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第三方物流及其盈利模式的选择

时间:2022-05-19 04:51:40

浅谈第三方物流及其盈利模式的选择

摘要:简要介绍了第三方物流及其特征,阐述了第三方物流的利益来源,分析并陈述了第三方物流的盈利模式,最后分析了影响第三方物流盈利模式选择的因素和控制变量。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利益来源 盈利模式 选择

第三方物流(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TPL,3PL)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学者提出的,源自业务外包,也称为契约物流、物流联盟、物流伙伴或物流外协等。为了统一认识,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第三方物流定义为:“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一、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第三方物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归纳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个性化

由于需求方的业务流程各不相同,物流和信息流缺随着价值流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按照客户的业务流程来定制,促使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公共物流服务,介于一家或者几家之间,数量较少,但是服务时间却比较长,长达几年,这也表明物流服务理论从“产品推销”发展到了“市场营销”阶段。

2.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的基础,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传递的快速化和准确化,提高了采购、装卸、搬运、配送、仓储等方面的自动化水平,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合作。随着管理系统和软件的飞速发展,可以精确计算出各项物流活动的成本,还可以有效管理物流渠道中的商流,这就使企业有可能把原来在内部完成的作业交给物流公司进行运作。

功能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所提供的是专业的物流服务。从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必须体现专门化和专业水平,这既是物流消费者的需要,也是第三方物流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

3.第三方物流服务内容集成化

传统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是:经营仓储的,不涉及或很少设计运输服务;经营运输的,不提供仓储服务或不提供货代服务,更谈不上为客户设计、维护一套有效的信息系统。这导致工商企业的简单物流业务也要找好几家甚至几十家传统物流企业来承担,一旦出现问题,这些企业间又相互推诿,谁也不肯负责。与之相比,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提供仓储、运输服务,还提供信息管理、承运人选择、业务咨询、库存补充、产品再包装、贴标签、货代、相关报表管理等多种功能,甚至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

二、第三方物流的利益来源

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客户企业创造的价值主要有:经济利益、管理利益和战略利益。

1.经济利益

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客户企业提供经济或财务相关的利益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存在的基础。一般来说,低成本是由低成本要素和规模经济创造的,客户企业通过物流外包,可以避免盲目投资而造成的资金浪费和固定成本的增加,同时又可将节约的资金用于其他用途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客户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使物流成本更加明晰。

2.管理利益

第三方物流服务给客户带来的不仅是作业的改进及成本的降低,还给客户企业带来与管理相关的利益。客户企业通过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使用客户企业自身不具备的管理专业技能,也可以将企业内部管理资源用于别的更有利可图的用途中去,并与客户企业核心战略想一致;还可以使客户的人力资源更集中于公司的核心活动,而同时获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经营能力。

3.战略利益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还能给客户企业带来战略利益。如在不同的区域进行业务布局或撤销的灵活性,根据环境变化进行业务调整的灵活性,通过将物流业务外包而降低经营风险等。

三、第三方物流盈利模式

物流企业盈利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相应的业务结构。物流企业的商务结构主要指企业外部所选择的交易对象、交易内容、交易规模、交易方式、交易渠道、交易环境、交易对手等商务内容及其时空结构;物流企业的业务结构主要指满足商务结构需要的企业内部从事的业务内容及其时空结构。商务结构直接反映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益,业务结构直接反映的则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一种模式是否是盈利模式的标准为: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能成功进入利润区,并能够创造长期持续的、高于行业利润平均水平的企业模式。总体来看存在着三种典型的物流企业盈利模式:

第一种是在完善的物流网络基础上提供全程物流服务。宝供提供在中国境内的区域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宝供的利润来源于合同价格与内部实际各类成本的差额。虽然宝供的报价不存在优势,但由于它的物流网络健全,它快捷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第二种是以网上交易为平台推广连锁加盟。以中运网为例,中运网自己没有车和仓库,却建设和管理了一个网上的运输与物流平台,就是通过特许加盟方式联合了全国140多个城市的160多家运输企业共同对外服务实现的。

第三种是立足于运输业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张。大众物流作为传统的运输企业,以运输为基础,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品牌效应。拥有8222信息平台和GPS调度系统等信息网络资源,可以为大中型物流企业提供运输、仓储及其他配套物流服务,为小企业提供便捷的运输服务,其利润主要来自运输业务。

四、第三方物流盈利模式的选择

第三方物流的盈利模式选择影响因素有以下三种:一是关键影响因素,包括物流企业的实体、人力、管理、组织和经验等;二是第三方物流赢利途径;三是控制变量,如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等。

1.盈利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影响盈利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实体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内部管理和行业经验等,一般来说可以将其划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能力,其和盈利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所示:

2.盈利模式选择的控制变量

盈利模式选择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这两个变量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的盈利模式也不同。

2.1性质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盈利模式选择的差异

外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较早以前就能够提供基础性的物流服务,现在还能够提供管理咨询和供应链管理等物流增值服务。而我国物流企业大都集中在基础而非增值服务。这主要是由于基础性的物流服务盈利途径实现以物流企业具备一定的实体资源为前提,而物流增值服务盈利途径的实现则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无形能力。

2.2规模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盈利模式选择的差异

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运输仓储、供应链管理和管理咨询上与小型的物流企业相比更有盈利途径上的优势,而在货运上盈利途径优势并不明显。实现运输仓储、供应链管理盈利途径要求企业具有丰富的实体资源,管理咨询盈利途径则要求企业拥有掌握各种技术和管理技巧的员工,在短时间内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难以达到以上条件,所以难以和大型物流企业在这些盈利途径上抗衡。相比较而言,货运盈利途径对于企业资源的要求较低,所以小型和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可以实现这一盈利途径。

2.3企业性质和规模交互作用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盈利模式选择的影响

相对而言,规模越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运输仓储和供应链管理这两种盈利途径的可能性就越高。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现在大多数的运输仓储业务都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界的,大中型的物流企业凭借其品牌、软件和信息系统的优势更容易使客户享受到“一站式”服务,而小型的物流企业由于其资金、设施和知名度的限制对客户大批量、远距离等运输仓储的要求难以满足,供应链管理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刘铁钢.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运作模式探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1)

[2]王思洋.浅谈第三方物流[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11)

[3]杨头平.第三方物流盈利模式初探[J].经济物流.2005,(5)

[4]姜丹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上一篇:读DS18B20 ROM序列号电路设计与仿真 下一篇:高职高专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