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哪里来

时间:2022-05-21 12:13:38

美食哪里来

古人云:口之于味,有同嗜也。人类对于美食与劣食,有天生的基本鉴别力。好吃不好吃,是大多数人对于美食的评判标准。有几种美食全球流行,受到广泛的欢迎。比如炸薯条、面条和通心粉、匹萨饼等,因为它们既好吃又方便。

所谓好吃的食物,通常与食材的贵贱无关。大饼油条,未必不如匹萨蛋糕;咸菜毛豆,未必不如鱼翅海参;豆浆泡饭,未必不如咖啡牛奶;清茶香茗,未必不如醇酒佳酿;拉面馄饨,未必不如面包香肠。

居家美食,家常菜肴,通常采用寻常食材。如果能够掌握烹饪技术的精髓,同样可以制作出美味佳肴,真正是价廉物美呢。

事实上,常吃膏粱厚味,反欣赏清淡小菜;常吃粗茶淡饭,则喜欢大鱼大肉。

据说,古代皇帝到民间微服私访,品尝到民间的寻常小菜,往往大呼过瘾,钦定为美食。

明朝正德皇帝游民间时,发现一种入口极香的甜食,上千条从麦芽糖抽炼出来的纤细银丝制成,一向以来均是“现做现吃”,不作储存。于是下旨带回宫中,取名为“龙须糖”,列为宫廷美食佳品!

粉蒸肉,相传明末清初崇祯皇帝微服南巡,到了郑韩,在一次郊游时,来到名岭(封后岭),天色已晚,加上腹中饥渴,便投宿在一姓丁的农夫小店,丁氏夫妇把家中准备过年才吃的扣碗肉(祖传的粉蒸肉)拿了出来送于崇祯进食。崇祯食后感觉甜中带咸、肥而不腻、回味无穷,便奉为御厨,进宫服务。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一户农家吃到一种黄澄澄、金灿灿的菜肴。当时觉得此菜脆嫩爽口,味道鲜美,就问农妇此菜为何菜?农妇不知是皇帝,就开玩笑地说:“此菜形似‘如意’,乃‘如意菜’也。”其实,就是黄豆芽。

朱洪武豆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少年时曾沦为乞丐。一天,饥寒交迫的他路过一家饭馆就进去乞讨,两个客人留住他请他喝酒吃饭。他一口气要了六碗豆腐。后来,朱元璋称帝,过上了奢侈生活,但是,他认为“天下没有比那六碗豆腐更好吃的菜了。”

因为民间的新鲜滋味,同宫廷御厨提供的山珍海味,味道迥然不同,正好形成鲜明对比。

美食往往是人们对滋味的一种好感,一种回味。因时空不同,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满足这感觉的食物,即是美食;未能满足,则不算美食。

饥饿创造美食。饥饿感同好滋味通常成正比。饥肠辘辘的食客,往往最不挑剔。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此种体会吧。当你偶尔睡个懒觉,起床时已日上三竿,洗漱完毕后,肚子饿的咕咕叫,随便抓到什么食物,吃起来都是美食呢。又比如出门在外,或旅游或出差,有时为赶路错过了就餐时间,即便囫囵吞枣,感觉味道也不错呢。

显而易见,人们的味蕾,在饥饿时会高度灵敏;人们的食欲,在饥饿时会高度旺盛。让自己饿一饿,寻常食物都会变成美味佳肴。要想品美食,常带三分饥,确是经验之谈。民间传说,有皇帝吃遍了山珍海味,却从来没觉得好吃。他下令厨师给他做一道最好吃的食物,否则就杀头。厨师只好骗他说,最好吃的食物不在宫里。厨师带着皇帝出宫到处找,皇帝饿了整整一天,厨师才给了他一个馒头。皇帝狼吞虎咽吃完,叹道:“这真是天下最好吃的食物呀!”可见,终日饱食者,无法成为美食家。

但是,过度饥饿时,人们为生存所迫,往往饥不择食。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探索频道播出的“荒野求生”节目,节目主人公是英国特种兵,他展示孤身一人身处荒野险境时,如何为活命而觅食:各种稀奇古怪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都可以吃。比如活的鱼、蟹、爬虫等,他们大多气味难闻,味道令人作呕,当然与寻常美食有天壤之别。可见,滋味恶劣的食物,即使当人们饥肠辘辘时,也绝非美食。寻常食物已经过人类长期筛选,才是可靠的美食来源。比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长期供应的主要海洋鱼类:带鱼,黄鱼,墨鱼和鲳鱼,都是美味的海鲜。而鲨鱼,尽管数量多,来源广,但肉质很差,不好吃,所以市场从不供应。

虽然,饿了要吃,要填饱肚子,乃是动物和人类的本能,固然无须学习。但要成为一个美食家,则须要学习。事实上,人群中有许多人,终身缺乏美食的概念。他们往往把进食看作完成任务,仅仅为了填饱肚子。他们是烹饪文化领域的文盲。同这些文盲讲美食,只能是对牛弹琴啊。

人们靠体力吃饭,似乎无需学习;但若要靠手艺、技术、艺术、知识吃饭,则必须学习。烹饪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未曾学习,自然不懂制作,也不懂欣赏。饿了晓得要吃,是本能;懂得欣赏美食,才是文化。

美食家,是人类饮食文化的主要推动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才能推动烹饪技术不断进步。

真正的美食,都符合一菜一品,百菜百味的基本标准。

任何一种食材,唯有加工到恰到好处,其色香味型才能进入佳境。火候太大或太小不行;油温太高或太低不行;加热时间太长或太短不行;滋味太咸、太淡、太甜、太辣、太酸、太苦、太香,都不行;形态该硬要硬,该软要软,该酥要酥,该脆要脆,该绵要绵,该粉要粉。千姿百态,千滋百味,万变不离其宗,都遵循一个共同标准:恰到好处。一菜一品,百菜百味,既是美食的最低标准,同时也是最高标准。无论是红烧肉、回锅肉、麻婆豆腐、生煸草头、泡菜等简单菜肴;或佛跳墙、海参鱼翅、鲍鱼龙虾等高档菜肴,要做得好,都要遵循此标准。

美食之演变,是一个有趣的话题。遥想古代,因为生产力低下,交通运输不便,缺乏冷冻保存技术,食材来源较少,品种比较单调。比如,沿海地区民众,自然多食用海鲜贝类;江南水乡民众,多食用河鲜稻米;大西北民众,多食用牛羊肉;民众,多食用青稞酥油等。但是,古代的各种食材,多为野生资源,没有污染,美味比如今养殖产品更胜一筹。

炊具,古代多使用铁锅、砂锅。燃料,多使用稻草柴禾。但是,烹煮的食物,其滋味却比如今更为鲜美。为什么?因为,使用天然植物做燃料,植物固有的清香味会渗透到食物中,使得美味锦上添花。比如,著名的北京烤鸭,从前一直使用果木做燃料,效果比电烤箱要好。笔者幼时,居住在江阴农村,吃的大锅饭、红烧肉、鲜鱼汤,味道极佳。现代的炊具,如煤球炉、电烤箱、微波炉、电磁灶、钢精锅、搪瓷烧锅等,使用固然方便,然而味道稍逊一筹。

有害美食与有益美食:通常人们享受美食,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自然以好吃为主。但是,从卫生保健的角度看,有部分美味佳肴,可能对人们的健康有害,不可不察。

比如烧烤食品,油炸食品,腌制食品,高糖高脂食品,生食水产品等。遗憾的是,大多数有害食品,往往都是美味食品。美食家朋友,请你谨慎选择。

上一篇:解析中国菜肴味型分类及其调配与应用 (五) 下一篇:风味独特的新疆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