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农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时间:2022-05-19 02:34:17

如何激发农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摘 要: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多看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也能为语文教学奠定基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今后的写作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农村低年级;阅读;兴趣

当今,素质教育普及的今天,虽然学生课业负担比前几年有所减轻,但减轻负担后业余时间却没有被合理利用,被一些网络游戏和电视占去。尤其是农村的学校图书室环境差,图书更新程度滞后,适合低年级阅读的图书更少。在主客观双重影响下,学生阅读简直就是零,有时老师要求读课外书,要求写读书笔记,摘抄词语句子,学生也只是应付差事,效率差。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乐意阅读、快乐阅读、感悟阅读,引学生进入“书籍之门”。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造条件,改变读书的“客观条件”,从“主观条件”入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处于潜意识的学习阶段,需要大量带有图案、情节鲜明、色彩艳丽并带有拼音的书籍。但是在图书室中此类书籍屈指可数。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资源,每人分享一本书的方式来集资图书,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喜欢上书籍。本人所在的地区虽然是农村,但当教师提出买书的建议时,家长纷纷响应,不到一星期,班里除了父母常年不在家的两个学生没有买书,其余学生人手一本,四十几本书,种类繁多,比教师挖苦心思在图书室找的书,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喜爱。

学校也可建立自己的网站和国内一些一二线城市的学校联系,把他们学校过剩的图书资源与我们共享,或者在省内乃至国内发起捐书育人的倡议。

二、给孩子以阅读的机会

要想学生对课外书感兴趣,开始要给学生读的机会,每周花一节课作为学生的阅读课,并要求学生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默地读,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认识更多的字,学到更多的知识。实施了几周的阅读课后,学生的阅读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下课后,学生手里小玩具慢慢变成了课外书,三四个学生围在一起看故事书,猜谜、说脑筋急转弯、讲故事等。从教师的要求读课外书到学生的自觉读、喜欢读。

三、设立评价机制,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在阅读课外读物方面难以坚持阅读,教师可利用学生表现欲强这一特点,设立评价机制,让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开展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学生通过小组的评选,评出优胜组,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教师每周评出阅读优胜者,在班中奖励。并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用再次购买书籍来奖励学生,做到对学生课外阅读心中有数。

在班中多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给予学生“故事大王”“识字大王”等称号,及时予以奖励,评价机制的引入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励学生继续阅读。

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逐步实践产生的,只要从小让学生多接触书籍,产生一种想阅读的欲望,学生才会乐此不疲地去阅读、去感悟。

参考文献:

訾晓楠.农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内蒙古教育,2013(18).

作者简介:陈光英,女,1980年11月28日出生,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朗读,就职学校:青海省湟中县西堡镇羊圈学校。

上一篇:对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谈幼儿园精品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