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结果分析

时间:2022-07-09 01:19:06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酶谱,来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并发心肌损伤情况。方法:收集580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液常规检测心肌酶谱。结果:580例患儿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以下简称AST)异常者278例,占47.9%,乳酸脱氢酶(以下简称LDH)异常者435例,占75.0%,磷酸肌酸激酶(以下简称CK)异常者96例,占16.6%,三项指标同时异常者86例,占14.8%。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易并发心肌损伤,临床上一定要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手足口病;心肌酶谱;心肌损伤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88-01

手足口病是大都是由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传染病,常呈爆发流行。此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一般预后良好。据资料表明[1],该病可引起心脏损害。近年来发现该病伴心肌损伤的病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就我院手足口科患儿心肌酶谱检测情况作出分析,以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便于及早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我院手足口病科2008.6.30~2009.6.30住院的患儿580例,全部为确诊病例,年龄1~4岁。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在入院第二天空腹抽取静脉血样本,进行心肌酶谱AST、LDH、CK测定,多次测定者只取第一次测定结果。

2 结果

2.1 全部病例580例,其中AST异常278例,占47.9%;LDH异常435例,占75.0%;CK异常96例,占16.6%;两项异常者分别达44.0%、15.0%、16.2%;三项指标全部异常比例达14.8%。见表1。

2.2 在300~500 IU/L之间的占25.3%;CK异常病例在200~500 IU/L范围内的占71.9%,在500~2000 IU/L范围内的占21.9%。见表2;表3;表4。

3 讨论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少数病例亦可引发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

心肌酶谱升高提示手足口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损伤,心肌细胞内酶的释放和排出。虽然AST、LDH、CK存在于多种机体细胞,没有高特异性,但是三项指标同时异常的高达14.8%,应当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关注。

目前手足口病引起心肌损伤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的学说[3]认为,可能系病毒及其毒素在疾病的早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病毒侵入心肌细胞进行增殖,直接损害心肌,或由毒素作用引起心肌病变。可从心肌炎患儿的鼻咽冲洗物或粪便中分离出病毒,并在恢复期血清中检侧到相应病毒的中和抗体4倍以上升高,从心肌炎死亡病例的心肌组织中直接分离出病毒,并可用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在心肌组织上找到特异性病毒抗原。

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爱敏等.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8):464

[2] 梁煊芝等.重症手足口病23例临床分析.小儿急救学,2002;9(2):116

[3] 王慕邀.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304

作者单位:438200 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

上一篇:浅论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 下一篇:农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