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处方对促进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查的必要性

时间:2022-05-19 05:56:03

健康教育处方对促进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查的必要性

【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处方对提高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查数的价值,以达到早期发现病人并给与彻底治疗。方法:将60例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的接触者给与常规指导,出院后保持联系。试验组的接触者给与制订健康教育处方,定时随访。比较两组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查的人数和发病情况。结果:实验组接触者对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如临床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和政府免费政策等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病人亲属都能定时去医院和市结防科主动检查,检查率明显优与对照组;其肺结核病发病率及住院率明显低与对照组(P

【关键词】健康教育;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主动检查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83-01

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与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同事和同学等,极易受传染和发病,接触的时间越长,造成接触者感染的危险也就越大,我地区因气候干燥,结核病疫情之比占其他传染病的首位,结核病是导致我区农村居民死亡的重大疾病和我区广大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感染科针对30例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家属或亲友,有针对性的制订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全程护理干预,使其该接触者能主动进行结核病核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了肺结核病的发病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8年4月,我院共收治肺结核患者6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在42~60岁左右;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例,初中以上10例,肺结核痰涂片阳性密切接触者12例;实验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在40~60岁左右;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9例,初中以上11例,与痰涂片阳性密切接触者13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与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的人数例数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处方:对照组在住院其间给于常规健康宣教,出院后保持联系在随访中对患者家属给予耐心解释,但不制订具体的健康教育处方。实验组在此基础从病人病情、文化程度等向其密切接触者制订健康教育处方,住院其间有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完成处方内容,由浅入深,进行阶段性的健康教育。出院后每个月电话随访一次,加强健康教育处方的学习,以后每月跟踪教育一次,并督促患者及家属按照健康教育处方护理。每年参加健康教育知识讲课一次,反复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知识,及时纠正思想偏差,着重引导病人家属和亲友建立自觉健康行为,提高对肺结核病的认知性。健康教育处方具体内容:①一般知识,使密切接触者了解肺结核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和预防知识等,掌握肺结核的发病和传染常是因直接的密切接触及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因素综和作用的结果,明白与病人直接接触,特别是与痰涂片阳性病人密切接触者感染肺结核的机会约为5%~10%,并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找出具体的诱发因素及避免被传染的方法。②使病人亲属了解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认知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在患者痰中带菌阳性时,引导家属树立防病意识,每次探视时要带口罩,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让家属督导病人不要随地吐痰,在咳嗽咳痰或打喷嚏时不可面对他人,而应以纸巾掩住口鼻,然后将带菌的纸巾直接焚烧灭菌。③政策免费宣传:我国政府对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检查、免费治疗和管理,并向病人及亲属讲解免费治疗的范围和机构。④药物指导:结核病是一种慢性顽固性传染病,如不规范用药或过早停药不仅可导致治疗失败,而且细菌易产生耐药性,故教导患者及亲属得了肺结核要及早治疗,并坚持按疗程服药,一般情况下都愈后良好,如延误治疗,形成慢性纤空洞型肺结核,则多合并呼衰和慢性肺心病,常不易治愈,甚至死亡。⑤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家属建立并保持愉悦心情,让病人及亲属了解得了肺结核不可怕,只要及早发现,按规律和疗程服药,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使其配合治疗,增强自信。⑥饮食指导:避免食用不洁的食物,如生牛奶等,鼓励患者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食牛奶、豆类、鱼、瘦肉、水果和蔬菜等,同时向家属说明科学足量的营养饮食对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性。⑦环境指导:指导患者家属每天室内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宜在22~24度,湿度60%,卧室内要隔日用1%过氧乙酸1~2ml加入空气清洁剂溶液内作空气喷雾消毒,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新鲜。⑧组织健康教育讲课(每年一次):利用3.24世界结核病日,在市区文化广场及人群聚集地,向广大市民和病人亲属讲解有关结核病知识的新动态,解答市民提出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并以标语、发宣传单、卡式宣传册等形式传播防治肺结核的信息等。

1.2.2 评价方法:所有病例随访一年,观察病人的亲属及密切接触者主动去医院或结防机构进行肺结核筛查的人数及发病数,同时了解感染发病原因,随访其间两组各失访3例,失访率9.2%。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出院后一年肺结核病密切接触者主动筛查和感染发病情况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因此,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群极易受传染和发病。由于病程长,患者的有些家属缺乏保健知识,不能做到坚持隔离防护,不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随地吐痰,出院后不能督导病人坚持规律服药,使肺结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甚至造成自身也被感染发病。表中题示,通过医护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开展不间断的健康教育,试验组接触者主动筛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接触者发病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出院后定期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发病率。

3.2 开展肺结核患者亲属的健康教育,坚持从入院至出院的跟踪随访,可帮助其认识到肺结核的长期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患者家属通过健康教育后,主动与医护人员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改变了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生活中避免接触诱发肺结核的各种因素方法。了解并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不面对别人打喷嚏、咳嗽等,教育监督病人吐痰要吐在纸巾上,并将带菌的废纸直接焚烧。知道并掌握当出现咳嗽、咳痰>2周或有低烧、乏力等可疑症状后主动去医疗机构或结防所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降低了肺结核的发病率,达到了自我防护,自我照顾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3.3 由于肺结核是一种慢性顽固性传染病,但又是一种可治愈、可控制的传染病,对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实施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本组调查发现,引起肺结核的发病中密切接触为首要传播因素,但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健康教育处方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制订预防感染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如何避免或减少感染方面的研究,将给肺结核患者及亲属带来更大的福音。

参考文献

[1] 戴丽华,郗君梅、张等,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模式探讨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2):137

[2] 余江,王仙园,21世纪健康促进理论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37-439

作者单位:838000 新疆吐鲁番市人民医院

上一篇:PPARγ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冠脉扩张与NO\ET1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