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汉语教学改革

时间:2022-05-20 02:29:03

浅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汉语教学改革

摘 要:汉语教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高校教学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汉语教学更是学生学习深造的前提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对新疆高校汉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汉语教学逐渐不能满足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要,亟须进行改革。如何在新疆高校汉语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推进汉语教学改革,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社会人才,成为越来越多新疆高校和汉语教师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围绕着新疆高校汉语教学改革这一中心论点,简要概述了新疆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并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具体的改革创新措施。

关键词:新疆高校;汉语教学;教学改革

新疆高校汉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课程定位模糊、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锻炼、评价机制陈旧等。在此背景下,笔者认真分析了新疆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并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就新疆高校汉语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充分发挥汉语教学在新疆高校中的教学价值,提高学生的汉语综合能力,为新疆高校汉语教学发展添砖加瓦。

一、新疆高校汉语教学现状

1.课程定位模糊

在新疆高校中,汉语课程通常是少数民族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笔者观察发现,汉语教学定位比较模糊,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不紧密。同时也存在部分汉语教师教学目标狭隘,为了教学而教学,造成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给这门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教学模式陈旧

虽然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但是在新疆高校汉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汉语教师将课堂作为“一言堂”,单向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模式陈旧,与学生之间缺乏充分的课堂互动交流,并且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一些教师甚至照本宣科地讲授知识,造成学生思维僵化、视野局限、逐渐丧失学习热情。

3.缺乏实践锻炼

对于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汉语不是他们的母语,学生对汉语的认识和了解较少。汉语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往往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练习。学生缺乏实践锻炼,没有将学习到的汉语知识学以致用,无法达到巩固汉语知识、培养汉语运用能力的目的。

4.测试方法单一

就当前的新疆高校汉语教学测试方法而言,一般采用传统学期考试方法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再者是采取HSK和MHK考试的方法来测试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整体上来看,测试方法比较单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二、新疆高校汉语教学改革创新措施

1.明确课程定位,制订科学教学规划

新疆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既肩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使命,也承担着培养社会人才的重任,应当明确汉语课程定位,紧跟时展步伐和学生需求,将汉语教学与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相结合,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打破学科界限,充分挖掘汉语课程与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融合应用特点,实现汉语课程功能转变。例如,在给医学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可以根据汉语课程讲授的知识点,结合医学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规划,适当凸显医学方面的汉语知识,体现汉语教学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能促使汉语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主动地了解汉语课程教学和其他专业的前沿信息和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新疆高校汉语教学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规划的制订要因地制宜,充分融合当地特色和各民族特色,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新疆高校的学生来源较广,诸多学生的汉语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思考方法也各有不同。汉语教师要转变以往的单向学方式,明确“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立足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汉语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讨学习,在课堂上采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提出探讨问题,让各组学生合作探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听取他人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开放式对话交流,让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发挥出来,让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被挖掘发现,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进步提高。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便利的数字化教学辅助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开展信息化汉语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汉语知识视野。

3.加强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一方面,新疆高校的汉语教学不能片面注重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来掌握记忆,导致学生空有理论知识、无法熟练运用汉语;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习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尤其是在汉语学习中,很大程度上通过教师讲解来学习,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和实践创新意识。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汉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状况,加强学生的汉语实践锻炼,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器官,培养学生的汉语综合能力。还以汉语课题任务为例,学生在接到教师的汉语课题后,可以按照要求与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调用自己已有的汉语知识,并拓展了解一些没有学过的汉语知识或者本R灯渌科目的知识,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和专业综合素养。同时,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学生需要亲自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汉语运用水平。另外,汉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所学汉语知识设计黑板报、开展汉语朗诵比赛和汉语故事表演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多方面提升学生的汉语水平。

4.完善测试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完善的汉语测试方法,是推动汉语教学改革、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在新疆高校汉语教学中,不断推进课程定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时,相应的汉语教学测试方法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完善,不能继续沿用以往的单一测试方法,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学校可以把学生的专业类别、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课题研究设计创意、学习结果统一纳入评价体系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测试评定,把视角集中在学生的“纵向层面”,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汉语综合能力的进步变化,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的了解;可以给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知道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完善,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汉语课程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新疆高校汉语教师要客观全面地分析汉语教学现状,针对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适时进行改革创新,推动新疆高校汉语教学工作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卜祥坤,周 宁.新疆高校汉语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2):201.

[2]蒲晓华.关于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37.

[3]艾克拜尔江・阿米都拉.浅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微课应用[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6(1):60-61.

[4]蒲晓华.新疆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改革路径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48.

[5]赵海莲.新疆高职高专学校汉语教学改革措施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5):71-73.

(作者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渗透“生命观念”,感悟社会责任 下一篇:关于异网DNS管控方案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