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认识

时间:2022-05-19 02:05:02

对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认识

摘 要:开放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树立成功的意识。开放式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体现学科的特点,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小学美术;优质高效;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开放式教学,我认为开放式教学是针对封闭式教学来讲的,是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看作处于不断发展过程的学习主体,看作是一个身心不断构建、升华的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们的智能和才干出自他们的手指头。形象地说,发源于手指头的细小溪流,不断补充着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所以,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动脑、敢说、敢问,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开放式教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习,而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体现学科的特点,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精心预设、巧妙引导、体验过程、合理地指向与激励表达,使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得以建构。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开放式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开放的空间和气氛

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模仿者,而且还是和教师一样的讲授者、表演者、创作者,美术教学是在一种文化下进行,而不是简单的告诉,是在老师引导下对实践的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如果离开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便枯燥乏味。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先给学生明确的目的与任务,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让学生通过实践互相交流,不但要注意预设,还要注意生成,并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进行调控,引向深入,推向高潮。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要活用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根据自己教学所需,可以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还要注意渗透教材,不能受课本知识的限制,而应拓展一些学生喜欢的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还应该融合教材,注意学科间的联系,有人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说明学科间息息相通,这时候要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浓厚兴趣,调动积极情绪,也可以根据教学所需,扩大学习场所。

三、学会合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破时空的界限

客观事物的形、色、声多种刺激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可以引发学生极大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强,尤其在直观思维方面非常活跃,周围的花草树木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对新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而多媒体的运用给他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世界各地的奇山秀水吸引着他们的眼睛,合理运用科技手段,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符合学生身心的特点,是融知识性、趣味性、直观性的有效教育形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如,在教学一年级《鱼儿游游》时,就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将海底神奇的美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被五彩斑斓的鱼类深深吸引,这时用感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观察这美丽的画面每一处的细节,并用简笔画的方式将鱼的不同造型特点用各种图形概括出来,渐渐地神秘的海底世界就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学生有了造型的基础,绘画兴趣极大地调动起来,此时完成美术作品事半功倍。

开放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树立成功的意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体系,它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行为,开展积极、开放的课堂,提高美术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教学设计更加合理、规范,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自由的时空,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受到美的熏陶,获得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3-01.

[2]郑慧琦,胡兴宏.教师成为研究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06-01.

上一篇:《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 下一篇: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情感教育