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背后更精彩

时间:2022-05-20 11:25:33

文物背后更精彩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断臂维纳斯是白色的?白色是古希腊的美学标准?白色象征着纯洁?白色是爱琴海文明的代表?面对这样的回答,我只能说:“很好!但这毫无意义。”为什么?因为古希腊雕塑原本是彩色的!如果你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消息,我还得告诉你一件事,那就是兵马俑原本也是彩色的。中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合作,对秦始皇陵兵马俑上部分残留的颜料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对兵马俑进行了复原,因此我们可以再现秦帝国军队的绚丽色彩。

古希腊雕塑曾一直被认为是白色的,这也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雕塑艺术思想和审美标准。人们认为白色可能是古希腊的美学标准,假如达·芬奇说古希腊雕塑是彩色的,恐怕也会被人耻笑。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时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甚至为了展出时表现古希腊雕塑的“纯白无瑕”,竟然愚蠢的将埃尔金大理石刻上残留的颜料刮去。然而最新的考古学研究证明,古希腊雕塑原本都饰有精美的彩绘。考古学家根据研究结果对古希腊雕塑的彩绘进行了复原,通过复原这些美丽色彩,也让我们对古希腊文明有了更多的了解。

文物如何被腐蚀

古希腊雕塑与兵马俑的彩绘都是因为遭受了腐蚀,从而导致上面的颜料脱落。而有一些腐蚀相对没有那么严重的则使得部分颜料残留在了表面,也使得考古学家可以借此来还原其原本的色彩。

每一种材料在一定的环境中都有一种稳定的形式,在化学、物理学的概念中称之为平衡状态。文物的保存环境中如果温度湿度等因素相对稳定,就会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文物遭受到腐蚀最严重的有三个时期:

第一个是刚被埋入地下以后,原本已经适应了地上环境的文物必须被迫去适应地下环境,在这个过程前期,文物会发生强烈的变化及损害;

第二个是在地下埋藏过程中,如果地下环境不稳定,譬如一会儿干、一会儿湿,文物达不到稳定的平衡状态,会不断的重复第一个时期的状态;

第三个是文物刚出土的时候,与第一个时期相反,原本适应了地下环境的文物,又要被迫适应地上环境,由此发生了强烈的腐蚀。

古代工艺有多神秘

当我们参观博物馆时,看到精美绝伦的文物总是赞叹于古人高超的工艺水平,甚至会有今人不如古人的感慨。今人真的不如古人么?

有一些古代工艺的确失传已久,然而在考古学家对器物上制作痕迹的观察研究,然后进行实验考古,考古学界已经成功找回了许多曾经失传的古代工艺。例如范铸法,这是青铜器制造的主要方法。先用泥制模,雕刻图案、铭文等,阴干以后进行烧制成为母模。然后再用母模制范,在外为外范,在内为内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其浇注进陶范内,冷却后将范去掉,对器物再进一步打磨加工。

湖北鄂州博物馆董亚巍先生运用范铸法成功复原青铜镜,并通过研究发现了古代铜镜产生的“透光”效应的原因是镜面的曲率造成的,由此复原了古代的“透光”镜,这种“透光”也就是镜子在阳光下反光时,可以将镜子背面的图案映射到白色物体上。此外还通过观察制作痕迹发现了曾被学界公认为失蜡法所做的曾候乙尊盘和淅川下寺铜禁,是通过范铸加焊接工艺制造。

古人的智慧不可低估,而今人的智慧也是十分强大,考古学家可以通过一些微小的线索,推断复原古代制造技术与工艺,如陶器上的印痕,石器钻孔中的痕迹等。还有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人卓越的技能与出色的想象力。挖,还是不挖

有人说:“考古就是挖宝。”其实也不无道理,考古的确是挖“宝”。但考古学中的“宝”可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考古学最终是在研究人,所有的器物研究都是要透物见人。一块不起眼的陶片可能包含大量的信息,如制作材料、工艺、制作方法、纹饰含义等。这就是考古学家眼中的“宝”。

除器物研究之外,还有对遗迹现象等问题的研究。一个小小的土坑有什么好研究的?假如这个土坑里有大量的动植物遗存,就可能是古人掩埋食物残渣的垃圾坑,通过这个小土坑我们就能了解古人的日常饮食行为习惯以及食物组成结构,又结合出土人骨的分析,对古人的体质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这里面的学问深了,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挖,还是不挖,这是一个问题。其实目前大量的考古发掘都是抢救性考古发掘,是在遗址可能遭受到破坏的前提下进行的发掘工作。例如配合基本建设、房地产开发或遭受自然灾害等等。这些遗址,假如不挖那就要被破坏了,可以说是不得不挖。而大量的遗址考古学家仅仅是做考古勘探,通过地面上的仪器寻找遗址范围,考察遗址年代,通常不做主动发掘。文物一旦出土,平衡状态被打破将会发生剧烈的腐蚀,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然是不挖为好。有人曾提出过想挖乾陵,但国家文物局明文规定五十年内不会考虑发掘。这也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地下文物保护为主、发掘为辅的态度。

无论是挖还是不挖,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的意识。地上文物如古代建筑、石窟等,你在旅游参观的时候记得一定要自觉保护,万万不可乱涂乱画,大名传遍网络那并不是一件好事。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一个丢失了自己过去的民族,没有资格去谈未来。

上一篇:游戏创世录2 下一篇:百岁黄埔女兵郑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