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甘肃定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发展和推广意义

时间:2022-05-19 02:58:21

浅谈甘肃定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发展和推广意义

摘要:定西市农业基础条件薄弱,8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也就是旱作农业。该技术的推广不仅解决了山旱地区农民的口粮问题,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而且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大量饲草饲料,显著提高了旱作农业区的综合生产能力,解决了新时期旱作农业科学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发展;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06-1

定西位于甘肃中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海拔在1914-3941m之间,年平均气温6℃,年均降雨量525.7mm,蒸发量1441.9mm,无霜期136d。全市光热资源丰富,≥10℃的积温1939℃,四季明显,降水量少,年降水量仅为400-500mm.全年60%以上的雨水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降水利用率相当低,春旱发生频率高、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在自然降水的再分配过程中,有10-15%形成径流损失,60-65%无效蒸发,仅有2530%的降水被作物利用。因此,全市农业生产环境条件大部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偏旱农业区,气候条件与旱作农业生产气候条件极相符合,缺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

1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发展过程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围绕提高有限降水利用率为中心,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而创新出的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于一体的农业适用技术,它的试验和应用为广大旱作农业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创了新途径,成为解决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问题的重要措施。早在1990年我省庄浪县开展了宽垄全膜覆盖垄上栽培技术研究。1992年省农科院进行了地膜全地面平覆保墒技术试验。1997年安定区开展了地膜全地面覆盖垄作沟播技术试验,这些试验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积累了经验。2003年榆中县农技推广人员创新的提出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04年省农牧厅将其作为旱作农业综合技术进行重点安排。2005年后省农技推广总站通过边示范、边改进、边创新,在理论上提出了主动抗旱、现代抗旱、综合抗旱的理念,提出了秋季全覆膜和早春顶凌全覆膜、界定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的适宜范围、总结出了新的旱作农业栽培技术体系。我市2008年开始引进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先后开展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中心的优化模式、肥料效应、一膜两用、品种对比、生物菌肥、不同密度、沼肥应用等内容的试验34项次,试验面积达48亩,筛选出了不同海拔区域适宜的推广品种、适宜种植的密度,最佳农艺组合,为大面积推广做好了技术储备。2009年在继续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推广,经测产,平均亩产都在600kg以上,较半膜平铺平均增产30%以上,亩纯收入是小麦的3倍,并将我市玉米种植区域海拔从2100m提高到了2300m。2011年,全市共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36.1万亩。该技术的推广不仅解决了山旱地区农民的口粮问题,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而且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大量饲草饲料,显著提高了旱作农业区的综合生产能力,解决了新时期旱作农业科学发展的问题。

2 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意义

2.1推广全膜双垄沟技术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

我市农业基础条件薄弱,8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95%以上的农业是“雨养农业”,也就是旱作农业。除蚕豆、药材外,旱作农业区以小麦为主要作物,其产量低而不稳,往往迈不过“干旱”这个坎,小旱小减产,大旱大减产,个别年份甚至出现绝收,早作区农民人均收入明显低于川沿水平,导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不去。

2.2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保证

“年年抗旱年年旱,年年减灾年年灾”,形象地说明了我市抗旱生产实际。究其原因,除水利条件薄弱、基础条件落后外,全市抗旱生产仍以传统抗旱为主,即小麦不成种大秋,大秋不成种小秋,小秋不成种蔬菜,抗旱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抗旱技术普及速度慢,主动抗旱、科学抗旱的机制尚未健全,旱作农业依然摆脱不了受制于水的窘境。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由原来以种植业中粮经作物为主,可逐步转变为粮、经、草畜三元经济结构,为旱作农业区立足于自然资源和生产优势,因地制宜,培育新型特色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延长产业链,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3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畜牧业的需要

定西是个旱灾多发地区,也是粮食输入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特别适合我县中部、北部海拔在2300m以下河谷、沟谷川台地推广。省长刘伟平称这一技术是旱作农业区顺应自然规律、建立避灾型农业结构、发展可控农业的现实选择;是从被动抗旱、应急抗旱向主动抗避旱、高效用水的重大转变;是旱作农业发展的新突破。群众形象的称这一技术是“田间挖了集雨窖,不用提灌把水浇”,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是旱不垮的“铁杆庄稼”。因此,大力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大部分地区农民口粮问题,而且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大量饲草料,能达到粮多、畜多、有机质多;能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粮食安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2.4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发展循环农业技术的需要

在项目区重点推广普及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并以此技术为基础,可示范推广“粮饲兼用玉米一秸秆青贮一养殖一沼气一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综合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发展循环农业综合技术意义重大。

上一篇: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探讨 下一篇:安义县种植广东菜心的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