造如下。

第一,将资产负债表的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换为:所有者净财富:财富总额一负财富,以此来编制企业财富表。

第二,企业财富表首先按流动列示企业所拥有的财富总额,先是流动财富类,再是非流动财富类。流动财富类中的项目基本与原来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流动资产项目一致,非流动财富在原来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非流动资产项目下增设软财富,软财富为智力资本、商誉和核心能力及核心技术。

企业财富表有关财富的项目采用了历史成本、评估价值、公允价值和清算价值等方法计算出期初数和期末数(当该财富只存在一种计量方法且其金额可确定时,就采用这种计量方法;若当某项财富存在几种可供选择的计量方法时,选取金额最小的、最能符合客观实际的方法)。

第三,企业财富表其次列示的是企业的负财富。负财富的项目与原资产负债表的项目一致,采用的是历史成本人账。 第四,企业财富表最后列示的是所有者净财富。所有者净财富在原来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增设资产评估增值、会计误差项目。由于财富总额采用多种方法计量,而负财富和所有者净财富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由于计量属性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等式的不平衡,所以增加会计误差来反映,因此所有者净财富=财富总额-负财富-会计误差。

依据以上想法对现行资产负债表进行改造,改造后的企业财富表格式与内容见表1。

五、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容研究

本文认为,按照财富报告的信息类型的性质,表外披露可以按照表2进行重新构建。

与此同时,今天的财务报告使用者也会产生更多新的信息需求,如:第一,突破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在财务报表之内对确认和计量方面有所创新,使之可确认更多的有用信息;第二,提供不一定用货币量度,但却非常有用的信息,为此要改进和扩大信息披露;第三,整个财务报告在维持有用的历史信息的同时,要更多地披露预测信息,特别是关系一个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信息;第四,成本信息固然是与之相关的,但企业财富的创造与变化的信息可能更为有用。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署,杨敬午译:国富论L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陈志武:财富是怎么产生的(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戴维・W・皮尔斯:现代经济词典[M],商务印书馆,1981

上一篇:建设工程标前管理实践与创新的思考 下一篇: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