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改增”对净利润的影响

时间:2022-05-19 09:18:12

浅析“营改增”对净利润的影响

[摘 要]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营改增”将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举例分析“营改增”后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营业税 增值税 净利润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财税[2011]111号)。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北京市于2012年9月1日也纳入“营改增”试点。“营改增”试点。随着“营改增”试点的不断深入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已成为趋势。

迄今为止, “营改增”后将降低部分行业企业的税负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对于企业来说,追求将利润的最大化仍然是企业经营主要目标之一,由于不同税种、不同税负对企业的净利润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不仅应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还应分析“营改增”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

一、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

“营改增”后,由于缴纳的税种变化,在其它方面不变的情况下,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利润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一,所得税前扣除额发生变化。营业税属于价内税,根据所得税法,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营业税转增值税后,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这将对应纳税所得额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流转税额发生变化。营业税根据取得收入计提,一般无抵扣项,存在重复纳税的问题。营业税转增值税后,由于增值税的特性,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包括购置固定资产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购置商品和服务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企业承担的流转税负及相关的各项附加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进一步来说,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折旧也将发生变化,导致。

第三,收入的确认发生变化。如果企业所处的是经济学上所谓的“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或执行政府指导价,企业定价能力较弱或无定价权,企业客户承受的购买金额不会因税收税种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企业能够自主定价,且客户属于一般纳税人,能够抵扣“营改增”后的进项税额,那么买方支付的含税购买金额可能提高。由于营业税属于价内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营业税转增值税后,企业收到的将是含税的收入,计算增值税及所得税时应换算为不含税收入,所以“营改增”后收入的确认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当然,营业税转增值税对企业收入的影响还需做进一步的观察。

综合以上三方面因素,营业税改增值税将对企业的税后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纳入营业税转增值税试点行业中,部分现代服务业是指围绕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提供技术性、知识的业务活动。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资本有机程度低于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即现代服务业具备知识密集程度高、人力资源成本占比重高、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相对较低等特点。下面将以某一现代服务企业为例,分析“营改增”后对净利润和纳税额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

假定某技术服务企业A年收入1000万元,人工成本400万元,当年购进的材料及服务100万元(含增值税税);当年购进固定资产100万元(含税,折旧期为10年);前期固定资产当期折旧50万元,;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20万元。假定购进材料及服务全部为当年的收益性支出,城建税等流转税附加为营业税(或增值税)的10%,所得税税率为25%。为简化问题说明,假定A企业只缴纳流转税和所得税,其他税种忽略不计。

1.A企业在缴纳营业税时的净利润及税金的计算:

(1)营业税及附加:1000*5%(1+10%)=55

(2)税前利润:1000-55-400-100-10-50-20=365

(3)应交所得税:365*25%=91.25

(4)税后净利润:365-91.25=273.75

(5)A企业各种税额合计:55+91.25=146.25

2.营业税转增值税后,假定A企业符合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条件。如前文分析所述,假定A企业处于竞争行业,根据经济学的理论,买方支付的总金额和卖方收到的总金额不变,市场均衡价格是含税的价格,即营业税转增值税后A的含税的收入不变,当年取得的含税的收入为1000万元。根据营业税转增值税的规定,增值税率为6%。假定A企业当年购进的材料服务及固定资产都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且都符合抵扣的条件。

根据“营改增”试点相关规定,对于涉及的固定资产,即使属于兼用情况,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也准予全额扣除。

(1)增值税及附加的计算。

销项税额:1000/(1+6%)*6%=56.60

进项税额: 100/ (1+17%)*17%+100/ (1+17%)*17%=29.06

应交增值税:56.60-29.06=27.54

应交增值税附加:27.54*10%=2.75

(2)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所提折旧:[100/ (1+17%)]/10=8.55

(3)税前利润:

1000/(1+6%)-2.75-400-100/ (1+17%)-8.55-50-20=94

3.40-2.75-400-85.47-8.55-50-20=376.63

(4)应交所得税:376.63*25%=94.16

(5)税后净利润:376.63-94.16=282.47

(6)A企业各种税额合计:27.54+2.75+94.16=124.45

如果A企业能够自主定价,所缴纳的增值税由客户承担,那么A企业的税前利润、应交所得税、税后净利润、纳税总额对比如下表: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营业税转增值税后,技术服务企业缴纳的各项税额降低了,税后净利润也增长了。如上述A企业,如果技术服务企业税前收入不变,税后净利润尽管有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如果技术服务企业能保持税后不变,税后净利润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营业税转增值税后,为提高税后净利润,建议:

1.收入是利润之源,技术服务企业应充分利用“营改增“打通行业间抵扣链条的契机,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为更多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技术服务,实现更高的技术收入。

2.技术服务企业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尽可能选择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货商,以抵扣自己应缴纳的税款。 “营改增”后,技术服务企业的进项税额能够抵扣将对纳税额、成本、进项税额产生重大的影响。

3.技术服务企业可以考虑将公司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如果外包企业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企业外包部分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特别是对于人力成本支出部分,无外包的情况下是不能抵扣的。如果能够外包部分人力资本,抵扣后人力资源成本就得到一定的降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上海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转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 11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上一篇:一副生日图表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糖果配比销售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