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中国,她带来荷兰好声音

时间:2022-05-20 03:10:04

声动中国,她带来荷兰好声音

成功者控制自己的情绪,失败者被自己情绪所控制。

去年夏天,电视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点燃了公众激情。这个让选手一唱成名、让评委咸鱼翻身的节目,其引进者就是重庆女孩杨媛草。

不指望幸运,指望的是敏捷才思

杨媛草出生于重庆十八梯,是典型的80后。爸爸开了一家塑料厂,妈妈也是生意人,都没什么时间管她。妈妈教女儿最多的,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常说:“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对任何困难都不屈服。”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杨媛草从初中起就住校,独立性很强。

18岁,杨媛草读高三的时候,外婆、爸爸相继离世。一夜之间,她似乎变成了一个成熟有担当的大人。看到父亲的工厂仓库里,塑料按摩垫堆积如山,如果不处理,将一文不值,杨媛草“勾结”了儿时的好伙伴,在三个月里卖出了5万个存货。人生中第一个波折,激发出她特有的强韧与决断力。

之后,她怕妈妈承受不了打击,放弃了保送广东外国语学院的名额,在最初一段难熬的日子里,天天在家陪妈妈。从校长那里得知实情后,妈妈拿起鸡毛掸子就打女儿,没想到女儿说:“我怕妈妈因为承受不住,会发疯。”母女俩当即抱头痛哭。

失去读大学的机会,杨媛草决定出国留学,她每天去滨江公园背单词,托福成绩超过了600分,获得了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妈妈觉得传媒有点冷门,不支持她学,但她执意要学。

1998年,杨媛草去了英国留学。她每天买报摊上所有主流报纸,从正经的《泰晤士报》到耸人听闻的《太阳报》,观察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争论,并试着分析各种利弊。

大四那年,她在英国COI(Central Office of Information英国中央新闻署)实习。部门布置虚拟任务:伦敦皇家警察署委托设计招兵广告,背景是9·11事件之后,英国为了平衡种族关系,宣传多文化交融,希望招募不同种族的新兵。主要任务是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再搜集信息做成报告。

别人都是查找现成的资料,杨媛草却去了伦敦外国居民最集中的社区,敲开两百多户人家的门,做调查问卷。为了让陈述报告更好看,她还特意拍了短片,将实地调查的景象还原。她当时就明白,踏实细致的行动,加上动人的展示形式,才能成就那最后一刻、最关键的华美呈现,从实习报告到客户提案皆是如此。

完成这个项目后,她收到了来自英国中央新闻署的录取通知,负责在少数族裔中进行政府公益性宣传。小到食品安全,大到征兵、工党保守党辩论,都是她的工作范围。那时,她年少轻狂,决定独立完成征兵广告,没想到,遭受印度女上司的打压。她不服气,和上司吵了一架,上司跑去领导那儿哭诉说:有她没我,有我没她。如果杨媛草失去了这份工作,将失去工作签证,会被遣送回国。无奈,她只能当众向女上司道歉。这让她明白了团队与合作的重要性。

一个狂妄挑战,给好点子引来人气

2005年,杨媛草打碎了金饭碗,和朋友在英国成立了一家制作公司,雄心勃勃地要做原创电视节目。公司初创时期,十分艰难,她顿顿吃速冻饺子,乘凌晨打折的飞机,住廉价旅馆。

成功却与辛劳背道而驰。她拍的两档真人秀节目的样片,和国内电视台都已经签了意向性合同,其中一档甚至还拿到了摩托罗拉100万美元赞助,但项目最终还是黄了。她猜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想法有些超前,“就像开一家服装店,你有很好的原创品牌,但没有名气,卖不出去,你就需要摆些更有名的品牌,把人气聚集起来。”可惜的是,因为缺乏人气,缺乏客户的信任,她的好东西卖不出去,随后公司宣告破产。

2006年底,一次战略投资会议上的发言,改变了她的人生。当时,在座的都是电视圈的大人物。做完20分钟PPT陈述后,杨媛草觉得自己讲得不痛不痒,于是加了一段。她说到中国市场,不能March(进军),需要Navigate(导航)。她甚至还引述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名言。说完之后,她非常紧张,脸热得发烫。“那些人见惯了毕恭毕敬的态度,突然出来一个人挑战他们,他们会觉得很奇怪,又很有意思。”

杨媛草的演讲最终打动了现场的一位先生,会后他邀请杨媛草喝咖啡,聊了很多业务上的事,最后问:“我们能一起工作吗?”此人正是英国著名综合电视台ITV的前任首席执行官Mick Desmond。当时,两人都看到了版权模式引进、经营在中国的巨大商机,Mick随后成了杨媛草的重要合作伙伴。

经过一段筹备期,IPCN国际传媒公司于2007年10月成立。这是一家版权公司,把国外成功的娱乐节目的版权引入中国。用总裁杨媛草的话来说,她是一个穿着十厘米高跟鞋卖版权的女人。同行们并不看好这门生意在中国的前景,因为节目模式版权的概念,在当时山寨成风的中国电视圈极其微弱。

但公司成立仅三个月后,杨媛草就为湖南卫视引进了荷兰Endmoel公司的《以一敌百》节目模式。

双方的合作过程十分艰难。第一次会面,杨媛草、荷兰版权方、湖南卫视的领导,在烟雾缭绕的会议室谈了十几个小时。会后,荷兰人拉住杨媛草不满地问:“为什么我的公司要和中国人做生意?”让荷兰方不满的原因是,电视台开出的版权价格非常低,而且几乎没有议价空间。当时杨媛草和下属开玩笑,说如果多飞几次过来谈业务的话,连机票钱都不够。

而更主要的分歧是观念上的,比如模式授权的合约上,需要限制播出次数。有领导不理解:“你把杯子怎么做的方法教给我了,那现在这个杯子做好了归谁呢?我要把这个杯子给谁看、看几遍,关你什么事?”杨媛草回复说:“可知识产权是我的。”对方答:“劳动是我付出的。”

好在,现实并没有消磨掉杨媛草理想主义的光芒,只是让她学会更灵活地去实现构想。

意外种种,不许被情绪控制

湖南卫视对《以一敌百》版权模式的引进,虽然市场反响平平,却像是在一片荒凉的无人区中插了面旗帜,开启了购买国外节目模式的先河。当时并未引起更多电视人的重视,直到2010年《中国达人秀》的出现。

《达人秀》系列非常火爆,已经授权四十多个国家,在各国的收视排名都很靠前。但杨媛草将《达人秀》引进大陆的路并不顺利,北京、湖南、广东等多家卫视都表示对此没有兴趣。东方卫视一开始也没有兴趣,只告诉杨媛草:假如可以找到赞助商,就可以合作。

杨媛草终于等来了世博会的机会,她将目光对准了宝洁公司。她给宝洁聘请的媒介购买公司Mediacom写信,解释世博会可成为有利的外部因素。她还请来版权方SYCO,一起做宝洁全球大老板的公关工作。

她从美国谈到东南亚,从东南亚谈到中国。在伦敦飞往广州争取宝洁公司支持的旅途中,她还不忘在笔记簿上画图,说明创意:两个头发扭在一起的小人,代表海飞丝“实力派”,一个布满胡子茬的人脸,这是为吉列考虑的创意。最终,宝洁同意为《达人秀》提供千万元级别的赞助,东方卫视随即同意让《达人秀》落地中国。

“做媒体,会碰到各种意外,要与那些消极的情绪斗争。成功者控制自己的情绪,失败者被自己情绪所控制。”遇到重大挫败,常常是杨媛草前一天哭得要死要活,第二天眼睛肿了,戴副大墨镜继续工作。一天,她在第二季《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前接到电话,被告知苏珊大妈扁桃体发炎,有可能无法来中国。“当时我正在和宝洁高层开会,听完电话,急得差点哭出来。宝洁的人问我,你还好么?我深吸口气转过头说,‘是时差,时差害我脸色不好。’当时脑海里冒出的就是‘强颜欢笑’四个字。”

为了请来苏珊大妈,杨媛草花了一个月时间,与对方进行合同谈判。双方律师都是英国人,在很多条款上各持己见不肯让步,杨媛草先和自己的律师一条一条地过,又去和对方律师斡旋,与经纪人沟通所有彩排和演出细节。直到看到苏珊大妈下飞机,她才松了一口气。

之后,借助熟悉中英文化的优势,杨媛草将海外电视节目模式源源不断地引进中国,从《以一敌百》《嘉年华美好时光》到《中国达人秀》《我心唱响》,均开创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该种类型的先河。

而让杨媛草的事业迈上第一个顶峰的,是对《中国好声音》的引入。那是在一次聊天中,她向时任SMG副总裁、东方卫视总监田明,及《达人秀》导演金磊偶然谈到的,“在荷兰有个节目非常棒,叫《The Voice》(声音),一经推出,就创下收视奇迹。如果咱们拿来做,一定也会大红大紫,要不要看看?”

而这档节目的版权,最终被浙江卫视拿到。杨媛草带领IPCN的团队,精心为浙江卫视翻译了“节目模式宝典”。其中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节目宗旨、操作流程、舞美灯光等所有细节,并参与了整个制作过程。

2012年7月13日晚,《中国好声音》刚播出,便迅速在微博上成为热门话题。后来,在姚晨、冯小刚、张梓琳等明星大腕纷纷力挺下,很多人的微博屏幕都被“中国好声音”这个词占领。没过多久,质疑和批评又蜂拥出现,夹杂着赞美声,把这档节目推向了万众瞩目的位置。

《中国好声音》走红后,杨媛草又马不停蹄地开展新业务。如今,IPCN内部已形成了选择模式的流水线作业——将世界各地的电视节目模式,先由英国和上海的团队分别过滤一遍,最后由管理层定夺。挑中节目模式的比例大概是20%。杨媛草希望把品牌塑造起来:“我不是卖盗版碟的,我不会把衣服一拉,问这边的碟要不要,不要我关起来,再拉开另一边问,要不要,我箱子里还有呢,我是针对性地引进节目。”她自信又坚定。

上一篇:120例重症哮喘临床治疗分析 下一篇: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和 ALD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