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

时间:2022-05-20 03:22:10

浅谈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

摘要:在实际加固时,应寻求一种简便易行的技术含量高的加固技术,并应选择有资质和有实际操作经验或经培训的工作队伍进行施工,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和发展已有的加固技术和理论,为寻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不懈努力。本文探讨了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

关键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尤其是在工业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占比重大,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超过使用年限后,会出现明显的损伤。这些建筑物有的由于使用超出建筑物本身的使用极限;有的由于建造质量差;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会因此而拆除重建,结构均需要进行增强,补强,改造和维修。

一、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必要性

1、保证钢筋混泥土结构稳定性的基础措施

钢筋混泥土的建筑结构形式是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但是,在设施工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建筑工程的后期护理也难以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因此,使得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必须实施加固,保证建筑安全,提高建筑质量。

2、完善钢筋混泥土加固理论的客观要求

钢筋混泥土建筑的加固技术具有复杂性,涉及到各种法律规范,施工标准,施工的材料设备等各个方面,虽然这种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但是这种技术依然不够完善,理论不够成熟,基本上依然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加强加固技术的探讨研究,有助于完善加固技术理论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3、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举措

现有建筑物及构筑物常常因设计或施工的缺陷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破坏,甚至自然灾害造成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不足、开裂以及抗震性能不良等,影响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从而不得不考虑结构的修复加固问题。另外,结构设计规范也几经变动,原有建筑物及构筑物大部分己不满足现行规范的设计要求,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

1、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法是比较直接的一种方法,是用增大结构构件或构筑物截面面积进行加固的一种方法。通过增加原构件的受力钢筋,同时在外侧重新浇注混凝土以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和粘结保护钢筋,来达到提高承载力的目的。它不仅可以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加截面刚度,使在正常使用阶段的性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善。这种加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等。但是采用这种加固方法对原有构件的截面尺寸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这就势必会减少一定的使用空间;当在梁、板上振捣混凝土后浇层时,会产生现浇混凝土与原有混凝土的连接问题。此外,由于此种方法一般采用的都是传统工艺,这就会使钢筋混凝土加固施工周期变长,对现有建筑的使用环境有较严重的影响。

2、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分水平拉杆和组合式拉杆) 或型钢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通过施加预应力强迫钢拉杆或型钢撑杆受力,影响并改变原结构应力分布,并降低结构原有应力水平,致使一般加固方法中普遍存在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的影响能较好的消除。因此,后加部分与原结构能较好地共同工作,结构的总体承载能力可显著提高。预应力加固法具有加固、卸载和改变结构应力分布的三重效果,适用于大跨度结构加固,以及采用其他方法无法加固或加固效果很不理想的较高应力应变状态下的大型结构加固。

预应力加固法的主要优点如下:

1、体外配筋张拉预应力可以起到增加主筋、提高正截面及斜截面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刚度,有效地改善了使用性能且效果好。

2、预应力能消除或减缓后加杆件的应力滞后现象,使后加杆件有效地工作。

3、预应力产生的负弯矩可以抵消部分荷载弯矩,减小原构件的挠度,缩小原构件的裂缝宽度甚至使原裂缝完全闭合。

因此,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加固效果好而且费用低的加固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方法的缺点是增加了施加预应力的工序和设备。

3、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也是一种适用面较广的传统加固方法,是一种采用乳胶水泥,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或焊接等方法对结构构件四周包以型钢进行加固的方法,分为干式外包钢和湿式外包钢两种形式。两者相比,干式外包钢法施工更为简便,但承载力提高幅度、整体工作性能及受力特点不如湿式外包钢法有效,但湿式外包钢法加固施工较为复杂。实际工程中常常将湿式外包钢技术与粘钢加固技术结合起来,该方法使型钢能与原混凝土结构共同受力,同时也发挥了外包钢加固法与粘钢加固法的优点,在基本不增大构件截面尺寸的情况下,通过约束原构件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增大延性和刚度。其适用于不允许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提高承载力的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表面温度不应高于60 ℃;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这种方法用钢量较大,加固维修费用较高。

4、外部粘钢加固法

外部粘钢加固法是将钢板通过粘结剂,按加固设计要求,粘贴于混凝土或钢结构表面,使之共同工作。这种加固法的优点是取材容易,施工方便、快捷,能在几乎不改变构件的外观和使用空间的条件下,大大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正常使用阶段的性能。

采用外部粘钢加固时,通常是将钢板粘于梁底受拉区,以提高梁的承载力,当在梁侧贴钢板时还可以提高梁斜截面承载力。目前,外部粘钢加固法主要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构件及受拉构件的补强加固,要求环境温度不宜超过60℃ ,相对湿度不宜大于70%,并要求无化学腐蚀。当工作条件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粘贴钢板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一般需要专业施工队伍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5、化学灌浆补强法

化学灌浆补强就是将一定化学材料配制成浆液,用压送设备将其灌入混凝土结构裂缝内,使其扩散、胶凝或固化,达到补强的目的。化学灌浆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环氧树脂为主剂配制成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它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可以室温固化、收缩小、强度高、粘结力强等一系列优点,而且因为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粘结力和内聚力均大于混凝土的内聚力,能有效地修补混凝土的裂缝,恢复结构的整体性,目前是一种较好的补强固结化学灌浆材料,一般用于修补宽度为0.2 ~0.5 mm 的裂缝;另一种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剂配制的甲基丙烯酸酯类灌浆材料。它具有可灌性好的特点,能灌入0.05 mm宽的细微裂缝中,一般用来修补缝宽在0.2 mm以下的裂缝。化学灌浆补强法主要用来修补因出现裂缝而影响使用功能的结构,如水池、水塔、水坝等,也可用来修补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及因钢筋锈蚀而导致结构耐久性降低的构件。

钢筋混泥土建筑结构是目前最为广泛运用的建筑结构之一,既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通过加固技术的研究,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种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构件特点,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合理选择加固方法,严格遵守各种施工标准和施工规范,采用先进科技和先进施工工艺,促进加固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整个钢筋混泥土建筑的加固效果,增强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闫韬, 孔令春, 马中成. 选煤厂主厂房改扩建梁柱加固设计[J]. 河北煤炭, 2008,(04)

[2] 许士斌. 某食堂加固改造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 建筑技术开发, 2008,(02)

[3] 项建克. 浅谈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J]. 重庆建筑, 2005,(08)

上一篇:三元分散阻垢剂的工艺合成 下一篇: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