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

时间:2022-05-19 02:33:01

价值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

摘要:2013年国际环境动荡,原油市场高位波动,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大型炼厂保持盈利是一个巨大的行业性挑战。为应对市场变化,提高公司竞争力,惠炼炼化成功实施了价值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地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大幅度增加企业效益,效益显著。

关键词:价值导向 全面预算 预算管理

受供需总体趋紧、美元贬值、炒作及地缘政治危机等影响,国际油价一直保持在高位,致使我国炼厂及相关中下游企业不得不面临增大生产成本、微利经营甚至亏损经营等严重问题,企业经营风险很高。惠炼将把预算管理摆在企业发展战略与管理的突出位置,推动经营目标的落实,效益显著。

价值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涵盖企业各类生产要素、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将企业的人、财、物全部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首先实施资源配置优化、制定年度目标,通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控制,实施预算分解--跟踪控制--定期分析―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分析提高,形成完整的PDCA循环,管理水平日益提高, 被现代企业所证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企业管理机制。

通过实施资源市场配置、优化产品结构、增产高附加值产品、实施月度滚动预算,强化事前预测;实施成本利润日报,保证每日效益的跟踪,建立预算分析、改进机制,达到循环提高的效果。实施科学的考核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员工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积极性;惠州炼化生产指标平稳率,装置安全平稳运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预算是预算管理关键,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比较的预算管理模式是基础。

一、优化资源,精心排产,确定年度经营目标,实现资源配置价值最大化

企业的市场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所拥有的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而且取决于其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后者才是维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以弱胜强的真正原因,预算编制是提高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手段。炼化公司结合原油资源和装置加工能力,安排原油加工量,包括进口原油和海洋原油, 根据各装置运行情况,编制原油加工、装置加工、油品调和及产品出厂方案;与销售公司对接,及时调整、优化生产方案,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实现资源配置价值最大化,确定炼化公司年度利润目标和加工成本目标。

二、预算分解,落实责任,确保年度经营目标落地

按照总公司2013年利润目标“稳增长”的要求,各所属单位年度预算利润目标不得出现亏损,根据各单位生产、销售、税费返还等情况合理分解利润目标。 预算分解按单位、按部门、按业务、按责任人分解,责任清晰,目标明确。将责任落实到最基层的作业单元;做到以单元保运行部、以运行部保公司,从而保证了全公司目标的完成。 设置指标时充分考虑生产装置的不同特点确定指标内容,年度目标设置合理,既非唾手可得,也非高不可攀。

(一)做好炼化公司的预算分解工作,责任落实到各所属单位

炼化公司利润、成本指标分解,制定年度内控目标。根据各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将年度预算利润指标分解到各单位,制定内控利润目标,在年度预算目标基础上提高,从而保证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

(二)引入市场化价格体系,做好惠州炼化成本、利润指标分解,责任落实到班组

为落实总公司下达的成本、利润目标,惠炼模拟市场售价,分类对各装置物料投入的价格、产品的价格等相关数据进行调整,构建了以市场价价格为基础的内部物料互供价格管理体系,各生产装置采取模拟市场,独立核算,根据上年最好的指标完成值,制定了各装置的利润指标和加工费指标。将全公司的加工成本预算分解到各成本中心,将利润的内控目标分解到7个利润中心,各责任中心再进一步分解落实到个人。

(三)做好惠州炼化专项费用预算分解,责任落实到职能部门

通过和各部门对接,按照上年实际数据*95%+本年新增项目费用核定下一年各专项费用预算。专业费用预算共51项,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分解到12个职能部门,由职能部门再分解到全厂各部门、各装置等直接作用单元。如修理费由设备中心负责,设备中心分解到各个运行部、装置。

三、跟踪控制、循环改进

(一)严格预算过程控制,保障目标实现

一是年度预算目标分解,编制月度计划;根据年度预算目标编制季度、月度生产计划、采购计划、销售计划,降低采购成本,优化生产方案,增产高附加值产品,确保年度目标实现。二是季度分解 月度预测;将年度预算按时间分解,进行滚动预测,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及时跟踪原料、产品价格行情,编制月度经营预算,发挥指导作用。三是按日测算,滚动跟踪; 坚持成本利润日核算,根据时刻变化的动态市场做出最符合企业利益的运营决策,将这种决策在当天即落实到车间,执行在班组,体现在每天每班的生产调控上,以取得最大价值的管理效益。针对不同的经营阶段,建立多种测算模型,如单装置测算模型、部分装置开停工测算模型等。 四是预算动用、追加预算项目控制;将需求计划平台与预算动用相结合,完善专项费用预算的日常控制和管理。严格动用机动预算项目审批,主要是为生产急需服务。 五是增上FM模块,实现预算控制和ERP系统的完美结合;FM模块将预算的控制点前移,在事中对预算的发生进行控制,事后对预算与实际的差异进行快速有效地分析,规范业务流程,增强全员预算管理意识。

(二)健全预算分析机制,及时跟踪改进

通过建立定期分析机制,即每月、季度、年度对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形成预算执行问题追踪机制,即按照PDCA循环,每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责成相关单位及部门提出改进措施。建立月度费用完成报告制度;建立炼化公司月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制度;建立所属单位月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制度; 建立炼化公司季度、年度预算完成情况分析报告。

(三)激励化的考证指标体系,加大考核力度,用指标说话, 兑现奖惩

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 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惠州炼化根据不同的考核体系,实行不同层级的考核。 共有3级考核:公司考核到运行部(部门) ,运行部(部门)考核到班组 ,班组考核到员工 。 考核主要分两部分:一是专项费用实行月度跟踪、半年预考核、年度全面考核制度;二是成本利润目标实行班组、运行部每月按累计数据考核制度。

(四)实施信息化管理

强化支撑体系要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监测功能,及时追踪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不断调整修正生产经营行为,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控,为重大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优化预算系统应用,提高各所属单位使用预算系统数据的分析能力。

四、价值引导,预算管理效果明显

2013年1~4月份,炼化公司累计实现利润比预算进度多10.34亿元,其中:优化资源配置,多产高附加值产品,增加利润3.50亿元;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加工损失,提高综合商品率和轻油收率,增利3.50亿元。加强成本费用支出过程控制,增利8332万元;采用快进快出的方式,加大产品出厂力度,比预算进度多销15.18万吨,增利1.26亿元。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扣除多交的税金及附加,1-4月共增加效益6.08亿元。

随着全球化条件下的炼油行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惠州炼化实施价值导向下的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它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实践证明,实行以价值为导向的全面预算控制模式实践的探索是十分有益的。

上一篇:关于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如何防范房地产交易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