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现状以及对策

时间:2022-05-20 09:08:10

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现状以及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飞速的发展,如今我国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在此大环境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将会对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促进城乡一体化以及缩小贫富差距等做出相应贡献。本文对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现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村镇;规划建设;现状;对策

目前我国村镇的规划建设有着非常迅速的发展,于此同时,其也面临着较多的挑战。若是不能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用长远眼光进行总体规划,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脚步必然会停滞甚至是走下坡路。当然,从宏观上讲,我国村镇规划的建设管理工作基本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据相关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初,我国村镇建设仅是农村住房投资就已经超过了2200亿元,全国村镇的房屋建设进度在近年来都一直保持在将近8亿平方米上下,其中农房约占地6亿多平方米。然而,由于村镇建设工作的特点较为复杂,如:点多、线长、面广以及规模较小等,造成的工程质量管理不合格,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屡有上升的趋势。从微观上来讲,如今看来,我国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我国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现状

1.1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不健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有了基本较为成熟和规范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国家、省、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相对健全,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工机制以及配套的下级单位如建设厅、城市规划局以及园林、环卫等专业部门。而总体更为庞大的村镇建设,尤其是村庄以及集镇的规划建设却较为不健全,没有相对统一的设置,同时具体实施缺乏资金的支持,造成管理失衡、规划滞后等问题。有些地方乡镇并没有力量足够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有些村镇甚至于都没有设置此类部门。同时,因为其量大面广、涉及专业多等特点,没有配置专用的交通工具也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增加了较大难度。而且在大多数村镇,其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都没有专业人士进行督促,使得工程质量显得尤为零乱,在这种情况下,有心之士也无法使劲到实处。

1.2囿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紧跟时展。

现在的村镇建设还不能完全跟上社会主义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对于税收的减少以及新的乡镇机构改革使得村镇的建设工作没有了原有的权限以及资金保证,这就造成了各级政府对于村镇建设的协调不足,造成了随意选址、乱拉建设战线等情况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乡镇建设整体的发展合力。

1.3村镇规划加设工作滞后严重,缺少资金。

国家对于村镇规划建设的扶持资金较少,大部分村镇都没有雄厚的集体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资金供给,造成了发展的严重滞后。如今,乡镇一级的村镇建设服务部门没有经费保障,从事建设管理服务的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水平,使得村镇的建设服务站难以展开正规的工作,甚至于有些服务站已经解散了相关人员,这就更加使得管理机构不健全。从统计的数据来看,村镇建设的工程,主体结构有致命隐患的现象屡见不鲜,时有工程事故的发生。

1.4业主行为不规范。

有些业主为了一己私利,逃避监督、有法不依,对于施工队伍的选择不按照建设程序进行,使得一些规划好的项目不能从一而终。一些在建的建设工程没有监理单位的管理,也没有乡、县级政府的管理,一直处于失控中,为以后乡镇规划的长远发展留下巨大隐患。

1.5不规范的工程较多。

现今的农村规划建设工程中,许多边设计、边施工、边改进以及没有规划、勘察、设计、报建、质监的比比皆是。大部分农村存在普遍的乱建、改建、扩建等现象。多数的农村户主认为只要有钱投入就能够建房、扩建,却不去在意建设工程的质量。这些村镇住宅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极其容易倒塌,危害户主以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一些户主建房时根本不考虑周边邻里,造成邻居周边环境的恶化,由此引起的邻里纠纷而对簿公堂的情况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将村镇规划建设工作做好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政府部署的地方建设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村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工程中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统一进行规划、管理,并形成有效地书面存档。各级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要将房屋建设工程的各项主体涵盖到部门的工作之中,尤其是在进行旧村镇改造时,不能盲目进行,一定要有章可循,切不可呈现处自由散慢之风。

2、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对策

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工作带有很强的科学性,是一套结构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广大农村住户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如今,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飞速发展的阶段,当的近几届会议都提出了相同的历史任务,即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村镇建设管理人员要有长远的眼光,与时俱进的做出适合时机的决策等,尤其是在工业反馈农业的如今,更要以较高的起点和标准来进行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相关工作。

①要做好村镇规划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邀请地方的规划建筑设计单位等,结合当地的自身特征,加以超前的规划理念进行整个村镇的总体规划建设。

②政府部门要积极的引导农民加强工程观念,尽量杜绝其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以及私下与不合格的施工队伍进行合作。当前村镇建设工程的安全事故主要均是因为在建设之前没有进行正规的勘察设计或是设计单位为无证设计、施工材料劣质等原因造成。政府部门要将各个参建单位的行为规范起来,从一开始的设计到施工放线直至竣工验收及投入使用,都要按照条文进行强制性的监督,确保整个村镇建设规划的安全性。

③对村镇建设工程的程序进行严格控制。新建、扩建或是改建的公共建筑、建设工程投资在30万元以上或是建筑面积在300以上的所有工程以及两层以上的自建小楼等,都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法律进行严格控制,工程开工之前政府部门就要督促施工方做好施工前的报建工作。

④认真的将村镇工程质量安全落实到个人,形成责权利相互制约的、较为完整的体系。要进一步将村镇规划建设的监督质量和安全的部门的职能明确下来,改进监管体系以及方式,将参与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终身制联系起来。工程开工之前,就要将质量以及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以及直接责任人明确下来,避免出现责任人真空的情况。政府的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地抽查以及监督,对于各个参建主体都要严格进行监督,对于相应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要尤为注意检查。

⑤实行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对于在招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承若的质量目标,安全管理部门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在竣工验收完成后,确定符合质量要求的,退还质量保证金。

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尽力提高现有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平均素质,努力建立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以及施工队伍,为之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坚持可靠的保证。

3、结语

总而言之,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地方建设管理部门要实实在在做好的一份工作。地方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要认真将科学发展观落实起来,结合科学发展观以及地方的实际情况,统一进行系统的管理,相信在此基础上,村镇建设管理必定能迎来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水金.村镇建设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小城镇建2002,(8):90- 91.

[2]赵之枫.城乡二元住房制度)城镇化进程中村镇住宅规划建设的瓶颈[J].城市规划汇刊,2003,(5):73-76.

上一篇:当天然材质遇上奢华腕表 下一篇:论国五条对房地产设计行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