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生日图表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06-09 09:23:06

一副生日图表引发的思考

高三下半年在所教班级里看到了该班几乎所有同学的生日挂图,有农历的,有公历的,挂在教室前门的位置,很显眼。原来是新任班主任想要增加与同学们的亲和度所采取的一个措施。某天有同学生日由班级出面买个蛋糕给他过生日,全班同学集体留下,目的应该很明确,既增加班级凝聚力又能促进班级团结。我随机地问了几个同学对这件事的看法,都反映说挺好的。但我心里隐隐有些担忧。

一天晚自习第三节课正好是我坐班,下课前五分钟,有个学生跑上来说老师你能不能放下生日歌?今天我们班××过生日。我有点生气。过生日从来没有在课堂上过的,要过课后过去。不一会班主任出现在后门,进入了班级,接着就开起了庆祝会,在班主任的再三要求下借用电脑放起了生日歌。在庆祝过程中下课铃响了,有部分同学背起了书包,从后门悄悄走了,也证实了我心里的担忧。

某天找到了其中一位走的同学聊天,就问她那天为什么走。她回答说“没什么意思,她们过她们的生日,干嘛把我们也留下啊。”“以后不也要给你过生日吗?怎么能说和你没关系呢。况且大家都是同学啊,交流感情嘛。”“我和他们聊不到一块去,自己生日自己会过的,不用这样做作。”

时间一点点过去,高三繁重的学习压力让我忘记去关注这件事。在快毕业的某天,街上遇到了三位该班女生,她们正在各家金店里逛来逛去。出于好奇和关注,就过去打听她们在干什么。原来是班主任生日快到了,想给班主任准备一份生日礼物,全班凑齐了钱打算给班主任买个金戒指,金项链什么的有份量又有心意。当时我心里沉甸甸的,有些沉重。

班主任对班级的付出如严父慈母,竭尽所能,尽量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该班原来比较散漫,在学习上表现无所谓的态度,人人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班主任新上任抱着营造和谐班级的念头去做工作,原本是件好事,但却在实施过程中没能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反而让学生觉得过生日开庆祝会是一种娱乐,是平时同学间过生日的扩大。使得这种风气在班级里更加兴盛,有违了初衷。

班主任为同学过生日原本是为了让学生感觉到集体的温暖,最终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氛围。班主任的参与应该是最基本的条件,班主任一旦脱离了该活动,就会使之失去相应意义。并且该活动要及时,不能将生日推迟或者凑堆过。只有及时才能让学生觉得是在过自己的生日,一旦过时再庆祝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那些在假期生日的同学也要照顾到,可以选择全班寄生日贺卡等形式去庆祝,但不能留到下学期或者干脆不过,否则会适得其反。

该班班主任只参与了开头几位学生的生日,后来便以无暇参与为理由将活动交给了班干部,由班干部出面组织并且进行实施。班干部由于有亲疏远近的关系再加上个人情感,有的同学盛大点,有的同学就普通点,实施过程中造成了学生对班级的各种非议,认为班干部对部分同学有所偏袒。而班干部再三解释是私人出钱将庆祝会搞得比较隆重,但学生是不会听你解释的。从而造成班级间小集体的形成,最后造成班级矛盾激化。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调理者,在班级有着至高的威望,班级活动就应该有班主任参加。将所有活动都交给班干部去做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是对自己责任的推卸。同时班主任在各种活动中应该一心为学生着想,尽量避免为自己谋利益,或者避免自己可能会获得利益。学生能想到为老师过生日,是一种反哺的表现,证明教育有所成效。但价值过高的物品则有损老师的形象,老师与学生相交应该是“礼轻情意重”而不能让人觉得在谋求好处。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工厂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是其生产的成功;而学校若培养出模式化的‘人才’,却是教育的失败。”我们在做教育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其个性成长。正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教育才有闪光发亮的地方。教育者不能指望一个措施就能搞定学生,搞好班级。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特性去做好教育工作,因材施教。公式化的生日庆祝会可以停办了,个性化的针对个人所需的生日派对应该成为时尚。班主任的本意是善良的、美好的,但在实施过程当中希望能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心理。相信只要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就一定能找到治理班级的方法,一定能够发现教育其实很美好。

上一篇:高中生写作能力与生活实践关系初探 下一篇:浅析“营改增”对净利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