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例乳腺钼靶X线普查统计与对比分析

时间:2022-10-20 11:56:44

916例乳腺钼靶X线普查统计与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86-02

1 临床资料

1.1 乳腺钼靶X线检查结果:BI-RADS 0级 97例(10.6%),指以致密型腺体及重度乳腺增生多见,对小病灶的检出率下降,需要其他影像检查进一步评估或与前片比较。常在普查情况下应用,在完全的影像学检查后以及于前片比较后则很少用;BI-RADS 1级 430例(46.9%),指无异常发现,X线表现为双侧乳腺对称,无肿块、结构扭曲和可疑钙化等;BI-RADS 2级 287例(31.3%),指为良性表现,包括钙化的纤维腺瘤、多发的分泌性钙化、含脂肪的病变、乳腺内淋巴结、植入体、有手术史的结构扭曲等等 ,无恶性X线征象;BI-RADS 3级 81例(8.8%),指可能是良性发现,建议短期随访 (6个月~1年) ,很高的良性可能 ,恶性率一般

1.2 检出率(表1):对916名妇女经过普查统计出乳腺常见病的检出情况,共检出486人,检出率为53.06%。其中乳腺增生病检出399人,检出率为43.56%,其次乳腺良性钙化检出68人,检出率为7.42%,纤维瘤或囊肿等良性病变检出16人,检出率为1.75%,乳腺癌检出3人(其中1例伴恶性钙化),检出率为0.33%。

1.3 年龄与发病率(表2):乳腺增生病31~50岁组发病率最高,达38.86%,共356 例,23~30岁组17 例,51岁以上组26 例;乳腺良性钙化41~60岁组发病率最高,共55例,21~40岁组13例;乳腺恶性钙化1例;乳腺纤维瘤23~35岁发生率最高;乳腺癌51岁、52岁、69岁各1例。

1.4BI-RADS报告和数据系统简明扼要、陈述内容全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对规范乳腺X线报告、减少影像描写的混淆及对普查乳腺疾患起着很大的作用。将本组普查4级、5级患者的资料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通过随访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2例,原位癌1例,其中2例因发现较早,术后效果满意。

2 结论

乳腺检查有多种方式,但国内外医学界广泛认同乳腺疾病早期诊断最有效和可靠的方式是乳腺钼靶成像。美国癌症学会(ACS)癌症早期筛查指南规定40岁以上妇女需要每年定期作乳腺钼靶检查,成效显著。

本组普查916名妇女共检出 486 例乳腺常见病例,检出率为 53.06%。其中乳腺增生病最常见, 共 399 例, 患病年龄高峰在31~50岁。乳腺增生是因为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增多或孕激素比例失调及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质和量异常所致,其病理形态多样,命名不一,国外多称为囊性乳腺病,国内多称为乳腺增生症,WHO统称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有的学者认为增生是乳腺癌的早期病变,属癌前期病变。纤维腺瘤是小叶内纤维细胞对此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量或质的异常有关。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所以, 纤维腺瘤发生于卵巢功能期。本次普查发现16例,其中9例在23~35岁年龄组,纤维腺瘤虽属良性,癌变可能性很小,但有肉瘤变可能。乳腺钙化X线钼靶检查可看到小于0.1mm的微小钙化以及钙化簇,随年龄增加腺体退变容易出现钙化,多表现为孤立散在点状钙化,创伤或炎症等也会导致大块钙化。本次普查发现3例,其中2例因发现较早,术后效果满意。说明早期检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采用钼靶 X线摄影进行普查是早期检出、早期诊断的关键因素,且能降低死亡率和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作者单位:124010 辽宁盘锦辽河油田妇婴医院

上一篇:修文县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 下一篇:浅论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