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学前教育“1+X”联动帮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5-21 12:55:3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学前教育“1+X”联动帮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当前学前教育正面临新一轮大发展,在更强调公平与质量的形势下,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以下简称“岳麓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深抓内涵建设,以结对帮扶为突破口创新发展思路,以园际联动、互利协作方式推动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区内学前教育保教水平。

关键词:学前教育;联动帮扶;幼儿园

岳麓区现有幼儿园134所,其中公办园33所,民办园101所,城区园114所,农村园20所,农村园、民办园所占比重大,其办园条件、师资队伍等相比示范性优质园来说较薄弱。一个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存在是有限的,如何运用这些有限的优质资源进而不断发展与扩大,这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普遍性难题。针对现状,岳麓区创新园际帮扶模式,名园带新园、公办带民办、大园带小园,形成区、片、园三级联动,变单一、分割、孤立的“小教育”为系统、整体、开放的“大教育”,整体推进学前教育良好发展局面。

一、“1+X”联动帮扶模式的概念

“1+X”,“1”是指龙头园、优质园,“X”指代不同办园体制、不同属性的其他新园、薄弱园。“1+X”在本文指全区以岳麓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幼儿教育集团为龙头园,结对、帮扶区内各类园所共同发展。“联动”原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在本文中是指将区、片、园三级的园所连成整体,横向协作、纵向互动、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发展。

二、“1+X”联动帮扶模式的实施

(一)主要运行方式

以龙头园为统领,借鉴园所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保育保健、安全后勤、园所文化等方面成功的管理经验,运用紧凑型和松散型两种不同的途径,采取“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等帮扶发展模式,辐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园际间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1.紧凑型方式

采用精准帮扶的方式,龙头园通过品牌、管理、师资输出、资源共享,实现一体化办园,办园水平整体提升。在借鉴和运作名园管理经验中,通过两个法人单位、一套领导班子、一种管理模式,以名园园长带帮扶园长的常规管理方式,实施连体管理,其主要形式是“名园+分园”等。

2.松散型方式

采用“多法人+多园区”方式,龙头园与其帮扶园均为独立法人,人、财、物、事分置,园际关系平等,龙头园起协调作用。薄弱园、新建园通过管理方式借鉴、教师共同培训、园际交流等多种方式与途径,转变教育理念,促进园所文化建设,其主要形式:“老园+新园”“名园+乡园”“名园+配套园”“名园+民园”等。

(二)主要采用形式

1.“名园+分园”模式

公办园有着优秀的师资队伍、成熟的管理体制、较好的社会声誉和一定的品牌效应。近几年经常出现家长昼夜排队只为挤进公办园的新闻报道。在学前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环境下,“名园办分园”模式逐渐成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入园难的问题,促进了区域内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名园+分园”是指总园委派人员担任分园园长,辅导分园组建和培训师资队伍,进行常规管理,输出课程模式和教育教学经验等。岳麓区天顶乡规划建八园,集团委任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一幼”)全程帮扶。从幼儿园的规划设计到师资组建,到教室、活动室布置,都由一幼团队一手打理,除了政府投入的 800 多万元建设费,一幼也投入了 100 多万元,共同打造一所占地面积3322平方米,可开设12个班的现代化示范性幼儿园。除了硬件方面,在软件方面育管理、师资调配、福利待遇、工作考核,提高分园的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公办优质幼儿园办分园的形式,增加区优质公办园数量,这使得优质教育机构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2. “老园+新园”模式

在岳麓区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人口急剧增加,老百姓对优质幼教需求日益强烈的大背景下,岳麓区利用改造闲置、选址新建等方式增加新园的建设。根据新园各方面的需求,集团的老园对此进行全方位帮扶。历史悠久的一幼是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先向新建的集团二幼、三幼进行帮扶,派出骨干到新园担任园长或其他管理岗位,将老园先进的管理模式运用在新园的管理中,采用新园教师与老园教师结对交流等方式,很快就实现新园的壮大成熟。成为有影响力的示范性幼儿园的二幼、三幼,又接上“接力棒”帮扶五幼、六幼、七幼,发展迅猛的五幼、六幼、七幼又向岳麓区新建的含浦镇中心幼儿园、莲花镇中心幼儿园、坪塘镇古塘小学附属幼儿园抛出“橄榄枝”,发展起来的幼儿园继续承前启后帮扶新园发展,实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了集团化的滚动发展,到2016年岳麓幼儿教育集团共有20所直属幼儿园,4所附属幼儿园。

3. “名园+乡园”模式

城市优质公办园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与农村园联合办园,派出执行园长管理,进行教育教学的示范以及资源共享等带动农村园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城区示范园带动乡镇中心园、乡镇中心园带动一般幼儿园,实现以强扶弱、强者更优、共同发展的目标。

(1)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是农村学前教育的中心,加快乡镇中心园的建设,是推动和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所必需。岳麓区为破解因区域规划调整新并乡镇的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难题,率先在雨敞坪、坪塘、含浦、莲花等乡镇建立乡镇中心幼儿园,统一安排集团公办园进行对口帮扶:二幼帮扶雨敞坪镇中心园,三幼帮扶坪塘镇中心园,六幼帮扶含浦镇中心园,七幼帮扶莲花镇中心园,促使这些园所飞速发展。例如,岳麓区坪塘镇中心园,又名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十幼儿园,地处坪塘镇蓝天村。为了使坪塘镇中心园迅速发展起来,由城区示范性幼儿园三幼对其进行全面的帮扶,区教育局派出三幼的副园长到幼儿园挂职担任园长,该园成长迅速,发展成为可容纳300名幼儿的坪塘镇唯一示范级幼儿园。成长起来的坪塘镇中心园也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增进村办园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先后指导周边的坪塘镇奥星幼儿园、阳光宝贝幼儿园等民办园进行规范管理、教学引领。

(2)帮扶村级中心幼儿园。为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岳麓区从2010年起开始建设村级公办园,让村里的孩子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了帮助这些村级中心新园顺利运作,教育局派出帮扶团队进村帮扶。例如位于坪塘镇花扎街村的十三幼是一所新打造的村级中心幼儿园,为加速新园尽快走上轨道,从城区园选派了一名执行园长到村级园担任挂职园长,三幼有目的地为农村新园培养部门主任、班长和配班老师,十三幼的园长、教学主任等管理层定期回城区三幼进行业务培训、管理交流等。

(3)帮扶小学附属幼儿园。岳麓区还在一些不具备独立或联合举办幼儿园资质且尚无公办园的地区,依托布局调整规划中保留的农村小学现有富余校舍资源增设新的幼儿园。为让这些附属幼儿园尽快走上轨道,岳麓区教育局先后确立了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三幼帮扶含浦镇之字小学附属园、五幼帮扶坪塘镇古塘小学附属园、七幼帮扶莲花镇军营小学附属园等帮扶规划。在帮扶过程中,城镇幼儿园充分发挥了示范性幼儿园的引领作用,引领农村园快速成长。例如,岳麓区坪塘镇古塘小学幼儿园是利用闲置校舍改造的附属园,是隶属于岳麓区教育局的公办园。从岳麓区坪塘镇古塘小学附属园筹建开始,帮扶园的五幼园长就针对新园的基础建设、园务管理、教师招聘、环境创设等方面手把手地指导该园的执行园长。因此,古塘小学附属园在短短的三个月就顺利开园,容纳了近100名孩子来园。

4. “名园+配套园”模式

随着城区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小区配套园产权移交区人民政府,这些新建的小区配套园所处环境较好,硬件设施配套好,但是软件建设基本只能从零起步。为了快速让这些配套园发挥优质教育的功能,岳麓区教育局根据园所体制、发展需求、时间、距离等条件的匹配程度来安排帮扶园与被帮扶园之间的双向选择,重视帮扶园与被帮扶园之间的结对匹配程度,以更好保障结对帮扶活动的成效。坐落在岳麓区学士街道的中建・麓山和苑小区内的十五幼,隶属于岳麓区教育局,是由中建公司和岳麓区政府投资的一所全新的小区配套园,由一幼帮扶管理,按照同模式、同管理、同品质的“三同”发展,打造出环境优雅舒适、装饰格调高雅的高品质园。集团十二幼、十七幼、十八幼等都是采用了“名园帮扶配套园”的模式快速发展。

5. “名园+民园”模式

岳麓区民办园所占比重大,但是水平参差不齐。为促进更多的民办园健康发展,岳麓区教育局成立片区联组,采取教育局―片联组―示范性幼儿园―幼儿园的帮扶模式,带动片区内幼儿园共同发展。区内十余所公办示范园支撑 17个不同的街道片区,片组长由示范性幼儿园园长担任。结对帮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纳入园所发展规划,在结成帮扶意向后,成立帮扶核心领导和协作发展小组,制订并逐步完善了一套共同遵守的帮扶工作章程,明确了责任,包括会议制度、跟岗学习制度、网络互动制度、送教制度、研讨沙龙制度、牵手外出培训制度等,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6.“名园+普惠园”模式

为促进岳麓区均衡发展,努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让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惠及群众,岳麓区教育局根据《岳麓区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及扶持办法》,采取名园带动普惠园的模式,名园结合普惠园的办园标准,从幼儿园办学条件、办园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水平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如十二幼是小区配套园移交给政府举办的普惠性幼儿园,在三幼的帮扶下,移植三幼的管理经验,不到一年满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岳麓区“公有普惠”办园模式的先头军。

在帮扶过程中,由最初集中帮扶一所园到同时帮扶几所园,实现了“一拖三”“一拖四”。例如,三幼与华龙北津城幼儿园、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幼儿园、蓝天璞和洲幼儿园结对帮扶以来,三幼从园务管理、教学教研、卫生保健等方面有下园业务指导,也有请进园参加培训。三所新园创建市级普惠园,为帮助园所创建成功,指导三所园寻优点、找差距,对创建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截至2016年,全区共有15所教育局直属公办园与41家普惠性民办园结对帮扶,有5家政府、高校公办园与15所普惠性民办园签订帮扶协议,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帮扶网络。

三、“1+X”联动帮扶模式的启示

岳麓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充分认识到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全国学前教育实验区的积极作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协调,除政策、经费支持外,还给予引进人才、挂职锻炼、下乡支教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帮扶工作;同时积极牵线搭桥,构建互利协作、联动帮扶的全区发展网络,让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在帮扶活动中,注重考核、监督与评价,特别是与园长、执行园长、骨干教师的绩效考核、园所质量发展挂钩,形成定期活动规律,督促帮扶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实践与行动研究,我们切实地感受到“1+X”联动帮扶对于推进岳麓区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对于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探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三幼儿园)

上一篇:中国哲学思想在广告创意中的体现 下一篇:让社区教育中心成为守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