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解码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20 01:42:34

试论文化解码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听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改革的深入,“听”这一技能在英语运用中发挥了其重要性。听力的这一重要性促使广大英语工作者更为广泛地去研究影响学生听力发展的各种因素,为听力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文化解码理论是帮助学生突破英语听力障碍的有效策略之一。

一、听力教学中的文化解码

听力理解是对语音符号组成的信息流接收并做出反应或反馈的过程。就信息来讲,码是其组成的基本要素,而编就意味着把这些要素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进行组合,成为有规律可循,可以加以识别的信息流。在靠听所接收的人类语言信息中,信息是由表及里在三个层面上进行编码的:语言、语义和文化。处在表面、最能为人感知的是语音编码。就一种语言而言,语音编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比较稳定。为了把信息表达得更具体、更明确,就要在语音编码的基础上再进行语义编码。从很大程度上讲,语义编码的规则就是语法。通过语法把有语音音素为外壳的词语加以有意义的排列,可以解决言语交流中大多信息的传递问题。然而语法上的明确有时并不意味着语义上的明确,因此文化编码的解码,由于文化的复杂性和语言信息层次的多样性,而难以把握。

具体来讲,学生对英美国家背景知识了解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在听力过程中,听力信息往往与这些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息息相关。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实质上直接体现出了学生语言学习的水平、知识层面及其语义联想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接收语言的同时,应根据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大脑里对语言的内隐做出正确的反映和分析。

美国语言学家Peter Farb把人类语言交际看成是一场竞技游戏,游戏是否能够有效、顺利地进行,全靠参与者是否拥有并熟悉同样的竞技规则。这实际上就是在交际中的编码―解码。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句子的语义表征和话语所真正要表达的思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编码往往要上升到文化层面上。例如:

中国人见面时往往会以“吃饭了没”作为开场白。中国人都知道这是句客套话、招呼语,而对于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而言,他们必然会给出不同的反应,如:他是不是要邀请我吃饭呢?

随着各个国家、民族、地域之间的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语言并不意味着交际的全部,除语言本身的因素,文化在交际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二、听力教学中文化解码的差异性

对于学生而言,听懂是最基本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理解和交流。有时文化的不通比语言的不通带来的隔阂更大,如果有时语言本身就是文化,那将使解码更为困难。在实践中,导致学生对听力中文化解码困难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中无处不显示出文化的存在,而文化的介入使解码更为困难。一个没有在美国生活相当长一段时间或对美国的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不甚了解的人是无论如何都搞不懂美国英语中大量建构在文化基础上的俗语的。例如:在美国,sandwich generation是指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被夹在两代人之间经济负担较重的中年人; Dinks (Double income, no kids)则指夫妻双方都有工作,但没有小孩;而 Mr. Clean指的是道德、名声好的人,源自于美国一种洗涤剂的商标名;Mr. Fixit却是指解决困难者,维修人员,是由两词合成而来的。所以说,单纯地依靠语言教学是不能完全解决文化解码问题的。

2.价值观取向不同。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观。文化不同,言语风格不同,社会价值不同,在听力的过程中,容易对学生的听力理解产生阻碍。例如:

(Senator Mr. Marsh was refused to be given a jar of jam in a restaurant.)

Mr. Marsh (began to get annoyed), “Do you know who I am, young lady? I am the state senator.”

The waitress, “And do you know who I am?”

Mr. Marsh (surprised), “No.”

The waitress, “Well, I am the person who gives out the jars of jam.”

这段语言材料,从语言角度来看,是非常简单的。但听完这段材料,许多学生对waitress的反应有些迷惑不解:为什么这个女侍者如此胆大,竟然敢拒绝一位政府议员的一个小小要求呢?其实,如果学生对美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有所了解的话,学生就不会有所疑问,也会很容易的理解Mr. Marsh和 waitress之间的这段对话。事实上,这位女侍者虽是位服务员,但却又是位选民,而美国的政客最需要巴结的是选民,自然,女侍者可以很坦然地拒绝Mr. Marsh骄横的要求。

3.词汇的联想意义不同。文化不同,词汇的联想意义也各异。例如: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在汉文化中是神圣吉祥之物,是权威和力量的象征。然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却是喷烟吐水的怪物,是凶恶和残忍的代表。只有了解了“龙(dragon)”在不同文化中的涵义差异,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中华儿女为什么将自己骄傲地比喻为“龙的传人”,也才能正确理解“She is a bit of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她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人。)的含义了。

总之,不同语言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各自特有的联想意义。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努力寻找出不同文化解码的对称性。

三、听力教学中文化解码策略的培养

1.注重词的文化内涵教学。词汇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英语中许多词汇除了概念意义外,还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和风俗民情。如果学生望文生义或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加以理解,要么会迷惑不解,要么会闹出笑话。例如:

“white elephant” 这一短语,如按照其表面意义理解,就会让人匪夷所思。事实上,在英语中,它的涵义是“expensive but less efficient thing”。因此,对于诸如此类的词语,若忽视其文化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其真正表义就很难理解了。

2.注重西方典故和谚语的教学。由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及风俗习惯存在差异,不同国家的语言也随之产生了丰富的典故、格言等。例如:

I am so sorry we asked you at such short notice, but we suddenly realized that there were going to be thirteen people at the table, so we just had to find somebody else.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语言理解不存在问题,但疑问是为什么要凑人数。事实上,在英美文化中,据《圣经》记载,出卖耶稣的就是餐桌上的第13人。因此13是个象征凶兆的数字,英美国家的人民都很忌讳,即使请客也会避免13人。同样,在中国,人们就会很忌讳数字4。

3.注重中西文化差异的教学。中国和英美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其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文化解码应建立在两种文化差异对比的基础上。如对比中国人和英美人对于称赞的不同反应;对比中外家庭成员之间称谓的区别;对比中外寒暄语的差异等。通过不同文化差异的对比,学生不仅了解了英美人的文化习俗,而且可以在听力中运用文化解码理论提高听力技能。

四、结语

语言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交际,听是进行交流沟通的必要条件。然而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听的能力也可能因为文化原因而受到限制,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也可能因此产生障碍。因此,对文化内涵的忽视是不利于提高外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文化解码的准确性对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黄冈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Gu Jiazu, Lu Sheng. Language and Cultur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Underwood, M. Teaching Listening [M].New York: Longman, 1998.

[3]王华:《英语听力中文化信息的解码取向性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3。

[4]姚晓明:《论听力教学策略中的文化解码》,《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4。

陈曼:黄冈师范学院。

上一篇:从日语的模糊表达方式看日本年轻人的交友心理 下一篇:也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产生与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