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里的不速之客

时间:2022-05-19 11:30:16

课堂里的不速之客

一天上午,我正在一(2)班教室上课,内容是Unit7 My pet Part B,我以一首歌曲 Animals at the zoo 热身。随着轻快的节奏把学生带到动物世界,然后,通过动作、声音等方式让学生猜本课A部分学过的宠物名称。老师的示范:I like the cat. It’s small. It’s black. It can run. It can jump. It can’t fly. 我把主要句型写在黑板上:I like the...It’s...It’s...It can...It can’t....鼓励学生两人一组介绍自己喜爱的宠物。学生兴趣很高,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突然,一个小女孩尖叫起来:“蜜――蜂―― ”吓得直往桌子下躲,大胆的男生走了过去,想看个究竟,有的还拿着书本正要拍打。我怔了一下说:“都别动,老师来处理!”我快步走了过去,一边打开教室里的窗户一边问:“能把蜜蜂打死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我接着问:“蜜蜂能为我们做什么?”有学生回答:“蜜蜂是我们的朋友,蜜蜂帮我们传播花粉。”有学生回答:“蜜蜂能产蜂蜜,可好吃了。”真聪明,你们说得很好。我接着说:“其实,只要你不驱赶它,蜜蜂是不会随便蜇人的。蜜蜂要是真的蜇人了,它自己也就不能活了。”随后我问:“你们想知道蜜蜂用英语怎么说吗?”学生异口同声说:“想!”“好,跟我读:B-E-E,bee. 谁能用几句话介绍一下蜜蜂呢?”正是那个被蜜蜂惊吓的小女孩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我来说。 I like the bee. It’s small. It’s brown. It can fly. It can sing. ”另一个男孩补充说:“It can’t swim.”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不知不觉那只小蜜蜂早已飞出了教室。学生的心也被教师拉回到正题,但下课铃很快就响了。

这节课虽然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正是这个不速之客“蜜蜂”的到来生成了后来课堂的精彩。小女孩从害怕蜜蜂到后来喜爱蜜蜂,并能流利地用英语介绍蜜蜂。我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很快调整思绪,放弃原计划,不留痕迹地把课堂出现的偶发事件生成为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学英语的活教材,使生成和课堂融为一体,使课堂闪现出智慧之光。小女孩从害怕蜜蜂到后来喜爱蜜蜂,并能流利地用英语介绍蜜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学生互动中的大胆超越和即兴创造。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对此要及时发现,着意运用,以寻求意外的教学成果。如何对课堂进行预设,在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更优化地创造出更具艺术化的课堂,已成为教师追求促进学生发展、促进自身成长的一种较高的教学境界。

因此,当我们设计的教学方案与偶然事件“遭遇”时,教师要善于冷静处理并驾驭它,灵活调整预制方案,调控教学节奏,因势利导,灵活机智的变化,利用课堂生成有价值的东西来服务教学,使教学开合有度,收放自如,动静有节,快慢有致,从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上芬小学)

上一篇:新课改下教师如何做 下一篇:用爱心抚慰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