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开展武术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2-05-19 09:18:08

论高校开展武术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武术礼仪教育的表现形式

1.儒家“礼”“仁”思想在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体现

“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基本模型,也是中国人内心最基本的情感倾向。以师徒传承习武方式结聚的这社会群体,其内部呈现出鲜明的家族式结构特点。儒家“礼”思想所建构的等级差异,可以说在武术界中师徒关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外在的礼法规矩不仅要求习武者要从行为上遵守规则,更在于具有崇高的武德修养。很显然,这就是基于儒家“礼”思想等级制度基本精神的肯定和皈依。

儒家希望人们达到“仁”的要求,渴望理想的君子人格,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寓于各礼仪之中,即所谓寓教于礼。这些礼仪都经过精心设计的,形式生动,往往配有音乐,为人喜闻乐见。使人们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谦和仁爱”,是指习武者必须具有相当的涵养,遇事要能忍让,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得与人交手,即使被迫应敌,在一般情况下也不得骤施杀手。培养习武者人格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自律原则,要求每个人在自己的心中树起一内在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并以此来约束自己,而无需外界的监督。

2.德化教育在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体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方面体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外在表现和定型化的规范,令一方面且具有道德规范的内涵,也是后世儒家学者达“仁”的基本准则(《论语・颜渊》)。“孔子的这思想深深影响了传统武术礼仪规章的制定,“尚礼崇德”是古代侠士伦理道德的基础,也形成了习武人生活的基本准则,如“武以德立”,“武以德先”。

3.尊师重道在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体现

在儒家看来,尊师所以重道,既是知识德行的根本,也是修身的基础。《中庸》里有“修道之谓道”之句。教即是修道。这就是说为师者必须遵道崇礼,以身立教,从而取得弟子的尊敬。”对于师的价值肯定,集中体现在“敬重师道”上。“尊师”,即尊重师长,一般指晚辈对长辈的俗称礼仪,从学校和武术界来讲,泛指学生对老师、徒弟对师傅的礼节。“重道”,即崇尚武德、爱好武术与道德修养。泛指人的品格与技能兼修的境界。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着优良的尊师亟道传统。《尚书・泰誓》里有“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之句,可见老师的地位之高。这思想不可避免地对武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高校中武术礼仪教育的缺失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一些传统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完全确立,导致学生思想道德出现较大的问题。一些学生道德意识模糊其至缺失的现象见诸报端,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忧虑。其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必须承认,礼仪教育的缺席也将是影响因素之一。学生礼仪教育的缺乏导致其道德滑坡,并产生道德危机。另外,部分学生一味追求西方倡导的个人自由、个性解放,放任自流,整天无所事事。导致失去正确的生活目标和起码的自控能力,从而造成精神上极度空虚,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无视集体与他人,从而也会影响其他学生的行为。

1.重形式轻内涵

武术礼仪是武术教育的一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不仅是社会交往的一方式手段,也是个人品行与修养的重要标志。武术礼仪也同样是习武之人武德的重要表现,在武术教学中不能只把武术礼仪当作一教学内容来传授,而是应该在武德的指导下,真正理解和运用武术礼仪的内涵。古之武林高手莫不是德高望重之人,一个真正在武术上达到一定造诣的人必先修其德、养其性,注重个人的德行修养,也必然具备谦谦有礼的君子风度。目前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增加了武德教育,但往往是概括性讲解武德的重要性,很少强调行为养成;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操作性的技能、技巧讲得少;武德的知识性传授多,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少,这样就使得一些学生不知武德为何物,没有形成以礼为尊的行为习惯。

2.重技术轻武德

随着武术运动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各学校体育课中武术项目的开设,习武者数量大大增加,一方面对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出现了武术教育者只重视技术教学而忽视礼仪文化的教育,这势必会对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武术教学中贯彻礼仪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

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中国的竞技武术,只重视工具理性忽略了价值理性,武术精神完全让位于武术技术,缺乏文化观念。

三.在高校中开展武术礼仪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1.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使我们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比之下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在下降。国民在公共生活及私人生活领域的礼仪教养的缺乏,已严重造成国民形象的危机。因此,弘扬传统礼仪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最迫切的方法是从教育入手。武术是一武技,学习武术对人还有一武德的教育作用。武德可以理解为掌握武技的人所应具备的道德,是习武者为把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而建立的自我约束与精神自律的体系。在武术教学中传播武术礼仪,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礼仪时注重武德精神的培养,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为自我修养的提高、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2.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需要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们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中国传统武术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沿袭了重视礼仪教育的文化传统,在育人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在武术教学中开展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需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知识、有道德、爱劳动、守纪律的一代新人,使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而礼仪作为人们交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未曾习武先学礼。”武术礼仪教育是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

武术礼仪文化有助于个人德性的养成,人的美好的道德情感,通过“礼”的外在形式表达出来,而且礼仪规范还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因为传统的礼仪教育不仅注重外在的行为训练,更注重内在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因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目前社会中,我们的国民礼仪修养不够,不知礼、不守礼和不文明的行为普遍存在。在高校中民族体育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修身立德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在高校要求大学生践行武术礼仪可以有效地增进其相应的素质和能力,长期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礼”成为规范人的行为、培养理想人格的重要力量。因此,通过武术礼仪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化,可以对其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而武术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教育思想,如武术在传授过程中一直体现出礼、义、忠、信等武德的教育思想;武术套路的演练中也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礼始,以礼终”是武术运动所推崇的尚武精神,视“礼仪”为练习者基本精神的体现。练习者在每次练习及比赛前后,都必须彼此向对方施礼。在千百次这貌似繁文缛节的礼仪中,练习者在不知不觉中会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需要

武术礼仪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武术礼仪文化有助于个人德性的养成,人的美好道德情感,通过“礼”的外在形式表达出来,而且礼仪规范还有助于校园内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因为武术礼仪教育不仅注重外在的行为训练,更注重内在的道德情感的养成。中华武术不仅强调爱国、正义、重信、有礼等武德的培养,而且从一开始就重视内在精神的修养,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注重内在气质的熏陶。礼仪规范与法律规范及道德规范一样,已成为现代社会必须遵循的一个规范,加强全社会的礼仪文明教育势在必行。要建立起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礼仪文明规范,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讲,只有从礼仪文化人手,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

总之,传统武术礼仪的产生发展是与社会、武术的发展基本相适应的,武术礼仪的内容形式正是在儒家礼思想基础上形成发展的。武术礼仪教育无疑是一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从社会、历史、文化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是一与社会共发展、与武术相辉映的精神力量。武术礼仪是武术技术和道德修养的统一。重视传统礼仪教育的教学理念应该逐渐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在学校武术教学中融入武术礼仪文化教育因素,不仅可以扩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高尚的思想品德以及自身人格修养等各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上一篇: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指导 下一篇:论高校自主招生中的教育公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