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升值争议

时间:2022-05-19 05:36:26

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贸易不平衡、产业政策、企业社会责任、环境资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只有增加沟通、搁置争端、先易后难、求同存异,才能构建共同利益

双周宏观经济分析

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中美双方争议颇为激烈。从两国国情、发展阶段及现实问题出发,解开贸易不平衡与人民币汇率之谜,十分必要。

美方对此主要看法包括:危机根源在于全球经济失衡,美中应为失衡各承担一半责任;美中贸易不平衡是由中国特定制度和产业政策造成的;人民币汇率被明显低估,是对美国和欧盟等贸易伙伴的极大损害;美国要运用贸易救济法回应中国不公平的贸易行动,迫使人民币汇率更灵活地反映市场力量等。

必然的贸易不平衡

中美贸易中的美方逆差,既因双方统计数据差异,也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所形成的顺差转移,还有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实施出口管制等原因。

据WTO统计,美国货物贸易出口占全球比重在1948年到2008年从21.7%降至8%,低于中国和德国出口占全球的比重。说明美国已经完成了跨国公司生产链的全球配置,形成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主导全球贸易的基本格局。美国货物出口比重下降的现象,掩盖了其货物贸易控制力显著上升的实质。中国对美出口中将近60%,其实是跨国公司内部或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

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2000年和2008年中国顺差分别为241亿美元和2981亿美元,不到十年增长12倍。中国加工贸易顺差同期分别为451亿美元和2967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等于或大于贸易总顺差。

加工贸易是全球化工序分工的结果,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机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锡康教授的研究发现,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加工出口直接增加值率和完全增加值率分别为16.6%和28.7%,远低于美国对华出口的45.2%和88.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中国贸易顺差的大户,但其直接增加值率和完全增加值率仅为12.4%和19.0%,在制造业各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一。

中美贸易不平衡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及贸易顺差跨境转移的结果。据美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对美高技术贸易顺差达490亿美元,超过世界其他地区对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总和。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研究结果表明,1995至2006年,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95%是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90%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中国只是承接了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低增值生产环节,如高技术产品中的包装、五金配件、塑胶零部件等加工组装工序。

中国贸易顺差是否会继续上升呢?我认为不会。一是中国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正快速上升。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低成本优势结束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或对外转移将成趋势。

二是国外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地正逐渐成熟,如比较15岁-34岁人口组,中国占总人口的29%,为38011万人;印度占总人口的35%,为38296万人。中印主要差距在制造业率和基础设施上。近年来,日本等增加对印度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改善了印度的投资环境。

三是中国更加重视进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带动零部件贸易发展的步伐,逐步缩小贸易顺差。

四是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构成正在变化,房地产等服务类外资比重上升,来自避税天堂或自由港的外资增长更快。

汇率稳定为何重要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向是坚定不移的,目标是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指导下逐步放宽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美对此没有太大分歧。

但对汇率、利率、货币、价格等名义总量的改革力度和时序选择上,中美存在明显分歧。美国要求人民币较大幅度升值,美国财长盖特纳就提出,中国需要在增加国内需求的同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体制,这将是对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根本性贡献。

人民币小幅升值,无助于解决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和失业。2005年7月至2008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6.7%,但美对华贸易逆差仍持续扩大。而2008年8月人民币重新盯住美元后,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不升反降。同期美国主要对华贸易部门――农业和制造业就业人数有所下降。如果人民币在美国压力下出现大幅升值,虽然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可能会减少,但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会增加,导致美国贸易逆差的跨境转移,美国贸易总逆差并不减少。

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过猛,中国的出口部门将遭受沉重打击,农民工的失业问题会更严重。中国内需萎缩将显著减少从美国的进口,使美国扩大出口和就业的预期落空。

据估算,2009年对美国实际GDP增长的贡献率,私人消费为-0.4%,固定投资-2.8%,存货变动-0.7%,政府支出0.4%,净出口1.1%。可见,中国经济出现震荡,将直接影响美国的净出口,从而影响美国经济复苏。

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制约美国政府赤字融资的能力。美国白宫公布的2010财年政府预算赤字预计1.6万亿美元,财政赤字/GDP达10.6%。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从没像现在这样必须面临如此重大的“财政危机”。

如果出口部门受到沉重打击,中国将更多储蓄和资源用于启动国内消费与民间投资,美国国债发行将难以得到中国支持。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结果只能是零和博弈,如果中国经济和贸易受损严重,美国也不会获得益处。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扩大内需和调整国际收支的重要前提。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并不是固定不变,可以预见在“十二五”规划期,扩大内需和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将是中国实现内外均衡与促进结构调整的重头戏。

为此,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和灵活性的市场化改革,渐进、可控、有条件地推动资本账户开放,完善开放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汇率、利率调节内外部经济均衡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有利于中美经贸关系上一个新台阶,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都应主动调结构

中美贸易不平衡,暴露出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美国高科技产业和军事工业居于独霸地位,却极少对外产业转移,甚至对很多高增值、高技术产品设置了出口限制,制约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2009年,美国出口中国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和矿产品(占总出口的比重13.86%);工业原材料(17.36%);机电设备零部件(21.02%);高新技术设备(10.76%)。即使美国对华出口农产品比重远超高新技术设备,美国有参议员还在要求中国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口。

奥巴马在1月28日的国情咨文中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出口总额翻番,为美国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目前,美国专利申请比重排名前五的依次是网络与电信(ICT)、化学与冶金、人类生活需求、纺织与造纸、电学。其中ICT专利申请比重高达21.8%,而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污染与废物管理以及应对气候变迁等领域的专利申请比重很低,技术储备及产业化程度很不成熟。

预计美国扩大出口的重点,仍将是传统的技术优势部门。这不仅会加剧全球竞争态势,而且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全球贸易逆差国(如美国、英国、法国)与顺差国(德国、中国、日本)之间的利益冲突正在显性化,中美应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贸易不平衡也促使中国经济和贸易方式转变。包括从高度依赖出口和招商引资的外向型发展模式,转向重视能源资源、技术设备和境外高端服务的进口;重视对外直接投资推动零部件贸易体系的发展;重视鼓励民营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加工贸易生产体系;重视发展东亚区内贸易和相互投资,加快推进商品、资本、货币、银行区域化进程;重视推进境外开发区平台建设;重视发展与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和贸易相匹配的银行、人民币出口信贷、贸易融资及结算体系。这些转变是中国从经济和贸易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

加强沟通与合作

中美两国业已形成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中美爆发任何形式的贸易战或金融战,都将严重损害两国的核心利益以及全球共同利益。

应发挥好中美在完善全球治理结构和金融监管,深化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中美在扩大总有效需求、管理通胀预期等领域的政策协调,增强各国汇率、利率、货币、价格等名义总量调整的协调性。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快推进国际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试想,如果人民币升值40%,再加上劳动力、环境资源及各种要素成本上升,中国也可能成为第二个日本,经济停滞10年至15年,上亿人下岗,对世界必将是一场灾难。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贸易不平衡、产业政策、企业社会责任、环境资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只有增加沟通、搁置争端、先易后难、求同存异,才能构建两国共同利益。

无端指责与挤压,只能延缓甚至打断这种调整的步伐,最终危及自身。正如孟子所说,“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只有这样,危机后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才可能顺利进行,中美两国的发展也才能顺利推进。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上一篇:云南山村水缺口 下一篇:功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