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战的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20 12:20:05

基于实战的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从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情况出发,分析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趋势,提出了整合各类教学资源,重视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的思路,特别就如何加强学生实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应职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面对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我们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高度重视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去,特别就如何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学生关于实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应职能力,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

1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生动再现

什么是“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我们认为,这是针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所提出来的,在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中,教师带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延展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之处在于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环境的真实性,能力培养的实战性以及与择业就业的衔接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纠正、完善和提升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现代大学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把“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必然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自己的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在当今人才市场上,知识、能力、经验、阅历是当代大学生完成从“校园人”向“社会人”华美转身所必备的四大要素,也是培养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所应具备的四项重要素质。

在《实践论》一文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在人们的认识和学习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当代的高等职业教育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人为地割裂开来,只以“考分高低论英雄”,那只会出现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庸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活动、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社会活动、科学实验,其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由此可见,带领学生走出象牙塔,投入到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让学生检验所学理论的正确与否,达到认识真理和追求真理的目的,使自己的创新创业职业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这是现代社会条件下,回归人类认识过程本原,体现职业教育宗旨的重要举措。

2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而提出的旨在体现就业导向的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

首先,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具象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十分不平衡,具象思维能力占相对优势。高职高专学生在课堂中对于以并行结构为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学习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听讲的持续注意力,对概念的理解归纳能力以及记忆复现能力均较弱,而对于以串行结构为特征的行动学习体系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操作的持续注意力,操作行为的模仿能力,操作行为的程式化再现能力均较强。很明显,行动学习体系体现出典型的职业活动顺序,它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活动顺序是相吻合的,这就促使我们在考虑人才培养模式时要注重突出能力的培养。

其次,高职高专学生的逻辑推演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普遍较弱,对于缺少实践能力训练环节的课程,只有少数“乖”学生肯化精力“死记硬背”,但也是“考过就忘”,其他70%以上的学生,甚至都懒于应付,认为所讲内容“空洞”,“无兴趣”,“学了没有用”,这种现象促使我们花大力气改革课程教学实施,将实践环节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大力引入实战环境要素,使每一门课,甚至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感到是社会实践能力训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高职高专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明确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据调查了解,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填报志愿是奉父母之命,老师之言的,受分数线限制,还有不少学生是非第一志愿经调剂而录取的,他们对于本专业兴趣程度、专注程度、了解程度均大打折扣,在这样的环境中,更有必要通过真实环境下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学什么,将来干什么,知道怎样学好本专业从而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要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端正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找回学习的源动力。

第四,高职高专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强于他们自身的专业素质,约50%以上的学生,包括一些学生干部,读书成绩平平,课堂练习也一般,但是一旦让他们参与某项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极大地迸发出来。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这些学生的确能够表现出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比较成熟懂事的一面,人际的沟通能力也比较强,能够胜任一些专业性要求不太高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他们已具备就业谋职的社会性素质(非专业素质),只需在实践中注意加强专业性素质的引导和训练,便可更好地发挥高职高专学生在就业谋职中的优势。

第五,社会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才需求期望也有其明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普遍认为高职高专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原创能力不如本科生,另一方面也认为高职高专学生具有程式模仿能力强、肯吃苦耐劳和劳动力价值优势。在当前“高级蓝领”人才奇缺的情况下,高职高专学生要善于细分人才就业市场,千方百计丰富自己的专业经验和阅历,使自己具备符合实战要求的专业能力和技巧,找准自己的谋职定位,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而这些均有赖于学校为其提供基于实战的实训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早日得到锻炼。

以上分析表明,高职高专教育尤其要通过产学研合作的途径突出学生实战能力的训练,扬长避短,这既是社会对人才结构的要求,也符合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特点,唯其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人才教育达到教育效益最大化,人才效益最大化,社会满意最大化。

3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需要学校投入、管理到位、教师指导、学生参与,需要各个教育管理环节密切配合、环环相扣,确保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教育中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一应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二应打通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通道,三应增强教师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四应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拓展学校影响,五应为社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合作多赢的途径,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

首先,学校,尤其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必须在组织、宣传、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化大力气投入,使基于实战的培养模式被提高到学校的战略发展高度加以认识,加以筹划,各部门通同协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应当在组织上确保有一批可供实战训练的、互惠互利的紧密型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在宣传上要让基于实战的培养理念深入到每位教师、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的头脑中,建立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为开展实战项目的训练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师资力量引进和配备上,重视“双师”资质,尤其是教师自身开展实战项目的能力,“师生”式与“师徒”式教学并重,“名师出高徒”,教师自身有过硬的项目研发能力和渠道,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实际应职应岗能力的合格学生;在设备、场地上,要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利用,全天候(包括寒暑假)向教师和学生开放实验室。

其次,要强调对于学生队伍的全过程管理,既有专任教师、教务部门、实训部门的责任,也有党团组织、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责任,按照毕业综合实践全程导入法的要求,把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理念从学生一入学就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通过始业教育、专业教育、生涯设计等渠道,围绕就业的职业岗位目标,让学生明白“我到这个学院来干什么?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与学生的家长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让家长参与到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体系中来,为学生(自己的子女)提供实战的(临时性)基地,专任教师要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关注学生的实训内容,与实训单位进行必要沟通,给予学生必要的专业指导,确保学生在实战实训中的疑难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要关注社会用工信息和特点,把实训计划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见缝插针地安排学生开展实战训练。

第三,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需要大批具有实际项目研发经验的优秀教师,他们不同于单纯负责教学的课程教师,也不同于企业中的工程师。他们知道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够有效把握项目进程,知道项目的人力、经费投入和质量控制,敢于和善于面向最终的用户或市场,提交合格的产品或服务;他们会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合适的场所,安排合适的学生开展实战项目的训练,还会在学生实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找准实际问题和知识能力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力应用于实践,以及带着实际问题到书本中、到课堂上去找答案,最终引导学生完成必要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开拓职业视野,塑造职业形象,学会人际沟通技巧,建立初步的人脉资源,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锻炼实现目标所应具备的坚韧不拔的意志。

学校的产学研合作还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实际项目经验的教师,我们与企业合作,依托物产集团产业背景开展挂职锻炼,积极鼓励教师创办学科性、专业性公司,承接社会、企业的服务项目,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开展各类课题研究,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获得了极好的锻炼机会。

可见,具有实际项目研发经验的专业教师是实施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关键,学校应当积极为教师创造产学研合作的有利的条件,为他们创办实业、开展工作、接受培训和挂职锻炼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最后,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当是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则是我们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参与的兴趣指向,唤醒他们的能动意识,赢得其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全过程地、全方位地向学生灌输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培养理念,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实战训练中来,达到我们人才培养的目的。

在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要广泛运用各种方法,比如言行诱导,典型示范,家访沟通,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亢奋的求知求锻炼状态。同时在训练的难度上要形成梯度结构,可将项目分解,由学生自由选择,逐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模拟演练到真实环境。经分解的项目要有相应的完成标志,让学生完成后能够看到或得到他劳动的成果(成绩),使他得到成就感的正刺激,有时,如果他不小心将事情做坏了,也要让他参与挽回或纠正,这是成就感的负刺激,有正确的态度和能力将错误改正过来,人生所获得的裨益将会更大。

4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开展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的一些特色介绍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自1999年以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按照上述的设想和步骤,做了一些有特色的工作。

首先,与八个企业签订了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合作的协议,并和其中两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型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实训基地为教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和学生开展校外实训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现已有多位教师在企业中挂职锻炼,开展“ERP网络核算系统”等多项课题研发,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近1000余人•天的学生分赴不同的实训基地开展校外实训活动,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出了一份力。

第二,本专业教师队伍全部具有双师型资质,拥有一批省内知名的具有实战经验的教师,近年来,完成各类课题合同额累计达400万元,其中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即超过300万元,发表一级刊物论文三篇,获得省级精品课程一门,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一项。

第三,基于实战的人才创新创业培养理念深入人心,教师与家长帮助60余位同学联系落实相关单位开展实战训练和上门指导,开展暑期专业社会调查,2008年的毕业就业率达100%。

第四,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先后开发了本院实训课程排课系统和教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并将学院的就业指导站列为本专业课程教学的现场教学点,弥补了校外实战实训场所的不足,也为学生就业谋职打开了视野。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 职业技术,2008(11):4-10.

[2] 郭星明,陈开军. 高职《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7):79-82.

[3] 郭星明,郭天晨,张三元. 管理信息本体需求中间件平台模型[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42(8):1286-1293.

[4] 郭星明,郭天晨,张三元. 基于管理信息本体和需求功能构件的中间件平台[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43(5): 844-848,915.

[5] 郭星明. 全通用管理信息处理系统实战指南[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Study on Cultivating Model about Practical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Actual Projects

GUO Xing-ming, QIAN Li,ZHEN Dan-ping, LIU Hong-fang, DI Feng-ying

(Zhe Jiang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Econom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On the new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ocial trends in the demand for talents, suggests that we must integrate all kind of learning resources and must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and train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especially on the actual projects, then we can promote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 strongly.

Key words: Talent cultivating; practic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

上一篇:引入世界著名高校实验教学理念,改革计算机公共... 下一篇:加强实验队伍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